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2篇
力学   74篇
物理学   4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讨论了在 Carré算法中如何由任意相移步长得到正确的位相分布 ,通过误差分析对最佳相移步长的选择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2.
许峰  胡小方  伍小平 《实验力学》2008,23(2):133-140
SR-CT(Synchrotron Radi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同步辐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实验中,原始投影图像存在噪声,从而影响了滤波反投影重建图像的质量.为提高重建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加窗傅立叶变换滤波改进重建图像质量的方法.通过对原始投影图像噪声和滤波反投影算法的讨论,对利用该方法提高重建图像质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加窗傅立叶滤波方法对两组SR-CT实验得到的投影图像分别进行了处理,抑制了原始投影图像的噪声,提高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3.
相移逻辑云纹法用于三维物体面形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海波  伍小平 《光学学报》1994,14(4):08-411
讨论了相移逻辑云纹法用于三维形状测量的原理,并给出了多个测量实例,实验证明,此法可快速得到物体的三维形状轮廓图。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14.
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双曝光散斑场的全场信息再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喜德  伍小平 《光子学报》1996,25(3):261-266
本文应用大模块2-D FFT,实现了双曝光散斑计量的全场信息和数字再现,并就目前用数字方式对双曝光散斑全场信息再现时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5.
本文研究了激光散斑照相放大技术和夹层散斑技术。激光散斑照相放大技术可以用来测量裂端附近一毫米范围内的应变分布。夹层散斑技术便于用来测量应变分布随加载过程的变化。应用这两种技术,我们测出了裂端附近1.7mm×1.5mm范围内的应变场及其随加载过程的变化,并提供了实验结果。此外,我们还提供了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端前方不断出现小孔现象的照片。  相似文献   
116.
借助不同温度下的固溶处理,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溶质原子浓度及析出相含量的Al-4.5wt%Cu合金材料试件.比较这些试件在拉伸实验中的锯齿形屈服现象的时空特性,分析溶质原子与析出相对位错运动的影响,从而探究动态应变时效产生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显示,当固溶处理温度由500℃逐步降低,应力-时间曲线上的应力锯齿跌落幅值逐渐减小,并在300℃时达到最小.继续降低固溶处理温度至100℃,应力锯齿跌落幅值又逐渐增大.同时,热处理方式的改变对剪切带的传播特性也有显著影响.实验发现,固溶处理温度高于300℃时,溶质原子对DSA的影响强于析出相;反之,固溶处理温度低于300℃时,析出相对DSA的影响强于溶质原子;室温下析出相是影响Al-4.5wt%Cu合金DSA机理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铝铜合金 锯齿形屈服 动态应变时效 固溶处理  相似文献   
117.
编者的话     
今年十月是我国实验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贾有权教授诞辰95周年,我们怀着对他深深的敬意编辑出版这一纪念专辑。贾有权教授是著名的实验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曾任《实验力学》第一任主编,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和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第三至第八届名誉理事。他献身我国力学教育与实验力学科学研究六十多年,在我国光弹性、全息动态、  相似文献   
118.
由于军事和商业应用的巨大潜力,红外成像技术至今仍是研究热点之一。针对本课题组提出的基于MEMS和光学读出的新型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本文一方面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详细讨论了新型无基底双材料微梁阵列FPA的热转换效率和热变形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光学理论分析,详细讨论了光学读出系统在极限操作下的光学测量灵敏度。理论和仿真分析显示,课题组提出的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的NETD的理论极限与当前制冷型红外成像技术的典型指标相当,约为4mK。同时,本文对设计制作的FPA,在构建的系统上进行了红外实时成像实验和理论仿真分析,显示其系统级NETD已达到110mK。  相似文献   
119.
以巯基化的紫杉醇单抗修饰微梁镀金表面,制备了高灵敏的紫杉醇微悬臂梁免疫传感器.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对巯基化前后紫杉醇单抗的活性变化,以及巯基化单抗在微梁上的修饰进行检测与验证.采用紫杉醇微悬臂梁免疫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紫杉醇溶液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虽然巯基化后紫杉醇单抗的活性降低了18.6%,但巯基化紫杉醇单抗可以修...  相似文献   
120.
A multi-plane adaptive-additive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optimizing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raps in three-dimensional(3D) spaces.This algorithm overcomes the converging stagnation problem of the traditional multi-plane Gerchberg-Saxton algorithm and improves the diffr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holograms effectively.The optimized holograms are applied in a holographic optical tweezers(HOT) platform.Additionally,a computer program is develope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HOT platform for the purpose of achieving the interactive control of traps.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anipulation of micro-particles into the 3D structure with optimized holograms can be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on the HOT plat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