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460篇
化学   896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111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181篇
物理学   7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利华  于力 《应用化学》1994,11(4):40-44
用WAXD和SAXS方法研究了聚酰胺1010的聚集态结构和结晶结构的辐射损伤过程和机理。辐射交联与裂解主要在非晶区和结晶表面或中间相发生;辐射损伤并从这里开始,随辐射剂量增大,非晶化逐渐向晶区伸展,有氢键的(010)晶面损伤几率高于(100)晶面;辐射后效应导致新的交联与裂解生成,主要影响(010)晶面的形成与完善,使L100及Wc变小。  相似文献   
62.
甲烷在MnOx/SiO2催化剂上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兆龙  于新生 《分子催化》1989,3(2):104-109
本文研究了催化剂MnOx/SiO_2在改进为连续进料反应条件下的催化活性及其催化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锰负载量升至10(Wt)%时,甲烷转化率和C_2选择性均最高;进一步增大锰负载量时,催化剂中Mn_3O_4晶相形成,此时催化活性开始下降,说明催化剂中形成的硅酸锰盐与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直接关联.反应初期,催化反应活性较高,但C_2选择性较低,反应几小时后,活性有所下降,但C_2选择性提高,最后.活性和选择性趋近稳定.进一步研究表明:催化剂中Mn~(2+)配位环境从反应前的八面体中介场转变为四面体强场,而且催化剂中Mn~(2+)浓度增大约100倍,说明Mn~(2+)浓度提高有利C_2选择性提高.反应稳定后的催化剂表面观察到Carbide(282.9 eV)和CHx(a)(X=0-3)(284.5 eV)碳物种存在,说明甲烷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并分解:CH_4(g)→CH_3(a)→一CH_2(a)→→→Carbide,并讨论了甲烷通过CHx(a)在催化剂表面上迁移,直接偶联生成乙烯(X=2)和乙烷(X=3)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3.
64.
铬—硫胺素荧光光度法测定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荧光法测定铬已有报道,但以氧化还原荧光反应为基础的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木文研究了铬(Ⅳ)-硫胺素(VB_1)体系,发现在3.5—4.0mol/L的硫酸介质中,铬(Ⅵ)-硫胺素反应生成荧光物质硫胺荧:硫胺素 Cr_2O_7~(2-)?硫胺荧 2Cr~(3 )。硫胺荧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_(ex)=405mm,λ_(em)=465nm。可以用来作为Cr(Ⅵ)的荧光定量分析。一般荧光法测定铬的方法虽灵敏度较高,但需有机试剂萃取,手续麻烦。本方法则可直接在水相中进行。  相似文献   
65.
水中痕量镉的准液膜富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惠芬  李金昶 《分析化学》1995,23(7):805-808
准液膜法是在液膜法基础上提出的新分离方法,它保持了液膜法分离富集的高效能,但省去了液膜法的制乳与破乳过程,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本文用此法富集了水及废水中痕量镉,富集倍数可达230倍,镉的回收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66.
The crystal of [Co(H2O)6]·(Hnip)2·(H2nip)2·(OMA)2·(H2O)8 has been cultured using direct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ometr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FTIR spectroscopy.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P-1 space group with the cell parameters of a=0.7012(1) nm, b=1.1378(2) nm, c=1.6612(3) nm, α= 84.92(3)°, β=85.19(3)°, γ=85.91(3)°, V= 1.3128(5) nm^3, Z=1, Dc= 1.573 g·cm^-3. Final R indices [1〉2σ(I)] are: R1 =0.0279, wR2=0.0765 while R indices for all data are: R1 =0.0327, wR2=0.0806. The Co coordination octahadra are each surrounded by two Hnip, two H2nip, two DMA and eight water molecules that are linked by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Thermal analyses of DSC and TG-DTG have been performed on the complex to predict its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and determine the most probable kinetic model function using Kissinger, Ozawa, 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 methods.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2-苯基-1, 2, 3-三唑-4-羧酸(1)与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 2, 4-三唑(2a~o)在POCl~3催化下, 脱水缩合得到15个新的3-烷基/芳基-6-(2'-苯基-1', 2', 3'-三唑-4'-基)均三唑并[3,4-b]-1, 3, 4-噻二唑类化合物(3a~o)。  相似文献   
68.
游离氧化钙,氧化镁连续测定的电导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京华  吴瑕 《分析化学》1998,26(9):1075-1077
研究了乙二醇对氧化钙,氧化镁的提取条件,利用乙二醇提取氧化钙后在催化剂存在下继续提取氧化镁,建立了电导法连续测定CaO,MgO分析方法,可用于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9.
木材溶液中羟基与异氰酸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涂料工业广泛应用的新型助剂二元酸酯 (DBE)为液化试剂 ,盐酸为催化剂 ,将苯甲基化木材溶液化后 ,与不同结构的异氰酸酯反应 .利用FT IR及1 3C NMR分析液化苯甲基木质纤维素与不同结构异氰酸酯得到了聚氨酯树脂 ,证明了木材中羟基可以用来作为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制备聚氨酯材料 .通过准确测量体系中游离的NCO含量 ,从而得出不同结构异氰酸酯与木材溶液中羟基的反应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异氰酸酯的存在大大促进了木材结构中羟基的释放 ,由于不同异氰酸酯的活性不同 ,使得羟基值变化亦不相同 ,其顺序为IPDI>HDI>TDI .为了保证最终的材料性能 ,选择TDI和IPDI作为木材溶液制备聚氨酯树脂的异氰酸酯组份较好  相似文献   
70.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for the butoxy radical dissociation into R·+O on the six low-lying electronic states have been determined with the combined CASSCF and MR-CI methods. The isomerization reac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nformers of 1- and 2-butoxy radicals at the X and B states have been also investigated with the MP2, B3LYP, and CASSCF methods. The non-radiative decay mechanisms of butoxy radicals at the B state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with the computed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and intersections. Supported by recent LIF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was predicted that the t-butoxy radical would predissociate via the B/C intersection. As to 1- and 2-butoxy radicals, the relative energies of the transition states for the isomerization reactions between conformers at the B state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B/C intersections, resulting in the predominance of the isomerization in the decay of the B state for 1- and 2-butoxy radic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