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化学   266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71篇
物理学   1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跨学科人才,《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跨学科实践”主题,明确指出培养跨学科人才。大科学工程综合了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观念、思维方法,具有丰富的跨学科实践教育价值。以子午工程探测电离层电子浓度为例,应用其原理、科学数据等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并进行实践。通过分析科学家的任务流程、科学家与学生的差异,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流程;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简化其中的跨学科知识;设计系列问题与活动构建脚手架辅助学生逐步学习,完成实践任务。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利用阴离子型芘衍生物8-羟基芘-1,3,6-三磺酸三钠盐(HPTS),建立了一种快速、可视化的对硝基苯胺(PNA)荧光检测方法.检测原理主要是基于PNA通过非共价作用而导致的HPTS的荧光淬灭.通过测量加入PNA后HPTS在512 nm处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实现PNA的荧光检测.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20μmol/L,检出限(3σ/s)为4.6μmol/L.对本方法的抗干扰性以及方法的实际应用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低成本、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在入射能量为55—75MeV的范围内,借助于位置灵敏的△E-E望远镜系统测量了16O+natS反应的全熔合激发函数并做了讨论分析,提取了模型参数.激发函数存在着粗结构,其峰位分别为EcM=38、43、48MeV.  相似文献   
44.
组合基本特性方程分离算法和自适应网格技术,分析二维黏性不可压流体.该方法使用3节点三角单元,对速度分量和压力等变量分析,使用等阶次的插值函数.组合解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在自适应网格技术中,对解梯度变化大的区域,通过耦合误差估计生成小的单元,利于提高解的精度,在其它区域生成大单元,可以节省时间.最后,通过对一个黏性流体圆柱体绕流问题的瞬态和稳态特性分析,给出了组合解法性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45.
测量了6Li+208Pb熔合反应近垒能区全熔合截面,并与考虑非弹道耦合和不考虑耦合的CCFUS程序计算做了比较. 结果表明在垒上能区,破裂使熔合截面减小,在垒下能区,破裂对熔合截面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6.
基于BP算法神经网络的物理实验曲线拟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基本原理和BP算法神经网络。将BP算法神经网络应用于物理实验中的幅频特性曲线拟合,在MATLAB下通过训练和仿真验证了应用BP算法神经网络拟合实验曲线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7.
乔成立 《大学化学》2015,30(2):64-68
以林邦副反应思想为基础,用质子条件式PBE、物料平衡式MBE、滴定分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等知识推导出一元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溶液的林邦滴定曲线方程,并用滴定曲线方程讨论了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时任意一点p H的计算。  相似文献   
48.
流动注射法同时测定海水中氨氮和磷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注射法同时测定海水中氨氮和磷酸盐的含量。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氨氮和磷酸盐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 mg·L-1和0.30 mg·L-1以内,检出限(3S/N)分别为0.42μg·L-1和0.56μg·L-1。氨氮和磷酸盐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5.0%~103%和86.7%~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0.43%~5.3%和0~4.1%之间。方法用于分析标准物质,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9.
以林邦的副反应思想为理论基础,创新滴定分析理论,整合滴定分析内容,统一"四大滴定"分析,并讨论了滴定分析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0.
以金刚烷醇、4-甲酰苯甲酸和邻氨基苯酚、邻氨基苯硫酚、邻溴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三种不同的对甲酰基苯甲酸金刚烷酯席夫碱及其镍(Ⅱ)配合物(H1、H2、H3),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同时通过荧光光谱、热重分析和电化学分析对席夫碱及其镍(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镍(Ⅱ)配合物H1、H2和H3均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且H1、H2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