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49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化学修饰针尖对STM成像及物种识别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修饰的STM(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针尖可以改变STM图像的反差,影响STM成像,这一功能现已被发展用于成分及物种识别。本文简要介绍了与其相关研究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12.
结合近期研究工作, 简要介绍了在溶液环境下, 利用有机分子在金属表面构筑纳米结构, 利用光化学反应方法调控所得的纳米结构,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对这些结构进行观察, 及利用毛细管隧道结方法测量纳米结构电学性质的相关结果. 并展望了表面纳米结构的构筑、控制和性质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介绍了用STM技术研究苯、萘和蒽等芳香化合物的诸多成果,表明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与基底间相互作用等对该类化合物吸附结构的影响,以及溶液中分子的结构、结构转化及表面反应与电极电位的关系,阐明了在原子分子惊讶上研究芳香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万立骏  杨淑霞 《化学通报》2011,(10):866-870
金秋十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迎来了55周岁的生日。五年前,我们在本刊刊发了文章《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五十年》,回顾了化学研究所5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经历了中国科学院创新三期创新跨越持续发展阶段,化学所以优异的成绩为创新三期工作划上完美的句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正按照中国科学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组...  相似文献   
15.
万立骏  孙姝娜 《化学通报》2011,(10):871-873
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反应和转化规律,是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中心科学之一[1]。化学为我们创造了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和不计其数的物质财富,一直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推动人类社会快速步入现代文明时代并得以迅猛发展。当今世界,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环境、人口和健康等问题,都离不...  相似文献   
16.
枝状分子表面组装结构的形成与结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是对近期有关枝状分子在石墨表面吸附组装研究的综述.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系统研究了5-甲氧基间苯二酸类枝状分子在石墨表面组装结构的形成及结构转变,发现虽然该类枝状分子大都可以在石墨表面自发有序组装,但是最终形成的组装结构不仅与分子本身结构例如烷基链的数目有关,与分子浓度有关,还与所用溶剂有关.分子浓度和溶剂的变化,影响组装体系内的相互作用力如分子与基底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氢键的作用力等,影响分子迁移和结构转变的动力学过程,从而影响枝状分子组装的最终结构.研究揭示了特定体系中枝状分子组装结构与分子浓度、所用溶剂的定量和定性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枝状分子组装规律,进而可以通过改变相关技术参数,调控得到不同的枝状分子表面组装体,为实现可控构筑分子表面组装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表面分子自组装结构的外界调控及STM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工作, 概述了利用外界调控方式包括溶剂调控、热调控、光激发调控及电场/电位调控表面分子自组装结构的STM研究进展, 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术(STM)研究了枝状分子BIC3与4,4′-联吡啶(BP),吡啶乙炔撑衍生物(PE3,PE4)等分子在石墨表面的二元共组装结构.BIC3分子能够在端基为吡啶基的客体分子诱导下,形成柔性线状分子模板,并捕捉客体分子形成线状主客体结构.通过选择客体分子结构,可选择性调节BIC3主体模板结构及最终的主客体二元结构.例如,客体分子吡啶端基的间距决定BIC3-吡啶基分子主客体结构中的氢键作用方式,而客体分子侧向宽度及吡啶环的数目影响线状主客体结构的条垄间距和分子比例.研究结果为可控构筑线状主客体纳米结构,实现表面自组装结构的功能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electrochemical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ECSTM)是用于化学以及表界面科学研究的重要新技术之一。它将电化学与STM技术相结合,能够工作于溶液和大气环境中,可以得到固体表面及表面吸附物质的原子/分子级分辨率的图像。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化学STM技术及其在表界面分子吸附、组装和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栋  万立骏 《化学通报》2011,(11):995-998
以分子工程学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基于对表面分子自组装过程基本原理及规律的深入理解,以功能为导向开展表界面分子纳米结构的定向设计与构筑,发展其在分子器件、单分子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是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工作,概述了表面分子工程学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