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352篇
化学   576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150篇
物理学   5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合成了有机发光材料2-苯基-8-羟基喹啉锌Zn(Q-Ph)2, 通过1H NMR, UV-Vis及MS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利用该材料与高效的红光染料DCJTB复合制备出全新结构的非掺杂型OLED器件, 其结构为ITO/NPB/DCJTB/Zn(Q-Ph)2/AlQ3/Al. 将DCJTB超薄层的厚度调节到0—2.0 nm范围内, OLED器件的发光色调经历了黄光、红光和橙光的转变, 并且探讨了DCJTB厚度对OLED发光机理以及发光复合区域的影响. 当DCJTB的厚度为0.5 nm时, 获得了稳定的红光发射, 该器件在5.5 V电压下启亮, 在25 V外加电压下发光亮度达到420 cd/m2, 对应的电流密度为250 mA/cm2.  相似文献   
162.
用B3LYP, MP2和CASSCF方法, 采用cc-pVDZ和6-31++G**基组, 研究了硫代乙酰胺在基态和最低三态上消除硫化氢以及其它光解离反应, 并考虑了单个溶剂分子参与反应对质子迁移反应的影响, 得到了消除硫化氢反应的反应机理, 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进而用CASSCF方法计算了第一激发单态上的各驻点, 以及各交叉点. 计算结果表明, 在S1和T1态上发生除分子内转动以外的化学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小, 当分子被激发到S2态上时, 将通过S2/S1交叉点到S1态, 在S1态上的分子有两条途径去活化, 通过S1/S0交叉点到热基态, 通过S1/T1交叉点系间窜越到T1态. 因而得出CH3CSNH2发生光解离反应的可能性不大. 基于此, 可将硫代酰胺结构引入蛋白或多肽中, 有望在不破坏分子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光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3.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基元步骤与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压釜对Fe2(SO4)3、Al2(SO4)3、MgSO4、CaSO4、Na2SO4及K2SO4等六种硫酸盐与正庚烷发生反应的可能性进行了热模拟实验。研究发现,400℃时Fe2(SO4)3、Al2(SO4)3和MgSO4都能与正庚烷发生强烈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主要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硫化物、硫化氢、炭以及硫醚、硫醇、噻吩等有机硫化物;而相同条件下CaSO4、Na2SO4及K2SO4参与TSR的程度则很低。根据六种硫酸盐与正庚烷反应后气油固三相产物的分析结果,探讨了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基元步骤与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4.
本工作研究了富丙烯气氛中Pt基催化剂的SHC性能和长期使用过程中活性相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Sn修饰的Pt/SiO2催化剂在丙烷和丙烯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具有高的氢气氧化选择性(大于98%)。通过动力学研究,稳定性测试和结构表征发现,氧气的引入能够显著提高催化剂的结焦速率,形成的高度石墨化的焦炭,Pt的烧结,PtSn合金中Sn的氧化和偏析是导致长期稳定性测试中选择性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5.
采用以1-亚硝基-2-萘酚为螯合剂、Triton X-114为表面活性剂的新型浊点萃取体系富集水中的痕量铁,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铁进行测定。详细探讨了溶液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络合剂浓度、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等对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测得铁的检出限(S/N=3)为0.42μg·L^-1,富集倍数为32,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6。应用该法测定海水、湖水及自来水中的痕量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6.
亚甲基蓝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吖啶橙(AO)作为光谱探针, 采用UV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亚甲基蓝(MB)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 确定了在低浓度MB时, MB与DNA以嵌插方式作用; 而在高浓度MB时, MB与DNA之间为混合作用方式. 结合比n(MB)∶n(DNA)=10∶1, 结合常数 =2.46×105 L•mol-1, MB-DNA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0×106 L•mol-1•cm-1. 同时研究了酸度和温度等对MB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热力学研究推导了MB结合DNA为焓驱动反应.  相似文献   
167.
大别山区野生黎豆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大别山区野生黎豆中钙、镁、锌、铜、铁、锰 6 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硝酸_高氯酸的混酸湿法消化样品,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测定结果作了对照,又将测定结果与黑豆、黄豆中 6 种微量元素钙、镁、锌、铜、铁和锰的含量作了比较,论证了大别山区野生黎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黎豆的广泛开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8.
建立了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隐形眼镜护理液中聚胺丙基双胍的方法.用Spe-ed WCX固相萃取柱(500 rag/3 mL)将样品浓缩富集后,以Shiseido C18色谱柱(150 min×4.6 mm,5 pm)为分离柱,以pH 4.0的乙腈-20 mm01.L-1乙酸铵(体积比16比8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5 nm,7 min内测定样品中聚胺丙基双胍.方法检出限(S/N=3)为0.046 mg·L-1,相对标准偏差为3.3%(n=7),线性范围为100~800 mg·L-1,加标回收率93.5%~110.9%.  相似文献   
16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柠檬酸钠修饰Fe_3O_4纳米粒子(NPs),使用胎牛血清(FBS)改善Fe_3O_4NPs的分散性.实验表明Fe_3O_4NPs尺寸均匀,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BS浓度小于5%(体积分数)时,Fe_3O_4NPs无聚集沉淀;在300 K下,饱和磁化强度达到74.86×10~(-3)A·m~2/g(74.86 emu/g);核磁共振T2序列成像时,75μg/m L Fe_3O_4NPs与慢病毒载体(LV)共同标记内皮祖细胞(EPCs)成像效果良好;而且EPCs具有稳定过表达目的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能力.利用Fe_3O_4NPs与LV共同感染EPCs,可有效促进大鼠血管生成.说明修饰后的EPCs兼具核磁共振成像(MRI)示踪和促血管生成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70.
丁益民  田文秀  朱蓉 《物理通报》2016,35(12):88-89
针对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实际,提出了一种依托数字传感和数字仿真技术 改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方式,并简要阐述了创新性实验教学方式、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