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352篇
化学   576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151篇
物理学   5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ZnS准纳米棒的胶棉膜模板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nS Quasi-nanorod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with artificial active membrane of celloidin as template by the cooperating effect of artificial active membrane and ethylenediamin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ZnS quasi-nanorods, which had a hexangular wurtzite structure, could be formed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0.1mol·L-1 ZnSO4 which added suitable template reagent ethylenediamine and 0.1mol·L-1 Na2S as reactants. The par-ticles' diameter was from 200nm to 500nm, and the average length was about 12μm. The photics property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oduct reserved the properties of IR permeation and fluorescent luminescence in bulk materials, and the UV-Vis spectrum showed that the furthest absorption peak was at 308nm having 42nm's blue-shift com-paring to ZnS bulk material,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particles had obvious quantum size effect.  相似文献   
982.
丁涪江 《化学学报》2003,61(2):156-160
在用KSM方法对分子相互作用能量的分解过程中由于轨道间的相互影响,使分 解的能量各分量之和不等于总的相互作用能,即产生偶合项。用能级位移算符逐步 改变某些特定轨道的能级,可以逐步解除对这些特定轨道的冻结,从而可以减少以 至完全消除轨道间的相互影响,即消除偶合项,使能量分解结果清晰、准确。  相似文献   
983.
本文利用能量位移算子推导出了IOS和GIOS近似的跃迁矩阵元及其应用条件:势能条件、质量条件和动能条件。  相似文献   
984.
本文计算了温度范围在300-1500K, CH4→CH3.+H.的分角反应中, 过渡态CH3...H的平均键长、频率因子、活化能及反应速率常数, 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85.
甲基百里酚蓝-钐(III)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7.2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 以中性红(NR)作为光谱探针, 采用UV光谱、FS光谱、粘度等方法研究了甲基百里酚蓝(MTB)与稀土金属离子钐[Sm(III)]形成的配合物Sm(III)(MTB)2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 确定了Sm(III)(MTB)2与鲱鱼精DNA之间有嵌插作用方式存在, 说明Sm(III)(MTB)2金属配合物能使鲱鱼精DNA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86.
为了在分子层次上揭示相关催化反应的机理, 人们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与碳氢化合物分子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阳离子, 阴离子对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活性弱得多, 因此研究还很少. 在本工作中, 我们通过激光溅射产生钒氧团簇阴离子VxOy, 产生的团簇在接近热碰撞条件下与烷烃(C2H6和C4H10)以及烯烃(C2H4和C3H6) 在一个快速流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 飞行时间质谱用来检测反应前后的团簇分布. 在VxOy与烷烃的反应中, 生成了产物V2O6H-和V4O11H-; 在与烯烃的反应中, 产生了相应的吸附产物V4O11X-(X=C2H4或C3H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 V2O-6和V4O-11可以活化烷烃(C2H6和C4H10)的C—H键, 也可以与烯烃(C2H4和C3H6)发生3+2环化加成反应形成一个五元环结构(-V-O-C-C-O-), C—H键活化与环加成反应都需经历可以克服的反应能垒. 理论计算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合. V2O-6和V4O-11团簇都具有氧原子自由基(O·或O-)的成键特征, 活性O-物种也经常出现在钒氧催化剂表面, 因而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 揭示了表面活性氧物种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987.
为了在分子层次上揭示相关催化反应的机理, 人们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与碳氢化合物分子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阳离子, 阴离子对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活性弱得多, 因此研究还很少. 在本工作中, 我们通过激光溅射产生钒氧团簇阴离子VxOy, 产生的团簇在接近热碰撞条件下与烷烃(C2H6和C4H10)以及烯烃(C2H4和C3H6) 在一个快速流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 飞行时间质谱用来检测反应前后的团簇分布. 在VxOy与烷烃的反应中, 生成了产物V2O6H-和V4O11H-; 在与烯烃的反应中, 产生了相应的吸附产物V4O11X-(X=C2H4或C3H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 V2O-6和V4O-11可以活化烷烃(C2H6和C4H10)的C—H键, 也可以与烯烃(C2H4和C3H6)发生3+2环化加成反应形成一个五元环结构(-V-O-C-C-O-), C—H键活化与环加成反应都需经历可以克服的反应能垒. 理论计算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合. V2O-6和V4O-11团簇都具有氧原子自由基(O·或O-)的成键特征, 活性O-物种也经常出现在钒氧催化剂表面, 因而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 揭示了表面活性氧物种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988.
一种新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蚁群虎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蚁群算法是一种全新的仿生算法,具有智能搜索,全局优化,稳健笥强,分布式计算,易与其它方法结合等优点,是求解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对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应用领域以及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89.
二氧化钛基固体超强酸的结构及其光催化氧化性能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孔性,大比表面积的SO4^2-/TiO2固体超强催化剂,运用XRD,BET比表面积测定,XPS和UV-Vis反射光谱等技术对该催化剂的结构,表面状态以及半导体特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CH3Br,C6H6和C2H4等典型有机物的气相光催化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990.
A novel nortriterpene, acanthochlamic acid (6), along with 18 known compounds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Acanthochlamys bracteata P. C. Kao, a single species in family Acanthochlamydaceae which is endemic to the southwest of China. The structure of the novel nortriterpene was elucidated as 3,4-seco-3-norlup-4(23),20(29)-dien-2,28-dioic acid by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including 1D and 2D NMR spectroscopy and confirm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