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195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84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39篇
物理学   1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天然樟脑为原料,经中间体樟脑肟和樟脑胺,以及樟脑胺与取代苯甲酰氯的N-酰化反应,合成得到9个樟脑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3a~3i)。初步探索了合成条件,并通过FT IR、1H NMR、13C NMR、ESIMS和元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50mg/L浓度下,所合成的化合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3c(R=2-Cl)和3i(R=4-F)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97.5%和96.4%,化合物3i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为95.7%。在100mg/L浓度下,化合物对油菜的胚根生长均显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b(R=4-Cl)的抑制率达97.4%。  相似文献   
32.
饶敏  桂家祥  王晓娟  张岑  乔宁 《分析测试学报》2020,39(10):1225-1230
近红外快速检测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作为一项新兴的快速检测手段,已在农业、食品、饮料、石油、材料、制药、医学、动植物检疫及其工业化过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结合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原理及其应用现状,针对口岸安全监管中的商品智能归类、材料成分快速鉴定、动植物产品快速检疫鉴定、商品装卸载过程的在线监测等需求,提出引入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应用于口岸安全监管领域的设想,力求为实现口岸贸易安全与贸易便利化双重目标奠定科技基础,并给出了近红外在口岸安全监管研究方面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33.
Potassium (K) cations are spontaneously formed upon thermal deposition of low‐coverage K onto an ultrathin CuO monolayer grown on Cu(110) and they were explored by low‐temperatur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and X‐ray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The formed K cations are highly immobile and thermally stable. The local work function around an individual K cation decreases by 1.5±0.3 eV, and a charging zone underneath it is established within about 1.0 nm. The cationic and neutral states of the K atom are switchable upon application of an STM bias voltage pulse, which is simultaneously accompanied by an adsorption site relocation.  相似文献   
34.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噻吩烷基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处理ZSM-5分子筛,采用XRD、XRF、SEM、N2吸附脱附及NH3-TPD方法对处理前后的ZSM-5分子筛进行表征,并考察了Na2CO3溶液处理对ZSM-5分子筛孔结构、酸性以及噻吩烷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2CO3溶液处理在保持ZSM-5分子筛微孔骨架结构的同时,增加了ZSM-5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外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并调变了酸性。Na2CO3溶液处理提高了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噻吩烷基化活性和噻吩选择性。一定反应条件下,随着Na2CO3溶液浓度增加,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噻吩烷基化性能逐渐提高,而噻吩选择性先增加后下降。当Na2CO3溶液浓度为2 mol/L时,分子筛的噻吩转化率和噻吩选择性分别为81.26 %和73.15%。当Na2CO3溶液浓度为3 mol/L时,噻吩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90.57 %和72.59%。  相似文献   
35.
海藻多糖的组成及结构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多糖具有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其活性与多糖的组成结构有关。本文对近年来红藻、褐藻及少量绿藻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含量研究以及FT-IR和12^C NMR两种主要光谱手段对多糖结构研究的结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6.
岑丙横  汤岑  鲁继青  陈建  罗孟飞 《催化学报》2021,42(12):2287-2295
贵金属Pt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热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催化挥发性有机物的完全氧化反应(燃烧反应).短链烷烃(甲烷、乙烷、丙烷等)化学性质稳定,是最难氧化的一类有机物,常用作考察燃烧反应催化剂性能的模型反应物.然而,目前报道的研究工作通常仅限于针对某一种烷烃底物的催化燃烧,系统考察催化剂以及助剂对不同短链烷烃的催化燃烧活性鲜有报道.在短链烷烃中,甲烷只有C–H键;而其它烷烃除了C–H键;还有C–C键.因此,研究催化剂对甲烷、乙烷和丙烷燃烧反应催化性能的差异性,对于认识催化剂上C–H键和C–C键的活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制备了MoO3或Nb2O5修饰的Pt/ZrO2催化剂并用于短链烷烃的燃烧反应.研究发现,MoO3助剂对甲烷燃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乙烷,丙烷和正己烷燃烧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着烷烃碳链的增长逐渐增加;Nb2O5助剂对甲烷、乙烷、丙烷和正己烷燃烧反应均具有促进作用,然而促进作用随着碳链的增长而逐渐减弱.MoO3和Nb2O5助剂的不同促进作用与助剂影响催化剂表面酸性以及Pt物种的氧化或还原态有关.NH3-TPD结果表明,MoO3助剂可以显著增加Pt/ZrO2催化剂表面强酸位点数量,而Nb2O5助剂可以显著增加Pt/ZrO2催化剂表面中强酸位点数量.HTEM结果表明,两种助剂的添加都不会明显改变Pt物种的颗粒尺寸.在Pt-Mo/ZrO2催化剂上,MoO3覆盖部分Pt物种形成丰富的Pt-MoO3界面,促进了金属Pt物种和强表面酸性位点的生成,提高了丙烷燃烧反应活性;Pt-Nb/ZrO2催化剂上载体表面的部分Nb2O5被Pt物种包覆,使得生成的表面Pt-Nb2O5界面低于Pt-Mo/ZrO2催化剂,但由于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的提升,也促进了丙烷燃烧反应活性的提高.XPS结果表明,在甲烷燃烧反应中,Pt-Nb/ZrO2催化剂上Ptn+物种能够更加稳定地存在,这可能是Nb2O5助剂提高Pt-Nb/ZrO2催化剂上甲烷燃烧活性的关键.而Pt-Mo/ZrO2催化剂上Ptn+物种在甲烷反应中可以更容易地被还原,并且由于MoO3的包裹导致暴露的Pt位点数量降低,使催化剂催化甲烷燃烧的活性受到抑制.可见,MoO3助剂更有利于C–C键活化,而Nb2O5助剂更有利于高键能的C–H键活化.综上,本文系统性地研究MoO3助剂和Nb2O5助剂对Pt/ZrO2催化剂上不同短链烷烃的燃烧反应的影响,证实了两种助剂的促进作用与碳链长度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37.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技术分类及其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方面对目前国内外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其发展动态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飞机撞击建(构)筑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撞击重要建(构)筑物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本文从试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3个方面对飞机撞击建(构)筑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研究难点、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及趋势进行总结,包括:缩比试验的系统和验证,飞机撞击力模型,撞击所致局部破坏计算公式,飞机和建(构)筑物的精细化建模,撞击所致振动特性,撞击荷载和火荷载对结构的耦合毁伤效应,一般模型和精细化模型、解耦和耦合方法以及不同数值模拟程序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等方面,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The elasto-plastic-damage behavior of anisotropic aluminum alloys is investigated under finite deformation using a physical mechanism 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the present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anisotropic 6260-T6 aluminum alloy extrusions. For the tensile specimens extracted along three different material orientations from the extruded aluminum profile, twelve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covering four different specimen geometri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 force-displacement response and central logarithmic axial strain evolution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the comparison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esent model has the capacity to describe the behavior of anisotropic material. From the force-displacement curves, the anisotropy is observed in different material orientations, 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anisotropy is analyzed.  相似文献   
40.
离子交换法分离乳酸的连续流动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乳酸在D354树脂上的离子交换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乳酸的超摩尔离子交换等温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简单的连续流动板模型对乳酸的固定床离子交换行为进行描述,模型拟合结果与实验值能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