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360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35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68篇
物理学   22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赵飞  刘金虎  查一龙  周涛 《物理学报》2011,60(11):118902-118902
对人类在线行为模式的探讨是近年来人类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基于维基百科数据,文章针对一类重要且普遍的在线行为--在线协同写作,进行时间统计特性分析和内容更新统计分析.实证显示在线协同写作时间间隔分布呈多尺度特征,1 min到30 min和30 min到24 h两个时间段上时间间隔分别服从指数为1.62和1.16的幂律分布,而大于24 h的时间间隔服从形如F(τ)∝τ-b-alog(τ)的累积分布.分析表明关键词:在线协同写作人类动力学多尺度特征维基百科  相似文献   
112.
基于非最大纠缠的五粒子Cluster态的高效量子态共享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新梅  查新未  祁建霞  兰倩 《物理学报》2013,62(23):230302-230302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未知量子态共享方案,使用一个非最大纠缠的五粒子Cluster态作为量子通道来实现任意两粒子未知量子态的共享. 即就是发送方(Alice),接收方(Bob)和控制方(Charlie)共享一个非最大纠缠的五粒子Cluster态. 与以前传统方案不同,在本方案中发送方引入一个辅助粒子,并对其手中的粒子进行正交完备基测量,而接收方不需要引入辅助粒子,只需要执行适当的幺正操作,即可以方便的完成信息的顺利接收. 控制方通过对自己手中的粒子做单粒子投影测量来控制和协助通信双方,使得任意两粒子的未知量子态共享方案得以成功实现.关键词:量子态共享五粒子Cluster态正交完备基测量单粒子投影测量  相似文献   
113.
查新未  张淳民 《物理学报》2008,57(3):1339-1342
杨洪钦等提出一个用两个三粒子W态作为量子信道将N粒子GHZ态从发送者传送给两个接收者中任意一个的量子隐形传送方案. 给出其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个仅用一个三粒子W态作为量子信道将N粒子GHZ态传送给两个接收者之一的量子隐形传送的方案.关键词:隐形传态GHZ态W态量子信道  相似文献   
114.
游海龙  蓝建春  范菊平  贾新章  查薇 《物理学报》2012,61(10):108501-108501
高功率微波(HPM)通过使半导体器件特性退化和功能失效,从而干扰电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针对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的HPM效应, 建立了高功率微波引起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FET)特性退化的物理过程与模型. 器件仿真结果中nMOSFET的输出特性曲线显示栅极注入HPM引起器件特性退化,包括阈值电压正向漂移、 饱和电流减小、跨导减小等;结合物理模型分析可知, HPM引起的高频脉冲电压使器件进入深耗尽状态, 热载流子数目增多,热载流子效应导致器件特性退化. MOS器件的HPM注入实验结果显示,器件特性曲线、器件模型参数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一致, 验证了HPM引起nMOSFET特性退化的物理过程与模型.  相似文献   
115.
低能质子在半导体材料Si 和GaAs中的非电离能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电离能损(NIEL)引起的位移损伤是导致空间辐射环境中新型光电器件失效的主要因素.由于低能时库仑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一般采用Mott-Rutherford微分散射截面,但它没考虑核外电子库仑屏蔽的影响.为此,本文采用解析法和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SRIM程序计算了考虑库仑屏蔽效应后低能质子在半导体材料Si,GaAs中的NIEL,SRIM程序在计算过程中采用薄靶近似法, 并与其他作者的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SRIM程序计算NIEL时采用薄靶近似法处理是比较合理的,同时考虑库仑关键词:低能质子非电离能损硅砷化镓  相似文献   
116.
    
In this paper, we give an alternative proof to the global existence result, which is originally owing to the pioneering work of Klainerman and Christodoulou, for the Cauchy problem of quasilinear wave equations with null condition in three space dimensions. The proof can display the following three features simultaneously: the Lorentz boost operator is not employed in the generalized energy estimates; the generalized energy of the solution will be always small, which was first observed by Alinhac; and the initial data are not assumed to have a compact support.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7.

为实现民机总体方案快速评估与优化迭代设计,文章对民机增升装置前缘缝翼及后缘襟翼分别建立了基于民机噪声物理机制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机体噪声预测体系,开发了相应的预测工具UNICRAFT.为评估预测工具UNICRAFT的计算精度和效率,文章分别针对翼吊式布局,前缘缝翼/Fowler式襟翼形式,以及尾吊式布局,前缘缝翼双缝子翼加后退式襟翼形式的增升装置进行了计算校核验证,通过与声学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发展的预测工具及预测体系的有效性,能够实现飞机级噪声水平的高效预测.

  相似文献   
118.
当前疫情线上教学重心正逐渐转移为如何优化线上课程。针对化学实验线上课程短于实验过程控制环节,而线下课程在时空、科教融合和课堂互动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两难现状,我们以有机化学实验线上课程为例,介绍如何通过重建教案和重整课件、视频、虚拟仿真实验和MOOC等资源,对实验预习、直播课堂、实验过程控制和实验拓展等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设计,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成效和促进科教融合的协同培养。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可控的方式精确调控纳米粒子的结构仍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鼓舞人心的课题.尽管单原子或两、三个金属原子的精细调控已经在金纳米粒子中实现,涉及三个以上金属原子的取代(模块取代)还没有报道.本工作报道了环己硫醇配体保护的Au48(CHT)26的合成及其通过赝反伽伐尼过程的模块取代.单晶结构揭示模块取代的产物与母体团簇共用一个相似的Au31(CHT)12主体,但剩余部分不同(Au6(CHT)11 vs.Au16(CHT)14).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模块取代抑制了Au48(CHT)26的光热过程,却增强了它的发射,赋予了所合成团簇更好的双(多)功能应用潜力.光热效应的减弱和发射的增强也暗示了这两种作用能够彼此至少部分转化,对于研究这两种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0.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加剧,无污染环境修复技术及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为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硫化钼带隙较窄,边缘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容易与其他物质形成复合结构,是近年来光催化环境修复及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半导体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光催化降解与产氢行为,重点阐述了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的具体复合方式、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活性、光催化产氢活性以及具体的降解与产氢机理等方面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光催化产氢方面具有绿色、廉价、高效等优点,在环境修复及清洁能源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