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302篇 |
免费 | 12049篇 |
国内免费 | 1910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0478篇 |
晶体学 | 2433篇 |
力学 | 4917篇 |
综合类 | 2165篇 |
数学 | 9286篇 |
物理学 | 291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941篇 |
2023年 | 1032篇 |
2022年 | 2228篇 |
2021年 | 2271篇 |
2020年 | 2139篇 |
2019年 | 2201篇 |
2018年 | 1946篇 |
2017年 | 2711篇 |
2016年 | 2131篇 |
2015年 | 2874篇 |
2014年 | 3533篇 |
2013年 | 4672篇 |
2012年 | 4542篇 |
2011年 | 4704篇 |
2010年 | 4798篇 |
2009年 | 4872篇 |
2008年 | 5522篇 |
2007年 | 4825篇 |
2006年 | 4763篇 |
2005年 | 4210篇 |
2004年 | 3229篇 |
2003年 | 2424篇 |
2002年 | 2404篇 |
2001年 | 2435篇 |
2000年 | 2429篇 |
1999年 | 1483篇 |
1998年 | 844篇 |
1997年 | 698篇 |
1996年 | 669篇 |
1995年 | 570篇 |
1994年 | 640篇 |
1993年 | 571篇 |
1992年 | 473篇 |
1991年 | 352篇 |
1990年 | 325篇 |
1989年 | 345篇 |
1988年 | 293篇 |
1987年 | 224篇 |
1986年 | 189篇 |
1985年 | 143篇 |
1984年 | 130篇 |
1983年 | 151篇 |
1982年 | 122篇 |
1981年 | 107篇 |
1980年 | 74篇 |
1979年 | 65篇 |
1978年 | 25篇 |
1971年 | 16篇 |
1959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71.
本文详细研究了序列脉冲激光与二能级原子共振作用的Bloch方程的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计算,求出了序列脉冲作用下二能级原子的共振辐射谱;并得出如下结论:对满足K_1/K=1的原子(如仅受自然展宽的气体原子),序列脉冲差不多等效于一单色激光场;而对满足K_1/K(?)=1的原子(比如一些固体原子)序列脉冲场中边频成份也表现出较强的作用,辐射谱呈现出多边峰现象。 相似文献
872.
提出在照射型莫尔轮廓法中存在着原理性误差,导出校正此类误差的计算公式。用实验拍摄锥形试件的莫尔轮廓,经过对照片的判读和计算,证实了所提供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73.
874.
利用路径积分方法,研究了(1+1)维带γ5耦合的规范理论。通过进行一非阿贝耳手征变量变换和选择更一般的正规化算子,精确解出了费密子行列式,证明了理论中可以存在玻色子的质量生成机制。除了一质量项外,得到的解也包含有一规范化的Wess-Zumino-Witten反常作用量泛函和一些别的非定域项。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75.
将竞争机理引入网络的自动波产生与传播过程中,提出自动波竞争神经网络(ACNN)模型,并成功地应用于求解单源最短路问题,给出了基于ACNN的最短路求解算法. 与其他神经网络最短路算法相比,基于ACNN的最短路算法具有网络所需的神经元数目少、神经元及网络的结构简单、易于软硬件的实现、以及全并行方式计算等特点,可用于求解非对称赋权图的最短路径树问题,且其计算时间(迭代次数)仅正比于最短路径上的跃点数,与赋权图的复杂度、路径总长、边长的精度、通路总数等因素无关. 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求解能力.
关键词:
单源最短路问题
自动波竞争神经网络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876.
877.
878.
879.
定义了直觉判断矩阵的有向图和有向路概念,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直觉判断矩阵的有向图有唯一有向路.利用该结论给出一个简洁的排序方法,并指出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通过反例说明了直觉判断矩阵已有的加型一致性概念与弱传递性概念之间没有必然强弱关系.根据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值和精确度值,利用效用的思想给出直觉判断矩阵加型一致性的新定义,并证明了新定义的加型一致性具有弱传递性.针对一般的直觉判断矩阵, 运用新定义的加型一致性概念以及偏差函数的方法给出了求解直觉判断矩阵的直觉模糊数型权重的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决策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80.
锌基复合脱硫剂脱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Zn-Cu-Mn复合氧化物和ZCM(Z=ZnO、C=CuO、M=MnO2)复合氧化物,并对两种氧化物的脱硫能力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将这二种氧化物与单一的ZnO、MnO2和CuO的脱硫能力进行比较。利用XRD和FPD(火焰光度计)分别对复合氧化物的物质组成、结构和脱硫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Zn-Cu-Mn在250℃~350℃具有良好的脱硫能力,且300℃的脱硫能力最佳;空速为7799h-1时穿透硫容较高。煅烧温度为400℃时,Zn-Cu-Mn的脱硫能力高于ZnO。煅烧温度升高,Zn-Cu-Mn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和脱硫能力下降,且生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CuMn2O4。与Zn-Cu-Mn复合氧化物和ZnO相比,ZCM复合氧化物的脱硫能力较低。煅烧温度为550℃时,ZCM体系中的MnO2分解为Mn2O3,当温度升至750℃时Mn2O3相消失,生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CuMn2O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