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22篇 |
免费 | 1845篇 |
国内免费 | 367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780篇 |
晶体学 | 428篇 |
力学 | 681篇 |
综合类 | 358篇 |
数学 | 1179篇 |
物理学 | 49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304篇 |
2021年 | 251篇 |
2020年 | 275篇 |
2019年 | 246篇 |
2018年 | 236篇 |
2017年 | 342篇 |
2016年 | 286篇 |
2015年 | 381篇 |
2014年 | 485篇 |
2013年 | 641篇 |
2012年 | 633篇 |
2011年 | 753篇 |
2010年 | 742篇 |
2009年 | 840篇 |
2008年 | 927篇 |
2007年 | 794篇 |
2006年 | 867篇 |
2005年 | 791篇 |
2004年 | 595篇 |
2003年 | 435篇 |
2002年 | 458篇 |
2001年 | 512篇 |
2000年 | 548篇 |
1999年 | 307篇 |
1998年 | 176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139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16篇 |
1993年 | 126篇 |
1992年 | 121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100篇 |
1989年 | 75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65篇 |
1986年 | 48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32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8篇 |
1978年 | 12篇 |
1966年 | 7篇 |
1965年 | 7篇 |
196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气溶腔是影响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的重要因子,在深圳地区展开气溶胶观测实验,可以获得可靠的光学物理特征,进而有助于准确评估气溶胶在新型超极城市区域的气像和环境效应,本文利用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太阳光度计、黑碳和浊度计等气溶胶观测资料,分析了新型超级城市深圳地区的气溶胶物理光学特性,深圳地区气溶胶呈明显季节变化,冬、春季由于城市污染性气溶胶的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和Angstrom波长指数都较大,夏季受海盐气溶胶的影响,光学厚度较小Angstrom波长指数也较小,光学厚度与Angstrom波长指数对比表明城市综合性污染是引起深圳气溶胶高光学厚度的主要原因,深圳地区气溶胶的散射系数、吸收系数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分别为178.7×10-6 m-1 (126.6×10-6m-1和32.5×1O-6m 1 (18.1×10-6m1),均低于珠三角腹地多年观测平均值的二分之一和国内其他大型城市观测值,而单次散射反照率为0.81,与珠三角其他地区得到的结果接近.此外,气溶胶吸收、散射和单次散射反照率呈明显日变化,可能主要受大气边界层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出现的“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现象,是由于农均耕地面积过小引起的规模经营不足。这背后,是户籍制度造成的城市化滞后以及针对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不平等。同时,政府大力补贴农业和农村,提高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机会成本,导致土地流转率不足,进一步阻碍规模经营。通过国际比较,我们认为规模化农场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而小农经济现代化的成本较高。研究还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适应农业产出比重下降的国家拥有更大的农均在(可)耕地,它对农均粮食净出口存在显著正效应。反事实分析说明,若中国2011年的农业就业比重能和产出比重相适应(即消除城乡间劳动力流动障碍),则下一年粮食净输入将下降约89%。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原子荧光光谱法间接测定中草药中铜含量的方法。在弱酸性介质中,CuI与HgI42-反应生成稳定的Cu2HgI4,经异戊醇萃取分离后,通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有机相中剩余的汞量,间接换算成铜含量。铜的质量浓度在0.01~0.1mg.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3.5μg.L-1。方法用于国家标准物质黄芪(GSB-19)、茶叶(GSB-7)和柑橘叶(GSB-11)的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9)在0.8%~2.4%之间。 相似文献
17.
18.
Yuhua Xue Jun Liu Hao Chen Ruigang Wang Dingqiang Li Jia Qu Liming Dai 《Angewandte Chemie (Weinheim an der Bergstrasse, Germany)》2012,124(48):12300-12300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