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1篇
  免费   975篇
  国内免费   1740篇
化学   3233篇
晶体学   241篇
力学   419篇
综合类   170篇
数学   595篇
物理学   25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mmonia is a commodity chemical with high added valu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nitrogen has great promise for the 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ammonia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rich resources and uniqu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2D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have been used as electro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nitrogen for clean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ammonia. This review outlin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the use of 2D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as high-efficiency electrocatalysts for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NRR). First, we introduce the N2 reduction mechanism, and briefly summarize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catalyst. Then, we focused on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unique 2D materials to design high-performance 2D electrocatalysts in respect of simulation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 Finally, the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 for NRR electrocatalysts a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992.
以钛粉、钽粉为原料,炭黑作为反应性模板,通过熔盐法在炭黑表面原位生长了TaTiC_2纳米碳化物涂层,并以所得TaTiC_2/C复合物为碳化物前驱体,再经可控氧化制备出中空Ta_2O_5/TiO_2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DRS)及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形貌、显微结构及孔结构表征。以高压汞灯为紫外光源,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通过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价中空Ta_2O_5/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熔盐法生长碳化物涂层厚度均匀(20~30 nm),碳化物主要以TaTiC_2晶相存在且具有纳米级的颗粒尺寸。中空Ta_2O_5/TiO_2复合光催化剂同时具有200 nm左右的中空大孔结构及壳层10 nm左右的介孔结构。中空大孔和介孔的存在提高了所制备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此外,TiO_2与Ta2O5通过电子能带结构的耦合,有效提高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从而显著提高了光催化活性。nTi∶nTa=2.5∶1.5时,相应的中空Ta_2O_5/TiO_2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对亚甲基蓝的紫外光催化降解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993.
合成了β-苯基丙烯酸与稀土的14种配合物,经分析测定其组成的REL3(RE=Y,La~Yb,HL=β-C6H5CH=CHCOOH)。用IR,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此类配合物的性质及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rL3为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在每个配位单元中,Er与来自6个羧酸根的7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五角双锥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994.
1UINTRODCTIONAtpresentthefluorescentmaterialsusedaremostlyinorganicororganicmicromolecularlumine-scentmaterialsthatareeasilyattenuatedinsunlight.Thereforepeopleintendtostudythepolymerflu-orescentmaterialscontainingrare-earthionsduetotheirgoodfluorescenthomochromepropertyandhighluminescentintensity.Inrecentyearswidestudieshavebeenperformed[1~10]tosearchforlu-minescentmaterialswithfineluminescentproper-tiesatlowprice.Asfortherare-earthcoordinationpolymer,agreatnumberofinvestigationsaremain…  相似文献   
995.
假设套N是可接受的,则得到弱闭Alg(N)-模u中存在酉算子的充要条件是I-=I且对任意 M>0,有N->0.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提出了一个描述股市收益率与成交量变化率的关系的非线性统计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我们证明了收益率序列{rn}依参数不同分别依分布收敛于指数列维稳定分布和列维稳定分布.  相似文献   
997.
1.引言1980年 Bosgra 和 Weiden 在满秩线性变换意义下,首先给出了能控能观线性系统的所谓输入输出不变量及其相应的标准形。这一结果在满秩线性变换群意义下将能控能观系统参数化,也即从输入输出方面来看,将系统参数化,给定一组参数,即可唯一确定一个输入输出关系;不同的参数组所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不同。它一方面揭示了线性系统的内在本质,同时在实现理论、部分实现理论、编码理论和有限自动机方面有着重要应用。本文依据矩阵的若当形,除了给出能控系统的一组完备独立不变量及其相应的标准形外,还给出了能控能观系统一组完备独立不变量及其相应的标准形,在某些方面这一结果比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形如C_θ(u,v)=uv θu~av~b(1-u~m)~c(1-v~n)~d的一种新型广义FGM copula中参数θ的精确取值范围.所研究的copula含盖了文献中许多特殊类型的FGM copula,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参数θ的计算方法简单易行,改进并完善了文献中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9.
塞曼效应与边缘离子温度的光谱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谱线实际宽度和塞曼展宽之间的关系。在磁感应强度分别为1、2、2.5和3T的情况下,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用得到的结果拟合出了校正因子随离子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和拟合曲线,结果表明:离子温度较低时,塞曼效应对谱线宽度的影响很大,温度较高时,塞曼效应对谱线宽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000.
21世纪的超导研究将步入实用化阶段。在超导体工作中,其所处的低温环境(液氮、液氦)有可能受到瞬时高热流的冲击,从而导致爆发沸腾的发生,甚至影响到超导体的安全、稳定工作。对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低温工质的爆发沸腾现象与过程特征。本文就是基于这一目的,首次从实验角度观察液氮的爆发沸腾行为,拍摄到液氮爆发沸腾时的系列照片,并测量了脉冲加热期间以及之后的温度变化。发现了一些新颖并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