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95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90篇
物理学   1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沉积技术生长不同氧含量的氢化非晶氧化硅薄膜(a-SiOx∶H),离子注入铒及退火后在室温观察到很强的光致发光.当材料中氧硅含量比约为1和 1.76时,分别对应77K和室温测量时最强的1.54μm光致发光.从15到250K的变温实验显示 出三个不同的强度与温度变化关系,表明氢化非晶氧化硅中铒离子的能量激发和发光是一个 复杂的过程.提出氢化非晶氧化硅薄膜中发光铒离子来自于富氧区,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 释.氢化非晶氧化硅中铒发光的温度淬灭效应很弱.从15到250K,光致发光强度减弱约1/2. 关键词: 铒 光致发光 氧含量  相似文献   
112.
渐变复合腔回旋管高次谐波注-波互作用非线性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喻胜  李宏福  谢仲怜  罗勇 《物理学报》2000,49(12):2455-2459
利用含电流的传输线方程,在考虑多模与电子注互作用及多模耦合的情况下,对三次谐波渐 变复合腔回旋管进行了非线性模拟,计算了H51-H52模式下三次谐 波注波互作用,分析了多模对注-波互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 回旋管 渐变复合腔 多模注-波互作用 模式耦合 高次谐波  相似文献   
113.
BBO四倍频全固态Nd:YVO4紫外激光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用BBO晶体对激光二极管抽运Nd:YVO4晶体声光调Q产生的1.064μm激光 进行四倍频,实现平均功率为63mW准连续波266nm紫外激光运转,重复频率为12.5kHz、单 脉冲能量5μJ、峰值功率达252W,绿光-紫外光转换效率达11%. 关键词: 266nm紫外激光 四倍频 全固态  相似文献   
114.
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浓缩菠萝汁中乙烯利的残留量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储晓刚  雍炜  蔡慧霞  潘健伟 《色谱》2001,19(3):286-288
 利用乙烯利在碱性水溶液中受热能够快速分解成乙烯的特性 ,在样品中加适量的浓碱液 ,并在 70℃的条件下恒温加热。在选定的气相色谱条件下用顶空进样器抽取样品瓶中的上层气体 1mL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以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的检测限达到 0 0 2 5mg/kg ,回收率为 92 %~ 98% ,相对标准偏差为 3 99%~ 7 94%。  相似文献   
115.
β 环糊精 ( β Cyclodextrin ,β CD)是由 7个葡萄糖残基以α 1 ,4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化合物 ,具有疏水性的空腔和亲水的外表面 ,这种特殊的结构 ,使它可以作为宿主 (主体 )包合多种客体分子而形成包合物[1~3] ,从而改善客体分子对光、热、氧化等的稳定性。无毒的 β CD与香料分子的包合物已成功地应用于食品工业 ,食品增香剂香兰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 ,经 β CD包合后其抗氧化能力得到明显提高[4] 。本文通过XRD和DSC分析 ,研究了介质环境和结晶时间的变化及制备方法对香兰素 β CD包合物的纯度和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6.
排序的贪婪算法的参数上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平行机排序中最著名的贪婪算法─LPT算法的性质.经典排序中机器随时可以开始加工.本文研究机器不都是从开始就可以加工,而是需要一个准备时间,也就是说本文研究各台机器最早可以开工的时间可以不同的同型号平行机(ideaticalParallel)的排序问题,分析LPT算法得到的近似解的参数上界.  相似文献   
117.
In this paper we study a general multidimensional diffusion-type stochastic control problem. Our model contains the usual regular control problem, singular control problem and impulse control problem as special cases. Using a unified treatment of dynamic programming, we show that the value function of the problem is a viscosity solution of certain Hamilton-Jacobi-Bellman (HJB) quasivariational inequality. The uniqueness of such a quasi-variational inequality is proved. Supported in part by USA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grant #N00014-96-1-0262. Supported in part by the NSFC Grant #79790130, the National Distinguished Youth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19725106 and the Chinese Education Ministry Science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118.
用于描述核物质中子质子单粒子能量之差的对称能,最近20年得到了核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饱和核密度附近,对称能的数值及斜率基本得到约束,然而其高密行为至今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前,探测对称能的研究计划正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提供放射性束流的实验室展开。伴随着对称能相关实验的规划、进行,发展更加先进的同位旋依赖的输运理论模型变得非常必要。我们将核子-核子短程关联及介质中同位旋依赖的重子-重子非弹性散射截面等研究的新进展融入到了同位旋依赖的输运模型里面;探索了新的敏感于高密对称能的可观测量,比如挤出核子的中质比、光子、轻碎片,以及包含奇异隐奇异夸克的介子产生等;提出了高密对称能探测盲点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对于常见的对称能敏感观测量的模型预言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彻底细致的研究;提出采用定性观测量,比如高能出射粒子的中质比,将高密对称能进行定性约束;率先提出并研究了对称能敏感观测量的探测密度区间问题,指出对称能敏感观测量的探测密度往往小于核反应最大压缩密度;发现核子-核子短程关联明显削弱观测量的对称能效应;考虑到饱和点处对称能斜率的约束范围,基于输运模型,提出通过探测对称能的曲率来约束高密对称能。除了利用重离子碰撞约束高密对称能之外,人们也可以通过与中子星相关的大量天体观测来间接约束高密对称能。  相似文献   
119.
从新疆一枝蒿巾分离得到了单体化合物一枝蒿酮酸,然后以一枝蒿酮酸和有机胺为原料,存偶联剂DCC,HOBt/DMAP的作用下,合成了1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一枝蒿酮酸酰胺衍生物2a~2m.所合成的化合物经过IR,1HNMR,ESI-MS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2a~2m进行初步的体外抗A3,B犁流感病毒和单纯Ⅰ,Ⅱ型疱疹病毒活性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a同时具有抗A3,B型流感病毒活性,而且抗B型流感病毒活性比母体化合物的活性较高.化合物2d的抗B犁流感病毒活性比母体化合物高16倍,化合物2e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单纯Ⅰ,Ⅱ型疱疹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20.
频繁发生的石油泄漏事故以及工业含油污水的违规排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了净化被油污染的水域,研究者们近年来开始研究出了各种特殊润湿性(如超疏水或超疏油)的材料用于实现油水分离。超疏水和超疏油可以通过设计材料表面的微观几何形貌和化学分子组成来获得。通过各种微纳制备手段使材料表现出对油和水截然相反的极端润湿性,是这类材料实现油水分离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阐述了实现油水分离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材料表面润湿性的相关理论基础。根据材料对水和油所表现出的不同超疏液性与超亲液性,对油水分离材料从以下三类分别介绍:(ⅰ)超疏水/超亲油材料,(ⅱ)超疏油/超亲水材料,(ⅲ)智能响应润湿性材料。对于每一类油水分离材料,本文概括了国际上近期相关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包括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实现油水分离的原理和过程,以及这些材料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最后,针对基于特殊润湿性材料实现油水分离,探讨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对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