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1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1338篇
化学   2605篇
晶体学   170篇
力学   263篇
综合类   176篇
数学   679篇
物理学   19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阶导数吸光光度法测定碘酸钾碘盐中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一阶导数吸光光度法测定碘酸钾碘盐中碘 ,线性范围为 0~ 12 μg·ml-1,检出限为1.6μg·ml-1,对盐样进行重复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 1.9% ,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 ,回收率在 97.0 %~ 10 2 .5 % ,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测定痕量钴的一种灵敏的吸附伏安法 ,利用钴和锌试剂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性 ,有效地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在 0 .0 0 5mol·L-1NH3 和 0 .0 6mol·L-1NH4Cl及 2 .5× 1 0 -6mol·L-1锌试剂底液条件下 ,该体系 1 .5 ,2 .5阶微分吸附伏安法测定钴的线性范围为 1× 1 0 -10 ~ 1× 1 0 -7mol·L-1,用 2 .5阶微分吸附伏安法 ,富集 3min的检出限为 5× 1 0 -11mol·L-1。用此法直接测定了中草药中痕量钴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工作温度在500 ̄700℃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受到广泛关注。稀土掺杂氧化铈尤其是钐、钆掺杂氧化铈在中温下的离子电导率远高于钇掺杂氧化锆(YSZ),是较为理想的IT-SOFC电解质材料。由于掺杂氧化铈难于烧结,不便于制备致密的电解质膜,通过提高掺杂氧化铈粉体细度来降低其烧结温度,是近年来该材料应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各种合成掺杂氧化铈纳米粉的报道,如采用共沉淀法、固态反应法、水热处理法、燃烧法、溶胶-凝胶法等等。其中碳酸盐共沉淀法由于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以及合成粉体细度高等优点而倍受青睐。通…  相似文献   
74.
The organic nanoparticles of a blue-light-emitting molecule, 1,3-diphenyl-5-(9-anthryl)-2-pyrazuline, were prepared by re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acetonitrile as the solvent for the molecular precursor. Three morphologies, spherical, doughnut-shaped and cubic, could be observed on the silicon substrate forthe nanoparfides by the volume-controlled addition of acetonitrile. The evolution of particle morphology as a function of acetonitrile addition was attributed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growth habits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The nanoparticles exhibit the novel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monomer and the bulk crystals.  相似文献   
75.
分子量对聚丙烯等温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在高聚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中,分子量对结晶速率的影响是一个有实际意义和理论兴趣的研究课题,由于聚烯烃可以得到分子量变化范围相当宽(MW从10~3到10~6)的试样,因而它是研究结晶速率分子量依赖性较合适的对象,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聚乙烯和聚丙烯。从前入的研究报道看来,影响聚丙烯结晶速率的因素比聚乙烯要复杂。除了聚丙烯可生成多种晶型结构,会影响其结晶速率以外,用不同聚合方法制备的试样,由于其链结  相似文献   
76.
本文报道了用先进的EXAFS及ESR等方法研究了羧酸型含氟的铜(Ⅱ)离聚体离子微区的内部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铜离聚体的离子微区主要由羧酸根桥键的双核配位结构单元及平面四方形的配位结构单元等聚集而成。在双核配位结构单元中第一层为Cu~(2+)—O配位,配位数为4,配位键键长为1.96A,第二配位层为Gu~(2+)—Cu~(2+)配位,Cu~(2+)—Gu~(2+)间距为2.64A。平面四方形的配位结构单元Cu~(2+)—O的配位数为4,配位键键长为1.96A。共聚物中羧基含量对离聚体的基本配位结构单元和离子微区的精细结构影响较小,但对微区大小有影响。  相似文献   
77.
The EPR spectra of three new gadolinium complexes with noncyclic polyether Schiff bases in powder and those of these complexes in organic solvents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t was observed that EPR spectra of nine and four peaks of Gd(Ⅲ) complexes in polycrystalline powder and freezing samples appeared at low temperature respectivel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results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spin Hamiltonian of s = 7/2 system are satisfactory. The correlations of EPR feature between crystal-field strength in complexes and local symmetry around Gd3+ ions were revealed. The crystal-field parameters b20 and the asymmetry parameters λ' of complexes were estimated. A series of interesting regularity and new result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78.
在 1× 1 0 - 3 Pa~ 4 GPa的压力和 5 80~ 930 K温度范围内 ,利用高压技术并结合机械球磨 ,研究了压力、温度和晶粒尺寸对α-Fe与非晶 BN的固态反应的影响 .发现高压和晶粒细化可以极大地促进α-Fe和非晶 BN的固态反应过程 ,α-Fe与非晶 BN发生固态反应的临界晶粒尺寸约 8nm.压力和温度对反应产物及其晶体结构有明显影响 .2 GPa和 80 0 K时 ,反应产物为具有正交结构的 Fe-N新相 ;在 3~ 4 GPa和 690~80 0 K时 ,可形成单一ε-Fex N合金相 ;而在 4 GPa和 930 K以上 ,反应产物由 Fe-N合金相转变为 Fe3B相  相似文献   
79.
菁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用途的染料,除用作卤化银感光材料及有机光导材料的光谱增感剂、光记录材料中记录介质外,还可作为染料激光器中用的激光染料.我们曾合成了四甲川苯乙烯菁、五甲川(艹粦)及五甲川吡喃鎓等红外染料作为激光染料,测定了它们的光性能.本文合成了具有桥链的七甲川菁,研究了这些桥链七甲川菁的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并以YAG激光倍频(532nm)作泵浦源,测定了它们的激光调谐范围、中心波长及激光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80.
王文清   《物理化学学报》2005,21(7):774-781
利用X衍射(300, 270, 250 K)和中子衍射(300, 260, 250, 240 K)研究D-氨酸单晶在静态的和动力学的变温过程中的结构特征以及考证Salam预言的由D到L构型转变的可能性. 实验发现丙氨酸晶体的空间群P212121对称性没有改变. 实验结果否定了构型相变的可能,但是发现在~250 K有一个微小的、连续的对称性破缺发生. 晶体分子振动产生的环电流模型可以用来解释D-和L-丙氨酸单晶直流磁化率和天然旋光角相反的现象, 与之相关的中子衍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变温过程中αC-H(2), N-H(1), N-H(4), N-H(6) 键长的不同变化. 中子衍射还显示了质子移动所导致的动力学无序,来源于分子内氨基和羧基形成的氢键和分子间αC-H和氨基形成的氢键,从而产生的晶格扭曲和NH3+的扭转. 实验结果表明Salam预言相变不是传统意义的结构相变,而是由于温度效应导致了在相变点附近分子的宇称破缺能差(PVED)增大,然后通过氨基酸分子的隧道效应扩大了宇称破缺能差的影响,这一研究为生命现象中快速的均一手性形成提供了非线性机理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