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7篇
  免费   1619篇
  国内免费   944篇
化学   5878篇
晶体学   120篇
力学   474篇
综合类   89篇
数学   979篇
物理学   334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769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润滑剂边界滑移及其对弹流润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张广军  黄平 《摩擦学学报》1998,18(3):243-247
基于润滑剂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状态下表现出类似塑件固体的非牛顿特性,根据塑性屈服和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了考虑润滑剂在固液界面滑移的线接触弹流润滑失效预测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载荷和滑滚比对润滑油膜厚度影响显著;在一定载荷和滑滚比下,润滑油膜将丧失承载能力而破裂。与现有理论及实验数据对比,线接触弹流润滑失效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2.
Fluid Simulation of a Cusped Field Thrust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cusped field thruster is a kind of newly developed electric propulsion device. The electric field at the channel exit and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were measured by former experiments. Whil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m have not been fully interpreted yet. Through studying two distinguishing typical electron paths in the thrusters, a fluid model is built up along two electron paths, and then the model is completed by syntheticall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two electron paths. Time‐averaged electric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node current oscillation curve and time‐synchronized atom density and ion density distribution are obtained by simulation. (© 2015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993.
薛斌  王洪阳  秦猛  曹毅  王炜 《物理学报》2015,64(9):98702-098702
近年来, 自组装纳米结构因为其容易制备、稳定、环保以及与各种功能基团、粒子等的多样结合能力吸引了科学家们的目光, 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课题, 在光电池、光催化、水凝胶、药物缓释等方面的实验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光催化方面, 自组装结构的重复性为激子的传递创造了比较良好的条件, 成为众多激子传递平台中的佼佼者.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苯丙氨酸二肽纳米管和羧基石墨烯为基础的自组装光吸收催化平台, 对其结构进行研究, 并使用该体系进行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到它的还原态的催化实验. 该体系的微观结构由纳米管和石墨烯膜复合而成, 羧基石墨烯的存在能够降低纳米管直径, 实现纳米管的形态操控, 石墨烯与多肽纳米管复合纳米结构的存在实现了多通道协同激子传递, 降低了激子传递的距离, 极大增强了催化中心对于激子的接受和使用效率. 在复合了光敏剂和催化中心之后, 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均一的分散性, 很强的光能吸收和转化能力等性质. 对于从NADP+往NADPH转变的催化实验表明, 该体系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和催化效率, 并且比两种单一结构催化平台效果之和更好, 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展现了复合纳米结构光吸收催化平台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995.
为了更好地应对基层保障人员在高技术武器装备现场保障过程中保障效能不足的问题,基于网络为中心的架构和标准化的信息描述,提出了一种装备现场级综合诊断系统的技术方案;利用便携式自动测试设备和远程技术支持系统集成各级保障机构的测试诊断资源和装备全寿命周期的保障信息资源,并通过网络将相关的诊断资源提供给现场的保障人员,为现场的装备故障诊断提供直接的、实时的、工程化的支持,能有效提高部队对复杂武器系统的现场抢修效能。  相似文献   
996.
唐海通  敖玉辉  王聪  赵瑞雪  高忠民  孟繁玲 《物理学报》2015,64(4):46101-046101
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等方法, 系统、定量地测试表征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中纳米孔的尺寸、形状、体积分数、单位体积中纳米孔绝对数量以及纤维总孔洞率等形态结构参量, 并对这些参量在水洗、水洗牵伸、热致密化、高压蒸汽牵伸及热稳定化等工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原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纺丝过程中牵伸及高温热处理均可使纤维总孔洞率逐步下降. 纳米孔尺寸体积分数Vi测试表明, 对于小于10 nm3的小纳米孔和大于103 nm3的较大纳米孔, 两者的Vi在纺丝初期水洗牵伸工艺中分别为0.217和0.369, 而在纺丝后期热稳定化处理后发生大幅度改变, 分别为0.948 与0.015. 其原因并不是在高压蒸汽牵伸及热稳定处理中较小纳米孔含量的增加, 而是较大纳米孔含量的大幅度减少. 纳米孔形状研究表明, 纺丝工艺中的多次牵伸处理均使纳米孔的长短轴比加大, 而大于玻璃化温度的热处理均使纳米孔长短轴比收缩, 并且对于较小纳米孔来说这种收缩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7.
单液滴撞击倾斜液膜飞溅过程的耦合Level Set-VOF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剑锋  樊学萍  蒙波  刘骥飞 《物理学报》2015,64(9):94704-094704
采用耦合水平集--体积分数法(CLSVOF)对液滴撞击倾斜表面液膜后液膜的形态演化及飞溅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并对液滴撞击液膜过程中形成的空气卷吸现象进行研究并探讨了撞击角对此的影响, 分析了液滴撞击后液体内部的压力和速度分布, 对液滴撞击倾斜表面液膜的飞溅过程进行讨论,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验证了CLSVOF方法研究液滴撞击倾斜液膜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 液滴撞击倾斜液膜时前后两部分飞溅现象产生的机理不同, 前半部分飞溅是由于压差引起的颈部射流, 而后半部分则是由液膜径向流动产生的飞溅现象. 随着撞击角的增大, 空气卷吸气泡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998.
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GNOS)是国际首台北斗系统(BD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双系统兼容掩星探测仪, 2013年9月23日随风云三号卫星C星(FY3 C)发射入轨, 目前已测得大量掩星数据. 介绍了FY3 C-GNOS的组成; 统计了2013年10月12日全天的FY3 C-GNOS掩星事件及其全球分布情况; 通过与GPS精密定轨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测试了BDS在轨实时定位精度, 检验了BDS掩星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14颗BDS卫星在轨运营的条件下, BDS和GPS兼容掩星探测仪可将掩星事件数提高约33.3%; BDS实时定位平均偏差优于6 m, 标准偏差优于7 m; 5-25 km高度范围内, BDS与GPS内符合精度大气折射率优于2%, 温度优于2 K, 湿度优于1.5 g/kg, 压强优于2%, 电离层峰值密度优于15.6%. GNOS的在轨正常运行及BDS与GPS掩星定位精度及反演产品的一致性为北斗掩星探测的业务化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克服激光加速中强流离子束空间电荷效应对粒子输运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两块不同密度的固体靶先后和一束强度约为1022 W/cm2、脉冲长度为5T(T为激光周期)的超强脉冲激光相互作用的方案,实现了中性等离子体块的加速。通过一维PIC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合适的参数下,加速后的电子与质子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共同飞行长达60λ(λ为激光波长)的距离,其中质子与电子的能量分别为GeV和100MeV量级。  相似文献   
1000.
Carbon nanodots (C-Dot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ir low cost, ready scalability, excellent chemical stability, biocompatibility and multicolor luminescence. Here, we report a facile strategy for producing highly luminescent, surface-different nitrogen-doped carbon dots (C-Dots) by using different ionic liquids (ILs). Intriguingly, the surface-different C-Dots show different selectivity for Cu2+ and Fe3+.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example which shows that ILs are excellent precursors for producing luminescent nanomaterial used for detection of different metal ions. The resultant nitrogen-doped C-Dots are highly photoluminescent and can be used for multicolor bioimaging. Most notable, by taking different ILs as precursors, we obtain surface-different C-Dots, which can be directly used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Cu2+ and Fe3+ without any modification. These C-Dots based sensors exhibit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and the sensing process can be easily accomplished with one-step rapid operation. More importantly,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 using QDs, organic dyes and organic solvent, this strategy is much more eco-friendly. This work may offer a new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low cost and sensitive C-Dots-based sensors for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