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5篇
  免费   2357篇
  国内免费   1929篇
化学   10909篇
晶体学   180篇
力学   795篇
综合类   141篇
数学   1871篇
物理学   501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608篇
  2019年   593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661篇
  2015年   651篇
  2014年   821篇
  2013年   1065篇
  2012年   1281篇
  2011年   1295篇
  2010年   945篇
  2009年   802篇
  2008年   923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810篇
  2005年   750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了说明V82A和L90M变异对蛋白酶(PR)和茚地那韦(IDV)复合物的影响,进行了5.5ns的MD模拟.用MM-PBSA方法计算了体系的结合自由能,计算和实验结果一致.分解自由能为不同能量项说明,这两个变异引起熵的贡献变化大于焓的贡献变化.分解自由能到每个残基说明Wild,V82A和L90M具有相似的结合模式,结合能的贡献主要来源于A28/A28',I50/I50'和I84/I84'这六个残基组,详细分析了Wild和IDV的结合模式,对比分析了V82A和L90M变异引起结合模式的细小变化.V82A变异引起结合模式的变化是由于变异后位阻减小导致的.L90M变异引起D25和L90间的作用增强并引起结合模式的细小变化.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变异对抑制剂和HIV-1PR结合模式的影响,并可以用来帮助设计更高效的PR抑制剂.  相似文献   
972.
采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和6-311++G(3df,3pf)基组,计算了在-0.05~0.05a.u.外偶极电场作用下,H2O,D2O,T2O,H2,D2,T2,O2的电子能量、核运动能量和熵值,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H2O(g)→H2(g)+O2(g)、D2O(g)→D2(g)+O2(g)、T2O(g)→T2(g)+O2(g)的焓变ΔH、熵变ΔS、Gibbs函数变化ΔG,最后得到了H2O,D2O,T2O的可逆分解电压Er.计算结果表明,外偶极电场存在时,H2O,D2O,T2O的Gibbs自由能变ΔG和可逆分解电压Er都有明显的变化,当外偶极电场正方向增加时,其Gibbs自由能变ΔG和可逆分解电压Er均趋于线性增加;当外偶极电场负方向增加时,其Gibbs自由能变ΔG和可逆分解电压Er均趋于线性减小;在相同外偶极电场作用下,Gibbs自由能变ΔG和可逆分解电压Er随H2O,D2O,T2O依次增加.  相似文献   
973.
制备和表征了三种新型质子酸离子液体: 吗啡啉硫酸氢盐([Hnhm]HSO4)、4-甲基吗啡啉硫酸氢盐 ([Hnmm]HSO4)和SO3H-功能化的4-(3-磺丙基)吗啡啉硫酸氢盐([C3SO3Hnhm]HSO4). 以氯乙酸(CAA)和乙醇合成氯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它们的酸性和催化活性, 并与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1-(3-磺丙基)吡啶硫酸氢盐、1-(3-磺丙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等三种具有不同氮杂环的SO3H-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以及浓硫酸相对照. 结果表明, 上述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比非SO3H-功能化的[Hnhm]HSO4和[Hnmm]HSO4都高, 等同甚至优于浓硫酸. 当反应条件为: n(EtOH)∶n(CAA)∶n([C3SO3Hnhm]HSO4)=1.3∶1∶0.2, 反应温度80 ℃, 反应时间3 h, 酯收率可达93.4%. 而且离子液体经真空干燥重复使用9次, 催化活性仍无明显下降. 以[C3SO3Hnhm]HSO4催化乙酸和不同醇的酯化反应获得较高的酯收率和选择性, 离子液体跟酯产物均能自动分相. 还考察了SO3H-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对奥氏体316不锈钢的腐蚀性. 尽管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与硫酸的酸性相近, 但对钢试样的腐蚀率不到硫酸的1/3.  相似文献   
974.
沈淳.  陈磊  汤杰  徐明华 《中国化学》2009,27(2):413-418
本文研究了双功能金属锌(Salen)配合物催化的醛的不对称炔基加成反应。在相应的反应中,当手性salen配体的C3和C3’位有路易斯碱性的1-哌啶甲基取代时,其和金属锌形成的配合物较一般的锌(Salen)配合物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975.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日趋广泛.同时,纳米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富勒烯是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在水中能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纳米颗粒,进而增大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与生物暴露几率.然而目前对纳米富勒烯(nC60)的环境和毒性效应还知之甚少.本文综合评述了水溶性nC60纳米颗粒的制备、稳定机制、在环境中的迁移特性及其与环境中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并着重阐述了nC60可能产生的生物毒性效应.分析表明,nC60的生物毒性效应主要与nC60的表面化学特性和颗粒大小有关,同时环境介质也影响nC60的毒性.最后讨论了nC60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应加强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976.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动物生殖器官的作用.但是脊椎动物体内存在复杂的内分泌系统,来调节其生长发育及繁殖.本文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完整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总结了最近的研究进展.内分泌干扰物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系统途径,影响重要激素或者受体,并最终影响动物的繁殖;也可作用于下丘脑一脑垂体.甲状腺轴途径,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转运、结合等过程,破坏甲状腺激素内环境的稳定而对生长发育造成危害.环境污染物也可通过影响类固醇激素的合成途径,即通过非受体途径而发挥内分泌干扰物作用.水体缺氧也可干扰鱼类的内分泌系统,因此也是内分泌干扰物.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组学、转基因技术等不仅可为环境污染物的内分泌干扰作用的危险评价提供可靠的手段而且也可揭示污染物作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977.
Mammalian cells cultured on 2D surfaces in microfluidic channel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drug development and biological research applications. These systems would have more biological or clinical relevance if the cells exhibit 3D phenotypes similar to the cells in vivo. We have developed a microfluidic channel based system that allows cells to be perfusion-cultured in 3D by supporting them with adequate 3D cell-cell and cell-matrix interactions. The maximal cell-cell interaction was achieved by perfusion-seeding cells through an array of micropillars; and 3D cell-matrix interactions were achieved by a polyelectrolyte complex coacervation process to form a thin layer of matrix conforming to the 3D cell shapes. Carcinoma cell lines (HepG2, MCF7), primary differentiated (hepatocytes) and primary progenitor cell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perfusion-cultured for 72 hours to 1 week in the microfluidic channel, which preserved their 3D cyto-architecture and cell-specific functions or differentiation competence. This transparent 3D microfluidic channel-based cell culture system also allows direct optical monitoring of cellular events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78.
李娟  王晨  石景  郭庆祥 《化学学报》2010,68(16):1635-1640
Pd催化的配体导向C-H键官能化反应已经成为有机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合成手段. 我们用B3PW91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Pd催化的配体导向C-H键乙酰化反应中催化剂和底物配合步骤以及C-H键活化步骤中的热力学性质. 研究发现, 具有不同导向基团的反应物之间竞争反应的选择性取决于导向基团与Pd(OAc)2的配合步骤, 配合反应稳定常数大的较容易生成乙酰化的产物. 另一方面, 反应的选择性与C-H键的活化步骤无关, 并且与导向基团的配位原子的气相碱性、原子上的电荷密度以及最高占据轨道能量都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9.
设计合成了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5,10,15,20-四{对[3,5-二-(烷氧基)苯甲酰胺基]苯基}卟啉及其锌金属配合物,并用IR,UV-Vis,1H NMR,元素分析以及XPS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10种酰胺基系列卟啉化合物的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结果显示链长对荧光和拉曼光谱没有明显影响,其取代基效应基本相同,配体的荧光强度强于锌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拉曼光谱中,由于卟啉分子平面的对称性由D2h变为D4h群及其锌离子d轨道的电子效应,卟啉配体和锌配合物之间的拉曼光谱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980.
熊果酸与1,3-二溴丙烷反应制得中间体熊果酸-3’-溴代丙醇酯(1),含溴醇酯1与含氮化合物反应,合成了系列熊果酸含氮衍生物2a~2j,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确认.初步的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表明,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熊果酸相比均有提高,其中化合物2e具有更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