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246篇
化学   393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78篇
综合类   61篇
数学   319篇
物理学   3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7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能量密度材料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新型高能量密度材料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的合成,物理性能,爆轰性能,安全性,热分解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2.
邢洁妮  束敏  汪文源  张蕤  刘建 《无机化学学报》2021,37(10):1847-1852
以4-甲酰基三苯胺和1,10-菲咯啉-5,6-二酮为原料,经过缩合、甲基化等反应合成了配体N-甲基-2-(4-二苯胺基苯基)咪挫并[4,5-f][1,10]-菲咯啉(TPAPhen),再与Fe~(2+)配位得到配合物[Fe(TPAPhen)_3](BF_4)_2,最后经过电化学聚合在ITO玻璃表面制备了新型电致变色材料poly-Fe(TPAPhen)_3。在外加电压作用下,poly-Fe(TPAPhen)_3聚合物薄膜表现出多种颜色变化和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尤其是在721 nm处的光学对比度高达86%,着色效率高达971 cm2·C~(-1),并且表现出较快的响应速度(着色时间:2.6 s,褪色时间:5.3 s)。  相似文献   
63.
通过高温浸渍法,对多壁纳米碳管进行了氟离子与浓硫酸磺化反应修饰改性处理,制备了一种新型Lewis酸型催化剂F~--SO_4~(2-)/MWCNTs,并通过透射电镜、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和NH_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其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进而对多壁纳米碳管经F~-与浓硫酸磺化反应修饰改性后所出现的结构与催化性能变化的内在影响规律进行了探索。以F~--SO_4~(2-)/MWCNTs为催化剂,以甲醇和油酸为原料,对其在应用于催化酯化反应合成油酸甲酯过程中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5℃、醇油物质的量之比为12∶1、催化剂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0.9%、反应时间为6 h,油酸的转化率最高,达到了90%。高催化活性可归因于随着氟元素的加入,提高了SO_4~(2-)的插层作用效果,从而增加了酸性活性位的数量;此外,S=O键具有电子诱导效应,而F~-有强负电性,两者之间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后形成了F~-S键,使S=O的吸电子效应大幅度增强,从而加剧了F~--SO_4~(2-)/MWCNTs催化剂的体系电荷不平衡趋势,导致催化剂中的正电荷过剩,使催化剂中的酸性活性位以Lewis酸为主,有效的避免了单纯磺化反应作用所生成的催化剂的酸性活性位以Br觟nsted酸型为主,而易在富含水的反应介质中发生水合作用而降低,甚至失去催化活性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64.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正侧(NVT)系综下研究了N-脒基脲二硝酰胺盐(FOX-12)在溶剂中的晶体形貌.通过构建溶剂分子层-晶面的界面吸附模型模拟其动力学平衡构型,计算溶剂与晶体表面间的结合能,进而对真空附着能进行修正并获得溶剂条件下的晶貌.使用自然冷却法在水和水/甲醇中培养FOX-12晶体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决定FOX-12晶貌的6个重要晶面为(110),(200),(201),(011),(002)和(111);FOX-12在水溶液条件下的主要晶面为(110)和(011),在水/甲醇溶液条件下的主要晶面为(200)和(011),预测的晶体形貌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对水分子和FOX-12的(110)面间的径向分布函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水分子和晶面间的分子间作用力.  相似文献   
65.
采用一种新型的金刚石颗粒制备方法,利用微波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向反应室内通入氢气,以固态石墨片同时作为碳源和衬底沉积金刚石颗粒.利用该方法合成的金刚石颗粒具有微米级尺寸,可用作研磨剂、抛光剂、形核剂等.但是合成的金刚石颗粒中仍含有少量的非晶碳,且合成颗粒的尺寸均匀性有待提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中在反应不同阶段(初期、中期及末期)通入氧气,形成氧等离子体;研究氧等离子体对合成的金刚石颗粒形貌、尺寸、质量、纯度的影响,以及随氧等离子体添加阶段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经氧等离子体处理的金刚石颗粒形貌略有改变,表面光滑度更好,且金刚石颗粒尺寸的一致性有所提高;经过激光粒度测试发现,金刚石颗粒的尺寸主要集中在25~ 29 μm.添加氧等离子体有助于消除金刚石中的非晶碳,提高金刚石纯度;且在反应初期添加氧等离子体可最大程度提高金刚石颗粒质量.  相似文献   
66.
柔性壁面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热膜测速技术对刚性壁面和柔性壁面湍流边界层的流向速度分量进行了实验测量,首先研究了柔性壁面对平均速度分布和湍流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壁面的边界层速度分布在对数律层向上有所平移,缓冲层加厚,具有一般的壁面减阻特征;而柔性壁的湍流度比刚性壁的湍流度要低,分布也更为平坦。然后综合运用自相关法和条件采样技术研究了湍流近壁区的相干结构,结果表明:刚性壁自相关曲线的第二峰值出现的时间比柔性壁的短,柔性壁的猝发频率比刚性壁的低许多。实验结果表明柔性壁面具有一定的减阻作用。  相似文献   
67.
在二维空间中讨论一类拟线性Schrdinger方程,该方程在物理学上描述了吸引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通过建立这个方程的性质,运用能量方法,证明了该方程所对应的初值问题的解在一定条件下爆破.同时利用变分方法,也得到了整体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该条件与一个经典的椭圆方程的基态有关.  相似文献   
68.
大型海湾水交换计算中随机游动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交换矩阵是反映大型海湾不同子区域之间水交换关系的有效工具,该文对随机游动方法在水交换矩阵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与对流扩散模型的对比,指出用随机游动方法计算水交换矩阵比用对流扩散方程求解更快更灵活.同时,为了对不同区域之间的水交换特性进行长期快速预测,采用了Thompson提出的预测矩阵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影响该矩阵预测效果的因素主要有:粒子数目、分区数和预测矩阵取值时间.以一个矩形海湾为例,将数值模拟结果和预测矩阵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以上各因素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子数目越多,预测矩阵取值时间越长,预测矩阵的预测效果越好.在粒子数目足够多的情形下,分区数越多,预测效果越好.相反,粒子数目如果较少,过多的分区数将可能导致预测矩阵效果太差而不可用.  相似文献   
69.
束慧  徐宏光 《大学数学》2021,37(3):53-58
在Minitab软件的数据整理、数据计算规则下,以Minitab宏为框架,设计了一类控制图优化在统计学专业实践环节中的应用案例.既拓展了统计学专业实践环节的内容,也是对Minitab控制图绘制模块的功能补充.研究展示了功能性统计软件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给出了n阶树的Nordhaus-Gaddum类型谱半径即图及其补图的谱半径之和的可达上界:ρ(T) ρ(Tc)≤■ n-2,等号成立当且仅当T K1,n-1,其中Tc为T的补图,K1,n-1为n阶星图.同时证明了对于n阶双星图S(a,b)的Nordhaus-Gaddum类型谱半径随a的值单调上升,其中[n-1/2]≤a≤n-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