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5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641篇
化学   1282篇
晶体学   64篇
力学   141篇
综合类   88篇
数学   244篇
物理学   9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镉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镉的含量。以1.0 g·L-1硝酸铅溶液为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为950℃,原子化温度为1 900℃。镉的进样量在0.05~0.2 ng之间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15 ng。应用此法分析了海产品样品,加标回收率在60.0%~90.0%之间,测定结果与液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2.
针对铁路道床有砟-无砟过渡段的结构特点,采用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模型分析散体道砟和无砟道床间过渡段的动力特性。散体道砟道床和无砟道床分别采用离散元方法 DEM和有限元方法 FEM模拟,而在过渡段将道砟颗粒嵌入无砟道床以增加道砟颗粒与无砟道床间的咬合力,并在离散元和有限元耦合区域实现了力学参数的传递。采用以上DEM-FEM耦合方法对有砟-无砟道床及其过渡段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离散元方法中道砟颗粒间的力链呈现非对称梯形分布,其与有限元方法中的应力分布趋势一致;采用嵌入式道砟颗粒的方法可以增加有砟-无砟过渡段道砟间的咬合力,有效约束道砟颗粒的位移,减少有砟-无砟道床间的沉降差异。本文计算模型可以合理地分析有砟道床的力链分布以及无砟道床的应力分布,确定列车荷载下道床有砟-无砟过渡段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3.
利用分子模拟研究了常温常压下受限于(8,8) (管径1.081 nm)和(15,15) (管径 2.035 nm)单壁纳米碳管中的乙醇分子. 对受限分子的径向密度分布和氢键等静态性质以及扩散性质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在管内乙醇分子的平均氢键数目和主体相一致. 乙醇分子在(8,8)碳管内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 而在(15,15)碳管内由于空间的增大导致结构有序度的降低, 其中分子取向已呈随机分布. 进一步对扩散系数的分析发现, 在管内乙醇分子的轴向扩散系数低于主体相, 特别在(8,8)碳管内乙醇分子几乎丧失了轴向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154.
赵榕  邵兵  赵婕  吴永宁  吴国华  薛颖 《色谱》2005,23(3):289-291
以C18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体积比为98∶2)为流动相,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电喷雾 质谱/质谱(LC-MS/MS)技术对加热淀粉类食品中的丙烯酰胺进行了测定。利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对样品进行净化。方 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0 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的定性检出限为6 μg/kg,定量检出限为20 μg/kg。高 、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6.8%~97.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55.
邵黎明  荆西平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10):2295-2300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Er3+,Yb3+双掺杂的GdOCl荧光材料,并研究其荧光性能。该双掺杂体系荧光粉吸收紫外光,发出红色(619 nm)和近红外(~979 nm)荧光。在这些荧光材料中,1个Er3+离子可以有效将其能量转移给2个Yb3+离子。通过改变Yb3+掺杂浓度,对比Gd0.998 5-yOCl∶0.0015Er3+,yYb3+中的Er3+的发射光谱和不同检测波长的荧光寿命变化特点,对Er3+-Yb3+发生量子剪裁的能级进行分析和指认,并计算了能量转化效率(η)和量子效率(Q)。正是由于具备这种荧光性能,该荧光材料体系有望在荧光太阳能收集器以及军事和医学的红外显示和探测技术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6.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非靶向筛查苹果中苯脲类农药的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法提取净化,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 × 2.1 mm,1.7 μm)分离,以甲醇和含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进行检测。将13种苯脲类除草剂和9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按化学结构分为4类。首先通过对4类22种典型苯脲类农药标准品的准分子离子和二级质谱碎片进行分析,总结苯脲类农药的质谱裂解规律如下:绿麦隆等9种苯脲类除草剂的主要特征离子碎片为m/z 72.044 59,可通过特征丢失中性分子二甲胺(m/z 45.058 03)产生特征离子碎片;绿谷隆等4种苯脲类除草剂可通过特征丢失中性分子甲醇[CH3OH]或卤化氢[HR1](R=Cl,Br,F)产生离子碎片;除虫脲等7种含氟苯甲酰脲杀虫剂的主要特征离子碎片为 m/z 158.040 47、141.015 00,也可发生特征中性丢失2,6-氟苯甲酰胺结构[C8H3F2O2NH2](m/z 183.013 21);杀铃脲等2种含氯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主要特征离子碎片为m/z 156.020 25、138.993 76、113.015 28。利用该方法对北京12份市售苹果进行非靶向筛查,在1份样品中筛查出绿麦隆。该方法可为快速筛查农产品中相似结构特征的苯脲类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158.
本文描述HER磁镜中Ha面发光度时空分布的测量,发现等离子体发光,扰动,工作模式等呈环状结构;一个良好的热电子环可以抑制扰动环区的低频扰动。  相似文献   
159.
MoO3—SiO2表面复合物金属催化剂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宇  钟顺和 《分子催化》1997,11(5):342-348
采用MoOCl4的盐酸溶液负载于SiO2的表面反应法,制备了负载型和键联型两种MoO3-SiO2(MoSO)表面复合物载体。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MoSO的表面构造及其化学吸附性能;并利用TPR技术考察了该表面复合物载体对负载金属Pd,Cu氧化物还原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0.
聚(L-γ-氯乙基谷氨酸酯)的合成与构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L-γ-谷氨酸酯)类化合物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蛋白质模拟及构象[1]、药物载体[2]和液晶大分子研究[3],并可能是具有特殊场效应[4]的一类合成多肽.特别是在光电材料领域,人们发现将光致变色基团接入聚L-谷氨酸酯肽链的侧基是得到此类新型光电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5].由于聚L-γ-谷氨酸酯是一类具有强旋光性的蛋白质,对其进行适当的改性后将对特定的小分子对映体有识别作用[6],如将氨基糖接入聚L-谷氨酸酯的侧链就可制得能分离糖对映体的分离膜[7].因此,将聚L-谷氨酸酯的侧链功能化,从而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