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5篇
  免费   3178篇
  国内免费   2530篇
化学   12504篇
晶体学   251篇
力学   1054篇
综合类   177篇
数学   1812篇
物理学   673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616篇
  2021年   657篇
  2020年   788篇
  2019年   805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670篇
  2016年   861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1027篇
  2013年   1327篇
  2012年   1584篇
  2011年   1579篇
  2010年   1107篇
  2009年   1190篇
  2008年   1233篇
  2007年   1041篇
  2006年   1007篇
  2005年   843篇
  2004年   629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6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non‐renewable fossil fuels, it is imperative to develop eco‐friendly, renew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Herein, a simple electrospinning process used to synthesis Mo2C‐embedded multichannel hollow carbon nanofibers (Mo2C‐MCNFs) and followed by the pyrolysis process. As prepared lotus root‐like nanoarchitecture could offer rich porosity and facilitate the electrolyte infiltration, the Mo2C‐MCNFs delivered favourabl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HER and OER. The resultant catalysts exhibit low overpotentials of 114 mV and 320 mV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 for HER and OER,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using the Mo2C‐MCNFs catalysts as a bifunctional electrode toward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which only needs a small cell voltage of 1.68 V to afford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 in the home‐made alkaline electrolyzer. This interesting work present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strategy to further fabricating tunable nanostructures for energy‐relate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42.
电缆沿桥跨海铺设是海缆铺设的一种新的形式, 针对由汽车和列车交通载荷诱发的沿跨海桥梁敷设电缆的振动问题, 建立了桥梁-电缆的整体组合结构分析模型, 将汽车和列车的作用载荷简化为移动的随机集中载荷序列, 发展虚拟激励法(pseudo-excitation method, PEM)用于分析移动随机载荷作用下电缆位移和应力响应的标准差及演变功率谱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并研究了汽车和列车运行速度对电缆动力响应标准差的影响. PEM将移动随机载荷问题转化为特定频率简谐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能够计算得到与Monte Carlo (MC) 方法非常吻合的电缆动力响应标准差, 但所需的时域响应分析次数远少于MC方法. 数值结果表明, 随着汽车和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 电缆位移和应力标准差呈现增大的趋势; 在汽车和列车交通载荷作用下, 铝护套的位移标准差和功率谱的值比缆芯要大, 这可能会使得电缆的疲劳破坏首先发生在铝护套层, 本文工作对电缆沿桥跨海铺设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3.
为了实现仅采用损伤状态信息对等截面连续梁进行损伤识别,通过推导三跨不等跨连续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反力影响线,发现支座反力影响线求曲率并作差分后的曲线在损伤位置会发生突变,基于该现象提出了一种损伤定位方法,进一步建立了损伤程度计算方法,可对损伤程度进行较精确的定量。通过一三跨连续梁和一四跨连续梁工程实例的仿真分析,证明了支座反力影响线曲率差分指标损伤定位和相应的损伤程度定量方法对等截面连续梁损伤识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4.
张健  徐豫新  刘铁磊  张鹏 《爆炸与冲击》2022,42(2):023302-1-023302-12
为研究高硬度钢板抗不同着角钨球的侵彻性能及破坏模式,通过弹道枪进行了?8 mm、?11 mm钨合金球形破片以0°、20°、40°着角撞击厚度为6 mm、8 mm的高硬度钢板试验,得到了极限贯穿速度v50;分析了钨球轴向径向变形及靶板失效模式与撞击速度的关系,发现高硬度钢板失效模式主要为压缩开坑破坏和沿厚度方向剪切破坏。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试验进行了模拟,验证了数值模型及参数的合理性,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撞击着角对靶板吸能模式影响,结合试验数据,修正已有极限贯穿速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随侵彻着角增大,极限贯穿速度提高,且着角越大,极限贯穿速度增长越快;随着角增大,靶板吸能模式逐渐由压缩开坑向剪切冲塞过渡,且着角大于50°时,剪切冲塞耗能将超过压缩开坑耗能;修正后极限贯穿速度计算公式适用范围更广、精度更高,具有较好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5.
endo-Dicyclopentadiene (DCPD) was polymerized by various cationic initiating systems in different solvents. IR and 1H NMR results show that four types of structural units are formed due to the corresponding addition modes: the addition on the norbornenic (NB) double bond generates unit I and rearranged unit II, while the addition on the cyclopentenic (CP) double bond produces unit III and rearranged unit IV. The reaction medium has a stronger effect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polymer (PDCPD) than initiating systems. The polymers prepared in toluene and n-hexane contain all four structural units, while the polymer produced in methylene chloride is composed of structural units II and IV. © 1996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946.
光催化-膜分离集成反应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设计了一种新型光催化-陶瓷膜分离集成反应器,在反冲条件下利用此集成反应器进行了甲基橙光催化氧化反应,分别考察了陶瓷膜对光催化剂TiO2微粉的截留率、膜的渗透通量、光催化氧化脱色率以及不同膜分离压力下的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 结果表明,TiO2-甲基橙悬浆液体系中TiO2微粉的截留率可达到99.9%, 经集成反应器完成一个反应周期后甲基橙氧化脱色率达到10%, 光催化氧化脱色效果高于圆柱式反应器.  相似文献   
947.
氢气泡模板法电沉积制备三维多孔铜薄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阴极析氢气泡模板法电沉积制备三维多孔铜薄膜,基础电解液组成为0.2 mol.dm-3CuSO4和1.5 mol.dm-3H2SO4.研究了电流密度(0.5~8.0 A.cm-2)、温度(20~70℃)、支持电解质(Na2SO4)以及添加剂HC l和聚乙二醇(PEG)等对薄膜的孔径大小和孔壁结构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降低镀液温度和添加Na2SO4、PEG都可降低孔径的大小,但对孔壁结构无影响.加入微量的氯离子可显著改变薄膜的孔壁结构,得到孔壁结构较为致密的三维多孔铜电极.循环伏安(CV)测试结果显示三维多孔铜薄膜电极在碱性条件下电氧化甲醇的电流密度比光滑铜电极提高了近20倍.  相似文献   
948.
王海坤  李刚  牛向阳 《大学数学》2006,22(4):138-141
讨论了数学默会知识的涵义以及主要特点,论述了数学默会知识对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的影响及其对数学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9.
单碱基错配的识别和稳定性差异在核酸多态性研究中至关重要。在同一电化学传感器平台上,采用电化学发光(ECL)和电化学阻抗(EIS)2种技术,协同研究DNA链中不同类型和不同位点的单碱基错配识别和稳定性差异。电极表面具有茎环构象的探针DNA与完全互补DNA、不同类型或不同位点单碱基错配DNA杂交前后的ECL和EIS信号强度变化有显著差异。信号强度变化可揭示单碱基错配识别的稳定性。结果表明,DNA链中心位点的C-A单碱基错配稳定性低于链两端的,靠近键合电极表面双链链端的C-A单碱基错配稳定性低于非键合电极表面双链链端的,同一中心位点C-X碱基对的稳定性顺序为C-G?C-T>C-A≥C-C。研究结果可为核酸多态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0.
谭鹏  郭康贤  路洪 《发光学报》2006,27(3):303-307
非对称量子阱中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因其潜在的实用价值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量子阱内带间的光学吸收问题对研究远红外光学探测器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Pschl-Teller势阱为例研究了影响非对称量子阱中的非线性光学吸收系数的因素.考虑到带间的电子弛豫,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算符理论导出了Pschl-Teller势阱中的线性与三阶非线性光学吸收系数的表达式.因该势阱中有两个可调参数,通过调节系统的参数,发现该系统的非线性光学吸收系数呈规律性的变化.以典型的GaAs/AlGaAs非对称量子阱为例作了数值计算,通过调节系统的参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入射光强以及系统的非对称性对量子阱的非线性光学吸收系数有较大的影响,从而为实验上研究非对称量子阱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