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9篇
  免费   765篇
  国内免费   852篇
化学   3198篇
晶体学   72篇
力学   324篇
综合类   99篇
数学   508篇
物理学   183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周国泉  倪涌舟  储修祥 《中国物理》2007,16(11):3377-3381
Based on the vector angular spectrum representation of optical beam and the method of stationary phase, the analytical TE and TM terms of vector Gaussian beam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e far field. By using the local polarization matrix, the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of the TE and TM terms in the far field are investigat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their polarization is only determined by the spatial location. When the source is completely polarized, the TE and TM terms are both completely polarized in the far field. When the source is completely unpolarized, the TE and TM terms in the far field are partially polarized. The whole beam is also partially polarized except on the propagating axis. Moreover, the degrees of polarization of TE and TM terms are bot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whole beam.[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2.
近自然彩色图像融合算法及其实时处理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倪国强  肖蔓君  秦庆旺  黄光华 《光学学报》2007,27(12):2101-2109
在军事和生产领域,特别是在极其恶劣的可视条件下,图像融合技术越来越强调融合效果显示的"近自然"感觉,以及人类视觉感知的要求。从彩色图像融合算法的发展概况出发,着重介绍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基于视觉特性的近自然彩色图像融合方法,并特别阐述了课题组近期开展的相关算法研究成果。总结了国内外实时彩色图像融合系统的发展现状,概括了课题组已具备的硬件实验基础,综合分析了实时彩色图像融合技术的若干关键技术,如多源图像特征分析、实时图像配准、融合图像后处理等。针对实时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状况,提出图像融合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3.
Zn离子注入和退火对Zn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O薄膜,将能量56 keV、剂量1×1017 cm-2的Zn离子注入到薄膜中。离子注入后,薄膜在500~900 ℃的氩气中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谱、光致发光谱和光吸收谱研究了离子注入和退火对ZnO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衍射峰在约700 ℃退火后得到恢复;当退火温度小于600 ℃时,吸收边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发生蓝移,超过600 ℃时,吸收边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发生红移;近带边激子发光和深能级缺陷发光都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4.
本文研究了在两个耦合的量子点和腔QED系统中的双模激子的压缩性质.讨论了不同的初始光场对双模激子的正常压缩与和压缩的影响.计算表明,当初始态光场制备在相干态时,双模激子既不存在正常压缩,也不存在和压缩,这说明双模激子振辐的两个正交分量具有相同的量子涨落;然而,当初始腔场处于压缩真空态时,无论是正常压缩还是和压缩,双模激子振辐的两个正交分量总有一个存在压缩.这意味着量子噪声能被有效的得到抑制.此外,两种情形下的最大压缩都由初始腔场的压缩因子r决定.经过比较,我们还发现双模激子的正常压缩比和压缩大.  相似文献   
125.
 研究了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器下短线缆效应的理论建模和实验方法。基于传输线模型计算了线缆在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器辐照下的电流响应。建立了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环境,其前沿时间小于5 ns,脉冲半高宽约200 ns。开展了短线缆的效应实验验证研究,短线缆负载端响应电流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吻合得很好,表明应用改型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器开展短线缆效应实验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是可行的。这种线缆实验方法具有效应实验空间电磁场分布规范均匀、参数指标可控、监测技术成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6.
We directly use the quantum-invariant operator method to obtain the closed-form solution to the one-dimensional Dirac equation with a time-changing mass with a little manipulation. The solution got is also applicable for the case with time-independence mass.  相似文献   
127.
使用一种粒子无网格线混合格式MPS-MAFL方法对Burgers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给出了算法的详细过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相吻合.进行了变参数初步计算,给出了在不同粒子数目及不同粒子作用半下的计算结果.计算表明,使用MPS-MAFL方法求解Burgers方程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及稳定性,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8.
基于光频调节的干涉型光纤水听器相位补偿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源频率调节的干涉型光纤水听器主动相位补偿的信号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检测原理,对信号解调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搭建了实验系统,并编写了实时的信号采集、处理程序,对某一干涉型光纤水听器的声压灵敏度进行了测试。在频带20 Hz-1.3 kHz上,平均声压灵敏度为-162.2 dB(0 dB=1 rad/μPa),波动小于±0.8 dB,与采用相位载波调制解调方法测量的结果基本吻合。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由于传感部分不含有源器件,便于实现全光纤化,且解调算法简单、检测频带宽,该方法能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当中。  相似文献   
129.
准相位匹配PPKTP晶体连续倍频13 mW绿光输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压脉冲电场极化,通过电光效应实时监控、倍频通光二维监控等手段的应用,制备出周期为9μm、长为8 mm、宽为3 mm、厚为1 mm的周期极化KTiOPO4晶体(PPKTP);倍频通光实验中,当波长1064 nm的基频光功率为1 W时,得到了功率为13.5 mW的532 nm连续倍频绿光输出,单通倍频转换效率为1.35%,归一化转换效率为1.69%/(W.cm),接近理论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0.
By means of a new force sensor based on optical beam deflection (OBD), the mechanical effects of laser-matter interaction underwater at different incident laser energy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 target underwater is impacted in turn by laser-plasma ablation force and high-speed liquid-jet impulse induced by bubbles collapse in the vicinity of a solid boundary. Furthermore, the amplitudes of the two forces increase monotonously with laser energy. According to the ablation force detected by the experiment and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aser intensity and ablation pressure, the value of liquid-jet impact against a solid boundary can be easily obtained.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model of a collapsing bubble, som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such as the liquid-jet impact velocity, the maximum bubble radius, the bubble energy can also be obtained at different laser energy, which are valuable in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fie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