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50篇
晶体学   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A novel copper immobilized on biomimetic assembled carboxymethylcellulose/calcium carbonate hybrid (CuII@CMC/CaCO3) as an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1,2,3-triazoles has been described herein. The fabrication of CuII@CMC/CaCO3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a bioinspired mineralization process using 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 (CMC-Na) as the template and ion exchange agent, while the metathesis, nucleation, assemble, hybridization, and immobilization of Cu(II) occurred by successful treatment with CaCl2, Na2CO3, and CuSO4 in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ant CuII@CMC/CaCO3 hybrid was well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analyses such as FT-IR, XRD, SEM, EDX, EDX-mapping, TEM, and TGA techniques. In the presence of low copper loading of CuII@CMC/CaCO3 hybrid, benzylic halides, azide, and alkynes proceeded smoothly to afford 1,4-disubstituted 1,2,3-triazoles in high yields. The catalyst can be conveniently recovered from the reaction mixture by filter and reused for at least 5 consecutive runs with a slight drop in its catalytic activity. The remarkabl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coordination of both carboxyl and hydroxyl groups of the hybrid of CMC/CaCO3.

  相似文献   
43.
介绍一个研究探索型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新型电控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内容包括电控荧光聚合物的合成及电控荧光性能的相关测试。通过本实验的实践,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提高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本实验的开展还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学科的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4.
以中国药典收载的六味安消胶囊中大黄素与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典型案例,揭示了色谱柱是影响HPLC质量控制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风险因素。参加能力验证的155家实验室均采用方法规定的C18柱,但由于不同品牌C18柱间的选择性差异,有20家实验室的分析结果中大黄素峰与样品水解产物的色谱峰共流出,导致测定结果明显偏离正常值。统计结果表明,A型(早期开发、硅羟基残留较多)和E型(内嵌极性基团或以极性基团封尾)C18柱更适于六味安消胶囊中大黄素与大黄酚的含量测定,这可能是因为大黄素和大黄酚结构中含有多个酚羟基,能与A型柱的残留硅羟基或E型柱内嵌/封尾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从而增强其保留行为有关。建议相关实验室在制订HPLC质量控制方法时应特别注重色谱柱的耐用性考察,并尝试采用国外色谱柱分类数据库科学地指导色谱柱的选择,尽量采用难分离物质对作为系统适用性指标,完善质量标准,减少由于色谱柱选择不适宜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的风险。  相似文献   
45.
超疏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自清洁性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随着单一功能化超疏水材料研究的成熟,超疏水材料性能的多样性,如透明性、耐磨耐久性、润湿性转换等,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透明超疏水涂层除了具备一般超疏水涂层的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而提高超疏水材料的耐磨耐久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润湿性转换则扩展了超疏水表面在油水分离等方面的应用。虽然已有较多关于超疏水材料的研究,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超疏水表面功能性的需求,因此研究功能化超疏水涂层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超疏水材料在透明性,耐磨耐久性,润湿性转换以及混合物分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超疏水材料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
屈孟男  袁明娟  何姣  薛萌辉  何金梅 《化学进展》2018,30(12):1874-1886
近年来,超浸润材料由于自身所具备的各种新颖及优异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领域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逐渐深入,现有的单一型的超浸润材料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各项需求。在此基础上,可响应于外部刺激的超浸润材料,即智能响应型超浸润材料应运而生。本文首先介绍了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基础理论,然后根据外部刺激的不同,综述了温度响应型、光响应型、pH响应型和电势响应型等智能响应型超浸润材料的研究与进展,以及从微纳米尺度上揭示表面粗糙度对于达到超浸润转换的重要性,并且对各自的润湿性转换机理与性能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指出了智能响应型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7.
房明娟  阳莺  唐鸣 《计算数学》2021,43(1):17-32
针对稳态的Poisson-Nernst-Planck方程研究了一种残量型的后验误差估计子,对方程的两个解-浓度和电势,都分别给出了上界和下界估计.数值实验表明,基于这种后验误差估计子构造的自适应有限元算法对于稳态的Poisson-Nernst-Planck方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8.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several teaching methods of university chemistry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cultivate their thinking ability and gain a satisfactory effect.  相似文献   
49.
Using the profile decomposition, we will show the relatively compactness of the minimizing sequence to the critical embeddings between Besov spaces, which implies the existence of minimizer of the critical embeddings of Besov spaces $\dot{B}^{s_1}_{p_1,q_1}\hookrightarrow \dot{B}^{s_2}_{p_2,q_2}$ in $d$ dimensions with $s_1-d/p_1=s_2-d/p_2$, $s_1>s_2$ and $1 \leq q_1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