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6篇
化学   607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9篇
物理学   14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6篇
  1965年   4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3篇
  1923年   2篇
  1920年   2篇
  1908年   2篇
  1907年   1篇
  18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52.
王积涛  唐良富  李华 《有机化学》1998,18(3):195-201
综述了VIB金属(Mo、W)多吡唑硼配合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详细地叙述了第二代多吡唑硼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相似文献   
53.
手性胶束的不对称诱导作用不对称苯偶姻缩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敏  孙培培 《有机化学》1997,17(4):362-364
胶束体系是模拟酶的简单模型之一。手性胶束对反应有手性诱导作用。在表面活性剂(1R,2S)-(-)-N-十二烷基-N-甲基麻黄素溴化物和(1R,2S)-(-)-N-十六烷基-N-甲基麻黄素溴化物形成的胶束体系中进行的苯偶姻缩合反应,生成了光学活性的α-羟基酮。  相似文献   
54.
凌可庆 《有机化学》1996,16(6):518-523
本文研究了十七种2-芳基吲哚(1a-1q)在甲醇-乙酸介质中的亚甲基蓝(MB)敏化光氧化反应, 发现有十五种吲哚(1a-1o)以85%-95%的产率给出2,2'-二芳基-[2,3'-联-1H-吲哚]-3(2H)-酮(2a-2o), 而2-(4-硝基苯基]吲哚(1p)和2-联苯基吲哚(1q)则分别生成2-甲氧基-2-(4-硝基苯基)-1,2-二氢-3H-吲哚-3-酮(7p)和2-联苯基-4H-3,1-苯并恶嗪-4-酮(11q), 其中7p在分离过程中失去甲醇分子给出2-(4-硝基苯基)-3H-吲哚-3-酮(10p)。  相似文献   
55.
微波辐射下苯偶姻的干法氧化反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干法氧化苯偶姻生成苯偶酰的反应。结果表明,硅胶和酸性氧化铝是本反应的良好载体,空气是良好的氧化剂。在较短时间内(8~15min)即可获得很高的产率(92%~98%),为一种有效的苯偶姻氧化反应新方法。  相似文献   
56.
在DMF溶剂中,不外加催化剂使芳香醛(1)与2,2-二甲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2)发生缩合反应生成2,2-二甲基-5-芳亚甲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3a~f)。在同样条件下,芳香醛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4)则发生缩合和迈克尔加成反应生成2,2’-芳亚甲基双(3-羟基-5,5-二甲基-2-环己烯-1-酮)(5a~h)。用单晶X-射线分析法确定了产物5b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57.
58.
59.
In the poly(vinyl acetate) latexes stabilized by nonyl phenol ethoxylated with 30 moles ethylene oxide, the ratio of the amount of monomer that swells the polymer particles to that of monomer remaining in aqueous phas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mulsifier concentration.

This behaviour is due to concurr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monomer - polymer and emulsifier - polymer. At the polymer particle/water interface, the monomer interacts with the adsorbed emulsifier and prevents to swelling process from occuring.  相似文献   
60.
New and chemoselective gold(I)‐catalyzed transformations of 1‐(arylethynyl)‐7‐oxabicyclo[4.1.0]‐ heptan‐2‐ones were developed.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products—6,7‐dihydrobenzofuran‐4(5H)‐ones and benzofurans—could be obtained from the same starting material. The selectiv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ligand of the gold catalyst: triphenylphosphine delivers 6,7‐dihydrobenzofuran‐4(5H)‐ones, and 1,3‐bis(diisopropylphenyl)imidazol‐2‐ylidene leads to benzofurans. Eleven examples of each case are provided. The mechanistic suggestions for the pathways to both product types are supported by isotope labeling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