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45篇
化学   1276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482篇
物理学   76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81.
The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complex with formula [(CuL)2Cu3(μ-1,1-N3)4(ClO4)2],complex 1,{CuL,[5,6:14,15-dibenzo-1,4,8,12-tetraazacyclopentadeca-7,13-diene-2,3-dione(2-)]copper(II)},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determined. The crystals of complex 1 crystallize in the tri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1,a=0.92983(12) nm,b=1.09644(14) nm,c=1.27396(16) nm,α=70.782(2)°,β=86.266(2)°,γ=78.284(2)°. In this com-plex,the five copper ions are bridged by macrocyclic oxamide groups and azido. Furthermore,C―H...  相似文献   
982.
An efficient one-pot four-component rea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2,4-diarylcyclooc-tenopyridines,in moderate yields. This route is an effective modified two-step synthesis of Krhnke pyridine and involves a four-component tandem reaction of pyridinium bromide with aromatic aldehydes and cyclooctanone in a system of NH4OAc/HOAc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983.
A carbon supported Pd(Pd/C) catalyst used as the anodic catalyst in the direct formic acid fuel cells(DFAFC) was prepared via the improved complex reduction method with sodium ethylenediamine tetracetate(EDTA) as stabilizer and complexing agent.This method is very simple.The average size of the Pd particles in the Pd/C catalyst prepared with the improved complex reduction method is as small as about 2.1 nm and the Pd particles in the Pd/C catalyst possess an excellent uniformity.The Pd/C catalyst shows a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for the formic acid oxidation.  相似文献   
984.
Iron-manganese composited oxide(FeMnO) was prepared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ferrous salt. Interface performance, charge property and structure topography of the FeMnO were investigated. Coagulation efficiency and pollution removal mechanism of the FeMnO were approach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ompositions of the FeMnO are δ-manganese dioxide and ferric hydroxide.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is about 146.22 m2/g. The FeMnO contains rich hydroxyl with extremely strong adsorption action and chemical ...  相似文献   
985.
北京地区臭氧污染的来源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光化学烟雾污染是影响北京地区夏季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CAMx)对2000年6月底至7月初发生在北京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臭氧源识别技术(OSAT)和地区臭氧评估技术(GOAT),量化了不同地区的污染源排放对北京市城近郊区臭氧污染的贡献,探讨了周边地区排放的臭氧贡献方式问题,分析了北京地区臭氧污染的化学机制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地区臭氧污染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定陵地区的超标臭氧主要受到城近郊区烟羽的严重影响(占55%),城近郊区则除了受到北京市的前体物排放影响外(占46%),来自天津市、河北省南部地区的贡献往往也占有重要份额;周边地区对北京市城近郊区的贡献中,直接输入的臭氧约占七层,其余部分以输入前体物的方式贡献臭氧;北京城近郊区的臭氧生成主要受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而在远郊区县和农村地区臭氧生成对氮氧化物变得更为敏感.对北京地区臭氧污染的源排放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臭氧来源和不同贡献方式的重要性,以及臭氧生成机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86.
表面光接枝聚合反应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性能对高分子材料应用至关重要,但多数聚烯烃材料表面惰性,需对表面进行改性或功能化.紫外光引发表面光接枝聚合反应具有诸多优势,因而获得广泛应用.作者以本实验室近年的研究为基础,结合这一领域国际上的部分重要研究成果,概述了实施表面光接枝聚合反应的一些新方法:控制,活性表面光接枝聚合、自引发光接枝聚合、暗区表面光接枝聚合、表面光接枝-交联聚合以及表面小分子光化学反应等.  相似文献   
987.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0.8Sm0.2O2δ(SDC)和SmFe0.7Cu0.3-xNixO3(x=0,0.1,0.2,0.3)(SFCN)系列超细粉体,用XRD、TEM和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分别将NiO-SDC和SFCN系列超细粉体干压成片并烧结成陶瓷,以SFCN系列陶瓷片为阴极,Nafion膜为电解质,NiO-SDC还原后得到的Ni-SDC金属陶瓷为阳极,银-铂网为集流体组成单电池,在低温常压下研究了其在电化学合成氨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25-100℃和施加电压的条件下,使用SFCN系列陶瓷片为阴极时均有氨气在阴极生成,其中SmFe0.7Cu0.1Ni0.2O3作阴极时电化学合成氨的性能最佳,在80℃时氨的合成速率为1.13×10^-8mol·s^-1·cm^-2,其电流效率为90.4%.  相似文献   
988.
高选择性比色识别碘离子的氨基硫脲类阴离子受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氨基硫脲的阴离子受体(M1~M4).此类受体以氨基硫脲基团为识别位点,以硝基苯基为信号报告基团,其中受体M1和M3可在乙腈溶液中高选择性的比色识别碘离子.在受体M1或M3的乙腈溶液中加入I^–时,溶液的颜色由浅红色变成无色,而加入其他离子如F^–,Cl^–,Br^–,AcO^–,HSO4^–,H2PO4^–,ClO4^–等阴离子时,受体溶液不会褪色.通过紫外滴定和核磁滴定等方法研究了受体选择性比色识别碘离子的机理.结果表明,受体通过其氨基硫脲基团上的三个NH质子与碘离子形成的三重氢键选择性的结合碘离子.在此过程中,受体构型发生转变,从而导致了颜色变化,产生了比色识别的效果.此类阴离子受体具有合成方法简便,产率高,识别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9.
李峰  王振  冯艳 《中国科学B辑》2009,39(7):640-645
利用一步电沉积法,以含有环氧基团的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无机杂化试剂和功能性交联试剂,通过壳聚糖(Chitosan,CS)、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葡萄糖氧化酶(GOD)分子中-NH2与环氧基团的反应,在金电极表面原位制备交联型有机-无机生物杂化膜,得到共固定HRP和GOD的新型双酶生物传感器.实验证实了这种有机-无机生物杂化膜在不同酸、碱条件下都具有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克服了CS酸溶的不足,从而扩大了其使用范围.在葡萄糖检测中,交联型双酶传感器HRP-GOD/GPTMS/CS,Au比无交联的双酶传感器HRP-GOD/CS/Au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宽的线性范围,其线性范围为1μmol/L-351μmol/L,检期4限为0.3μmol/L.  相似文献   
990.
以猪血清白蛋白(PSA)为模板,采用分级印迹方法,制备了新型单分散多孔蛋白质表面印迹微球.将PSA吸附在5gm粒径、1000A孔径的球形硅胶表面及孔内后,将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甲又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的聚合物溶液,通过真空负压引入到硅胶孔内,并在室温下聚合24h.反应完成后,用3mol/L NH4HF2刻蚀硅胶,获得形状和结构与硅胶颗粒互补的PSA印迹聚合物微球.竞争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非模板蛋白质存在的情况下,实现印迹颗粒对模板蛋白的高选择性吸附,选择因子达到3.6,说明该印迹聚合物材料有望成为一种可以同生物抗体相媲美的新型亲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