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6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 series of 5-C-alkylating camptothecin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one-step method, and their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y was evaluated against six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5-C-alkylates of camptothecins possessed poor cytotoxicity on six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相似文献   
92.
至多一个变点的Γ分布的统计推断及在金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至多一个变点的Γ分布,即X1,X2…,Xn为一列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序列,且X1,X2,…,X[nΥ0]i.i.d~Γ(x;ν1,λ1),X[nΥ0] 1,X[nΥ0] 2,…,Xn i.i.d~Γ(x;ν2,λ2),其中Υ0未知,称Υ0为该序列的变点.在利用第一型极值分布逼近文中提出统计量的分布的基础上,给出了变点Υ0估计(?)的相合性及强弱收敛速度.最后给出了在金融序列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
高强钢因强度高、塑性好、耐腐蚀性优异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高强钢具有显著的应变率敏感性。为此,针对2种高强钢(Ultrafort 401和Ferrium S53钢),开展了不同应变率下(10−4~103 s−1)的拉伸试验,获得了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硬化指数等性能参量,并深入分析了其随应变率变化的规律。不同应变率下,Ferrium S53钢的拉伸性能始终优于Ultrafort 401钢,但两者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应变率的增加,Ultrafort 401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增大,而Ferrium S53钢的屈服强度增大,抗拉强度先减小后增大。结合微观结构表征发现,Ferrium S53钢所具有的较高的屈服强度与其初始晶粒尺寸更小有关,2种高强钢的抗拉强度随应变率增加所表现出的不同变化趋势则与应变硬化响应差异有关。随着应变率的升高,Ultrafort 401钢的韧窝尺寸增大,而Ferrium S53钢的韧窝尺寸先减小后增大,说明2种高强钢的应变硬化水平随着应变率升高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为高强钢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高强钢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在自主研制的动态核极化(Dynamic Nuclear Polarization,DNP)分子影像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集DNP和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于一体的多功能谱仪,并对其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微波桥进行了设计.微波桥的引入,实现了DNP微波发射机的集成化,以及在DNP谱仪基础上的EPR功能扩展.通过结构设计、电路仿真及系统测试,完成了高频谱纯度、高动态范围的微波发射机以及低噪声系数的微波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并通过DNP增强实验以及连续波EPR实验对微波桥的性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5.
辐射复合过程在超组态碰撞辐射(SCROLL)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力学平衡(non-LTE)高Z材料Au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5f-3d跃迁中各种复杂离子的电离态特性是一个主要过程。基于准相对论多组态Hartree-Fock理论和扭曲波近似,采用组态平均的方法,从头计算了金M带类铁金离子-类锗金离子的辐射复合速率系数,计算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单激发和双激发态,结果表明高Z元素由于自电离能级的广泛分布和复杂的级联效应,致使高Z元素的辐射复合系数不同于低Z元素的,其计算结果可用来模拟Au的激光等离子体M带5f-3d跃迁的平均电离度和电荷态分布及能级布居数。  相似文献   
96.
曾美玲  蔡金良  易早  秦风  邝向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4):043004-1-043004-10
核电磁脉冲和高功率微波等强电磁脉冲易造成电子设备功能失效甚至损毁,在实际工程实施中用金属腔体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是常用的强电磁脉冲抑制手段。基于电磁仿真计算,对含矩形孔缝金属腔体的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孔缝宽长比、腔体尺寸等因素对多种不同类型强电磁脉冲(核电磁脉冲、宽带高功率微波、窄带高功率微波)作用下腔体内耦合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强电磁脉冲与含孔缝金属腔体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强电磁脉冲耦合信号差异明显,金属腔体对强电磁脉冲的响应是腔体谐振模式、孔缝谐振频率与强电磁脉冲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腔体谐振模式、孔缝谐振频率在强电磁脉冲的带内时,腔体内部的耦合场会出现增强效应;特别地,腔体与孔缝间的相互作用还可造成腔体与缝隙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因此,在为电子设备设计金属屏蔽外壳时,应基于不同强电磁脉冲的频带范围,对腔体与孔缝的尺寸进行综合设计,抑制腔体、孔缝谐振及谐振频率偏移,提升其强电磁脉冲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97.
         下载免费PDF全文
Let (X, Y), (X_1, Y_1),cdots, (X_n, Y_n) be i. i. d. random vectors taking values in R_dtimes R with E(|Y|)l or E{exp(t|Y|^lambda)}0 and t>0. It is remakable that other conditions imposed here are independen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X, Y).  相似文献   
98.
在线性模型中,M估计的渐近分布通常都涉及到不易估计的未知误差分布的某些量,如果要估计渐近方差,就需对这些冗余参数进行估计.利用随机加权方法可以避免先对误差分布中的冗余参数进行估计.给出了当自变量是随机变量时,M估计分布的随机加权逼近,证明了M估计分布的随机加权逼近是一致相合的.当取不同的凸函数,样本大小和随机权时,进一步利用蒙特卡洛方法研究估计分布.研究表明随机权取泊松权时,不仅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可以减小计算量.  相似文献   
99.
The 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for structural system is important in engineering practices.In this paper,by combining the design point method,JC method,interval analysis theory,and increment load method,we propose a new interval design point method for the reliability of structural systems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of random variables are described as interval variables.The proposed method may provide exact probabilistic interval reliability of structures whose random variables can have either a normal or abnormal distribution form.At last,we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rough a typical example.  相似文献   
100.
Bone is a composite of organic phase (collagen nanofibers) and Ca–P minerals (hydroxylapatite) and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structure in the field of biomineralization, b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rganic matrixes and inorganic minerals is still too ambiguou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rowing Ca–P minerals and organic nanofibers during early biomineralization process, bacterial cellulose (BC) nanofibers were used as templates to mimic collagen nanofibers for Ca–P minerals deposition via biomineralization for periods from as short as 4–72 h. Our finding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ultant Ca–P minerals formed on BC nanofibers were platelet-like calcium-deficient HAp which was analogous to those in natural bone tissue. Strikingly, we found that the growth of Ca–P minerals had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C nano-templates during biomineraliz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