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5篇
  免费   1825篇
  国内免费   3584篇
化学   6314篇
晶体学   417篇
力学   650篇
综合类   353篇
数学   1144篇
物理学   476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703篇
  2009年   812篇
  2008年   902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766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2篇
  1966年   7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废水中偏二甲肼在Ni/Fe催化剂上的催化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Ni/Fe催化剂对废水中偏二甲肼臭氧化分解的催化作用,考察了组分含量、体系的pH值和偏二甲肼初始浓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i/Fe催化剂对水中偏二甲肼的臭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组分含量、体系的pH值和初始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程度不大.对催化剂的XRD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主要由尖晶石结构的铁酸盐和FeNi3合金相组成,催化剂的良好催化性能与催化剂中尖晶石结构的铁酸盐和FeNi3合金相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2.
本文报道新的Tweezer(1)的合成,用^1HNMR研究了新的Tweezer分子和对硝基苯甲酸盐的配位效应,结果表明它兴通过氢键,静电引力和芳环夹心堆叠作用而自动缔合。  相似文献   
93.
应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仪研究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偏氟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物。指出,共振核—CF_2—的化学位移不仅受第一、二邻位基团的影响,也受第三邻位的影响。偏氟乙烯和四氟乙烯以无规共聚进行反应,在共聚反应中的链自由基﹏CF_2·或﹏CH_2·容易增长于CH_2=CF_2的CH_2端,而链自由基﹏CH_2·在偏氟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反应中的增长倾向于四氟乙烯。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丙烯腈/苯乙烯(AN/St)悬浮共聚体系中AN在水/油两相间的分配及其对AN/St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N分配于水/油两相间,使油相AN的含量低于相同单体配料比的本体聚合,导致生成的AN/St共聚物组成偏离本体共聚.为了准确预测进而控制AN/St悬浮共聚物的组成,提出了在考虑AN相分配的基础上计算AN/St悬浮共聚物组成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计算中用到的油相实际竞聚率与本体聚合相同,但该悬浮聚合的表观竞聚率随水/油比的变化而发生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95.
96.
 合成了14种由三种含喹(哑心)啉环的芳香化合物改性的聚己内酰胺(MC尼龙),并对其形态、抗冲击强度、吸水性及熔融行为等进行了表征。聚苯基单醚喹(哑心)啉(PPQ)单模型化合物对MC尼龙结晶部分几乎没有影响。少量(0.005—5.0%)吩嗪的引入使MC尼龙的颜色、形态及性能等发生巨大变化,改性体系被认为是氢键相互作用,PPQ双模型化合物的改性作用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97.
光谱;N-(4'-取代嘧啶-2'-基)-取代苯氧基磺酰脲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98.
溶剂浓度对PVDF相转换膜大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决定大孔能否发展的初始分相点处溶剂浓度临界点的概念 ,认为初始分相点处较高的溶剂浓度有利于大孔的发展 ,溶剂浓度低于一定的界限后 ,大孔停止发展 ,转为海绵状结构 .实验考察了不同凝胶液组成下制得的PVDF中空膜的结构 ,建立了相应的传质模型 ,模拟不同制膜条件下初生态膜内的组成分布情况 ,根据初始分相点处溶剂浓度临界点的概念 ,预测膜的形态结构 .模拟结果与相应制膜条件下的电镜照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证明了上述大孔形成机理的正确性 .  相似文献   
99.
L-α-氨基酸和D-α-氨基酸可与五氯化磷直接发生磷酰化反应,随后自组装成多肽,但β-氨基酸不能成肽,DL-α-氨基酸成肽困难;在SOCl2存在下,α-氨基酸也不能成肽,用电喷雾质谱研究了氨基酸的自组装反应,反应过程中有五元环状的氨基酸五配位磷中间体生成,使用硅烷基保护的氨基酸,在^31PNMR中可观察到五配位磷中间体。  相似文献   
100.
陆熙炎 《有机化学》1993,13(3):227-243
研究了过渡金属催化的炔烃衍生物的异构化反应.从α,β-炔酮、2-炔酸酯和2-炔酸酰胺可以生成相应的(E,E)-共轭双烯酮、双烯酸酯和双烯酸酰胺.首次从2-炔醇异构化为相应的2-烯酮或2-烯醛.这一反应具有简单、高产率和立体选择性的优点.假设反应烯经过连二烯中间体,然后再异构化成产物,这一反应提供了方便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方法以制备天然产物合成时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