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13篇
  免费   7214篇
  国内免费   14132篇
化学   26513篇
晶体学   1688篇
力学   2925篇
综合类   1551篇
数学   6448篇
物理学   19134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1393篇
  2021年   1316篇
  2020年   1231篇
  2019年   1284篇
  2018年   1234篇
  2017年   1864篇
  2016年   1286篇
  2015年   1994篇
  2014年   2353篇
  2013年   3133篇
  2012年   2977篇
  2011年   3287篇
  2010年   3418篇
  2009年   3473篇
  2008年   3900篇
  2007年   3415篇
  2006年   3445篇
  2005年   2870篇
  2004年   2294篇
  2003年   1528篇
  2002年   1649篇
  2001年   1655篇
  2000年   1867篇
  1999年   1000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183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97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18篇
  1971年   11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王红  刘健  刘鹏  杨启华  肖建良  李灿 《催化学报》2006,27(11):946-948
 分别以乙烷桥键磺酸官能化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十二钨磷酸铯、活化硅胶以及SBA-15为载体,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制备了负载型双噁唑啉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3-((E)-2-丁烯酰基)-1,3-噁唑啉-2-酮和环戊二烯的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 研究表明,催化剂的性能取决于载体本身以及载体表面阴离子的性质. 以SBA-15为载体时产物的对映体选择性较低,可归因于载体表面较低的羟基浓度.  相似文献   
992.
对烘烤前后南瓜籽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比。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萃取南瓜籽中的挥发性成分,采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南瓜籽油脂,并将其分为酸、碱、中性三个部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其中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南瓜籽挥发性成分中含有多种醛类和酯类化合物,烘烤后产生了大量的烷基吡嗪,其在碱性部分中的相对含量比烘烤前提高14倍多,不饱和醛类化合物含量也有明显提高。南瓜籽油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油酸、亚油酸及其酯类。还含有生物活性功能成分如植物甾醇、角鲨烯和维生素E等。烘烤后除角鲨烯含量有所降低,维生素E、植物甾醇、亚麻酸等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993.
The photochemistry of the vitamin D family and their precursor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studies for many years1-4. Most of the studies focus on the photoisomer- ization of 7-dehydrocholesterol and that of tachysterol to previtamin D3, which is of commercial importance in the synthesis of vitamin D34, 5. Recently the cis/trans isomerization of vitamin D analogs (Scheme 1) draws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importance in the synthesis of hydroxylated vitamin D metabolites6. However, o…  相似文献   
994.
邓桂胜  许百华  刘春玉 《有机化学》2006,26(9):1295-1299
在1摩尔醋酸和稳定的Wittig试剂存在下, 活性MnO2作为氧化剂时, 硅醚发生脱保护-氧化-Wittig反应. 考查了各种硅醚, 诸如苄基硅醚、炔丙基硅醚、烯丙基硅醚和烷基硅醚等作底物在反应性能方面的差异. 该反应使硅醚直接形成碳碳双键而得到α,β-不饱和酯. 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表征.  相似文献   
995.
挥发性有机物(VOCs)影响车内空气质量和驾乘者的身心健康。自主研发的在线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SPI-MS 2000),实现了有机物分子的单光子电离,产生无碎片的分子离子,可实现秒级响应,仪器的质量分辨率优于800 FWHM,质量精度优于0.02 amu,对甲苯的测定限优于3μg/m^3,且在3~8000μg/m^3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仪器应用于某客车车内空气的在线检测:在5 s内检测到20多种微克~毫克每立方米量级的有机物。该仪器在车内VOCs现场快速监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余长春  路勇 《分子催化》1997,11(4):261-267
报道了用脉冲反应研究Ni/Al2O3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反应的结果。脉冲反应显示,在还原的Ni/Al2O3催化剂上,CH4在673K就开始发生分解,并有C2H6、C2H4生成,1023K下,CH4几乎完全分解,单纯的CO2则很难在还原的催化剂上发生反应,在973K以上的高温下才会有少量C胜成CO.CHCO2的脉冲反应表明,当CH4在较低温度下开始分解时,CO2也会发生分解,并生成CO。脉冲反  相似文献   
997.
向列相液晶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中,但是由于杂质的存在,会导致液晶的驱动电压变大,增加能耗。 为了降低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通常向液晶中添加纳米颗粒来提高电光性能。 本文利用水热法制备了表面粗糙和光滑的两种立方体Fe2O3纳米颗粒,其形貌均匀,尺寸约550 nm。 将二者分别掺杂到向列相液晶E7中,结果表明,粗糙立方体Fe2O3/E7复合体系具有比光滑立方体Fe2O3/E7复合体系和向列相液晶E7更优的电光性能,且在掺杂质量分数为0.4%时,其电光性能达到最优,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分别降低9.9%和11.6%,对比度增大80%,响应时间降低至6.0 ms。 这归因于粗糙立方体Fe2O3具有足够的表面积和表面所带电荷更多,所以会更易吸附体系中的杂质离子和减弱杂质离子的屏蔽作用,从而提高了电光性能。  相似文献   
998.
以氨水和硝酸锌为前躯体,采用低温水溶液法在涂敷ZnO晶种层的玻璃衬底上外延生长了ZnO纳米棒晶阵列。应用SEM、TEM、SAED和XRD表征了ZnO纳米晶的形貌和结构。讨论了该组成体系水溶液法纳米棒外延生长的机理及其对棒晶形貌的影响。通过对水溶液pH值的原位二次调整,制备出了ZnO纳米管和表面绒毛状的棒晶阵列,基于生长机理探讨了它们的形成原因,为实现不同形貌ZnO纳米晶阵列的优化控制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的ZnO均属沿c轴择优取向的六方纤锌矿结构。  相似文献   
999.
非平衡系统Master方程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非平衡统计中出现的多元线性Master方程,利用“熵产生”和“剩余熵产生”的概念讨论了Master方程在线性平衡区和非线性远离平衡区的稳定性问题。从而得到与Prigo-gine宏观热力学理论中一致的结果。此外还提出了Master方程所决定的“概率流”的概念,给出了概率流分解的具体解析表达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G-四链体DNA(5′-CTGGGAGGGAGGGAGGGA-3′)与氯化血红素结合形成G-四链体-Hemin DNA酶,其能高效催化H_2O_2氧化反应底物由无色变为绿色,当溶液中有Ag~+或Hg~(2+)存在时会阻碍该DNA酶的形成,导致绿色溶液变浅。基于此,建立了比色法测定Ag~+和Hg~(2+)的传感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溶液的吸光度与Ag~+和Hg~(2+)浓度分别在100.0~1 000.0 nmol/L和80.0~800.0 n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δ/Slope)分别为55.9 nmol/L和64.3 nmol/L。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采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