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93篇
化学   606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39篇
综合类   56篇
数学   171篇
物理学   3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对5,10,15-三(五氟苯基)-Corrole(tpfc)Mn(V)≡O配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以二氯甲烷溶剂为参考,乙醇、正辛醇、乙醚、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甲苯能加速(tpfc)MnV≡O的衰减,而N’N二甲基甲酰胺、水、乙酸乙酯、丙酮能减缓(tpfc)MnV≡O的衰减. (tpfc)MnV≡O与盐酸、醋酸反应生成(tpfc)MnIV-Cl、(tpfc)MnIV-O2CCH3. (tpfc)MnIII能与咪唑、四甲基咪唑、吡啶形成1:1的配合物,轴向配位常数按Imidazole >4-Methylimidazole >Py顺次减弱,在这些轴向配体存在时,(tpfc)MnV≡O的稳定性显著降低. 轴向配体与(tpfc)MnIII的结合导致其MnIII/MnIV半波电位降低. XPS实验结果显示(tpfc)MnIII与轴向配体结合后,其中心金属锰的结合能Mn2p3/2减少,减少程度与轴向配体的给电子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应用INDO波函数计算了三个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分子静电势。酰胺氧原子周围均存在一个势阱很深的宽广的负电势区域, 是最重要的负电中心。 哌啶环4-位引入甲氧甲基后,增加了新的负电势区域。哌啶环1-位芳环周围具有宽广的正电势区域。 哌啶氮原子和酰胺氮原子附近存在较小的负电势区域。 基于计算出的静电势推测了三个化合物的镇痛作用的可能机理及药物结构与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聚-3,4-乙烯二氧噻吩导电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向胶束合成法, 以二乙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形成的反胶束为模板制备了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纳米粒子. 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对PEDOT粒子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纳米粒子的导电性能并采用石英微天平(QCM)对纳米粒子的气敏特性进行了分析, 对相应导电机理及气体敏感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近红外透射光谱应用于黄酒酒龄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应用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开展了黄酒酒龄定性鉴别的研究,并对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未处理、平滑、二阶微分)对酒龄鉴别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以86瓶绍兴黄酒为标准样品,并结合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及判别分析法,建立了黄酒酒龄定性鉴别模型。光谱平滑处理对酒龄鉴别结果影响不显著,而微分光谱分析结果最差,近红外原始光谱结合判别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最优,其校正集正确分类的百分比达98.1%,预测集达90.6%。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结合原始光谱及判别分析法可作为一种可靠、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用于黄酒酒龄定性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995.
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测定杨梅汁可溶性固形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浙江省不同产地的杨梅汁进行了光谱测定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样品的杠杆值、学生残差和马氏距离来判别异常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杨梅汁的可溶性固形物进行建模分析,选取不同的分辨率和波段范围对光谱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回归因子数和用于定量分析的最优波段范围。结果显示: 杨梅汁样品中有一个为异常样品,在建模时予以剔除;用于杨梅汁可溶性固形物检测的最佳分辨率和最优波段分别是4 cm-1和4 000~12 267.46 cm-1,最佳的回归因子数是8,该PLS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57 85,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交互验证标准偏差(RMSECV)分别是0.431,0.925和1.07°Brix。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能用于杨梅汁可溶性固形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96.
牛建钢  孙维连 《光学学报》2007,27(1):177-180
CIElab颜色空间坐标是氮化锆薄膜非常关键的技术指标,而氮分压对氮化锆薄膜颜色坐标有较大的影响。应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沉积氮化锆薄膜,通过对炉内分压强和氮化锆薄膜颜色的测量,绘制了氮分压对CIE颜色坐标L*,a*,b*值的影响曲线。发现随炉内氮分压的增大,薄膜颜色坐标a*,b*值呈环形曲线、L*值呈单调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使用金属自由电子气模型对颜色变化趋势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颜色坐标的变化是由于随氮分压增加,自由电子浓度降低引起等离子体频率降低造成的。对薄膜的X射线衍射谱(XRD)以及电阻率测量结果的分析表明,在氮分压较大时,颜色坐标L*的明显下降变化是由于Zr3N4等的禁带宽度小于可见光谱的极限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7.
诊断离子是指在质谱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够代表某一类成分特征裂解行为的碎片离子。以诊断离子为基础,通过手动或自动过滤的方式对复杂中药样品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进行快速判断、辅助化学成分的鉴定,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数据后处理方法。相比于质量亏损过滤、中性丢失过滤和分子网络等数据处理技术,诊断离子技术可以鉴定含有未知取代基的成分,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量杂质和共流出成分产生的干扰,在中药非靶向鉴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对近十年来诊断离子技术在黄酮类、生物碱类、苯丙素类、酚酸类、萜类、甾体类等中药不同类型化学成分质谱鉴定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对其后续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8.
通过使用联咪唑及其衍生物2种有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多酸基化合物[Ag4(biz)4][H2P2Mo5O23]·2H2O(1)和[Ag4(bbiz)4][HPW2W2O40](2)(biz=2,2-联咪唑, bbiz=5-丁基-2,2-联咪唑), 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化合物1包含双核银簇[Ag2(biz)2]2+, [P2Mo5O23]6-多阴离子通过提供端基氧原子连接相邻双核银簇而构筑了一维链结构。在化合物2中, 每个Keggin型阴离子提供4个桥氧原子来连接4个双核银簇[Ag2(bbiz)2]2+, 从而构筑一个二维的层结构。此外, 对标题化合物的电化学、光催化以及荧光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血清中雌三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凝  王栩  林金明  李振甲  应希堂 《化学学报》2007,65(23):2755-2760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将磁性微粒子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体血清内的雌三醇(E3)含量进行了测定. 磁性微粒子分别作为固相一抗包被材料和二抗分离剂参与反应. 两种方法检测雌三醇浓度的线形范围均为0.6~60 ng/mL. 其中, 固相一抗法的批内变异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1%和15%, 回收率为90%~116%, 健全性系数为0.9987. 二抗分离法的批内变异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8%和10%, 回收率为88%~118%, 健全性系数为0.9974. 两种方法分别与经典板式化学发光法对比, 检测人血清样本, 结果相关性较好, 且磁性微粒子法更为省时、简便, 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提出了一种杂化多组态密度泛函新方法——λ-DFCAS. 在λ-DFCAS方法中, 电子相关能被分为静态和动态相关能. 静态相关能由多组态波函数方法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CASSCF)得到, 而动态相关能由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描述. 两种相关能的杂化比例由一个可调节的参数λ控制. 参数λ的取值取决于分子体系的多组态特性, 在0~1之间变化, 从而使得λ-DFCAS可以应用于各种强相关分子体系. 该方法能够以与CASSCF相当的计算代价获得接近完全活性空间二阶微扰(CASPT2)的计算精度, 并具备了大小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