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4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1411篇
化学   2941篇
晶体学   248篇
力学   315篇
综合类   148篇
数学   662篇
物理学   19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考察了系列氧化剂、催化剂和溶剂对环己胺液相氧化制备环己酮肟的影响,发现以乙腈为溶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NaY型沸石分子筛对该反应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 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氧化剂用量,比较分析了各因素对环己胺转化率和环己酮肟选择性的影响。 确定了环己胺液相氧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环己胺为3 mL,催化剂为03 g,环己胺、溶剂和氧化剂的体积比为1∶3∶3,65 ℃反应2 h。 讨论了环己胺液相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92.
以罗丹明B(RhB)为模板分子,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罗丹明B磁性印迹微球(M-MIP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与本体聚合的印迹材料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2种聚合物中的Fe3O4均呈现良好的晶形。 悬浮法制得的M-MIPs呈球形,粒径在50 μm左右,其饱和磁化强度(5.406 emu/g)比本体法制得的M-MIP(1.772 emu/g)更大,有利于快速磁性分离。 悬浮法所得M-MIPs的吸附量是本体法所得M-MIPs吸附量的近1.8倍,且在吸附速率、选择性、重复使用性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后者。 2种材料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悬浮法所得M-MIPs对RhB的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而本体法所得M-MIPs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悬浮法制得的M-MIPs更适合于RhB的识别、富集与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993.
合成了分别以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ZnMOTPP)和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钆卟啉(GdMOTPP)为功能单体, 甲基丙烯酸(MAA)为辅助功能单体的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 微球平均粒径为50~100 μm, 粒度均匀. 与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和特异性进行对比发现, ZnMOTPP分子印迹微球的吸附性能优于 GdMOTPP分子印迹微球, 金属卟啉分子印迹微球的吸附性能优于仅以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微球, 并且微球对其印迹分子DMMP具有特异性吸附. Scatchard分析表明, DMMP分子印迹空穴中只存在一类结合位点, MIPMs-Zn+MAA的最大吸附量Qmax=148 μmol/g, MIPMs-Gd+MAA的Qmax=78.9 μmol/g, MIPMs-MAA的Qmax=13.57 μmol/g.  相似文献   
994.
铈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与其它液流电池相比,具有电压高、原材料资源丰富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储能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发展潜力。 本文总结了铈锌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电解液的发展进行了重点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铈锌液流电池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5.
从6-羟基托品酮出发,经过羟基的乙酰基化和苯甲酰基化,再通过还原氨化高效地得到含有活泼胺基的2个母核化合物。 2个母核化合物与不同的酰氯反应,得到一系列托品酮衍生物。 该衍生物经过体外过氧化物酶增生因子活化受体γ亚型(PPARγ)激活、二肽基肽酶Ⅳ (DPP-Ⅳ)抑制实验,发现多数化合物对DPP-Ⅳ显示抑制活性,其中2个化合物(3 μmol/L DMSO溶液)对DPP-Ⅳ抑制率超过30%。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浊度法和静态抑垢法,研究了抑制剂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PBTCA)与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对氟硅酸钠(钾)结晶的影响。 运用经典结晶成核理论解释了抑制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了氟硅酸钠(钾)的晶体形貌和晶型。 结果表明,PBTCA与HPMA通过提高氟硅酸钠(钾)结晶时的表面自由能而抑制氟硅酸钠(钾)的析出。 PBTCA与HPMA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PBTCA与HPMA共同作用使Na2SiF6的结晶表面自由能从108 mJ/m2升高至126 mJ/m2,溶液中Na+的阻垢率从6.2%上升至70.3%;使K2SiF6的结晶表面自由能从199 mJ/m2升高至230 mJ/m2,溶液中K+的阻垢率从10.2%升高至45.3%。 PBTCA与HPMA的加入使氟硅酸钠(钾)的粒径变小,颗粒分散;空白溶液中晶体主要为NaKSiF6,PBTCA与HPMA混合体系中结晶产物主要为Na2SiF6和K2SiF6。  相似文献   
997.
A novel thermostable β-galactosidase gene, designated as GkGallA, from the thermophilic bacterium 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HTA426 was cloned and heterologously over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E, coli). Based on the sequence analysis, GkGallA belongs to the glycosyl hydrolase family 1 that was the first β-galactosidase of bacterial origins expressed by us in this family. The 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 of GkGallA determined by sodium de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is 52000. It exhibited the highest activity toward p-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 at pH 7.8 and 70℃ and displaye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Divalent cations are prerequisite for the activity of GKGallA, with the highest ac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Mn2+. Moreover,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GkGaI1A was modeled to specul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catalytic residues and the reac- tion mechanism. The catalytic residues consisting of Glu166 and Glu355 were verified by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相似文献   
998.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往往遭到虫灾的破坏,人们经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消灭害虫.在这里提出药物杀虫模型来研究害虫的动力学演化行为.在这个模型中害虫集团通过单体出生来增大,同时由于害虫的扩散行为,害虫集团会发生分解.害虫集团还会由于药物的作用而减小.在平均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解主方程的方法来研究害虫的动力学演化行为.结果发现:只有当初始药物量B0大于或者等于一定值Bc时,害虫才会以指数递减形式被完全消灭,否则害虫将会以指数递增形式增长,药物最终被消耗掉.  相似文献   
999.
报道用新的催化剂合成紫罗兰酮.用CH3ONa作固体碱催化剂催化柠檬醛与丙酮的Aldol缩合反应,在50~60℃反应3.5h,以95.3%的收率制得假性紫罗兰酮,然后假性紫罗兰酮在磷酸催化下进行关环反应,于温度55~65℃反应,得质量分数为97.6%的紫罗兰酮,收率81.5%,对合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产品紫罗兰酮的IR谱图、NMR谱图进行了确认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Carbon supported Pt(Pt/C) electr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with glucose as protection agent and NaBH4 as reductant. The Pt nanoparticles deposited on carbon support presented reduced size and well dispersity attributed to the protection effect of glucose. Glucose absorbed on the particle surface was readily removed by water washing without leading to agglomeration of the Pt nanoparticles. The as-prepared Pt/C electrocatalysts showed improved mass activity for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compared to the catalyst prepared without glucose protection.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is attributed to the larger electrochemical active surface area thus increased active sites on the Pt/C elctrocatalysts prepared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gluco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