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221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40篇
物理学   298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通过多元醇法(polyol method)合成出NaGdF4:Eu3+和NaGdF4:Yb3+,Er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u3+掺杂样品的下转换发光和Yb3+/Er3+共掺杂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对未经退火和经过退火的样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2.
助剂Cu、K对F-T合成铁基催化剂作用的表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连续共沉淀和喷雾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组Cu、K助剂单独或同时加入的微球状Fischer-Tropsch(F-T)合成铁基催化剂,借助低温N2吸附、MES、XRD、H2-TPR、CO-TPR研究了Cu和K助剂对催化剂织构、还原性能以及还原和炭化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K助剂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铁物相在催化剂中的分散程度,增加了Fe2O3与SiO2间的相互作用;当催化剂在H2和合成气中还原时,Cu助剂的加入有利于催化剂的还原和Fe3O4的生成,在CO中还原时,Cu助剂的加入则有利于α-Fe的生成和稳定化。在H2和合成气中,单独K助剂的加入会抑制催化剂的还原或炭化,而Cu和K助剂的同时加入在H2、CO和合成气下均可使催化剂的还原或炭化能力明显提高,表明Cu和K助剂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3.
将84个清凉寺窑汝官瓷和钧台窑钧官瓷样品进行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得到每个样品胎和釉的7种主量化学组分。将所有样品的7种主量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散布分析,以确定汝官瓷和钧官瓷原料来源是否相同。从散布分析图可以看出,汝官瓷釉和 钧官瓷釉样品的原料产地和配方明显不同,汝官瓷胎和钧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和成分接近,但有所不同。The seven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body and glaze samples of 84 RuGuan porcelains from Qingliangsi kiln and JunGuan porcelains from Juntai kiln are determined by the 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 ( PIXE). Then these data are analyzed by scatter analysis to confirm whether the sources of the raw materials of Ru-Guan porcelain from Qingliangsi kiln and JunGuan porcelain from Juntai kiln are the same or not. The figure of the scatter diagram shows that the sourcing area of the raw material and batch formula of RuGuan porcelain and Jun-Guan porcelain glaz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and the sources of the raw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of their body samples are close but a bit different.  相似文献   
84.
涡流检测反演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反演缺陷形状尺寸的无损检测方法.运用Dirichlet边界条件下涡流检测反演的远场区域导数,构造了反演缺陷形状的一种新算法,并且给出了二维及三维的算例,数值反演的结果与实际缺陷吻合得较好.从而说明了:对较小的波数,即使用较少的入射和观测方向的远场测量信息,亦可得到未知缺陷形状的一个合理的重构,算法是可行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85.
阐述了现有的半导体单晶位错模型,即临界切应力模型和粘塑性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状况.分析了熔体法单晶生长过程中影响位错产生、增殖的各种因素,以及抑制位错增殖的措施.与熔体不润湿、与晶体热膨胀系数相近的坩埚材料,低位错密度的籽晶可有效地抑制生长晶体的位错密度;固液界面的形状及晶体内的温度梯度是降低位错密度的关键控制因素,而两因素又受到炉膛温度梯度、长晶速率、气体和熔体对流等晶体生长工艺参数的影响.最后,对熔体单晶生长过程的位错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
严格的速率方程理论得到的总是非马尔可夫的,可是大部分实验都可以用马尔可夫的、即传统的速率常数基础上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来描述.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电子转移过程中的马尔可夫/非马尔可夫特性.以最简单的两态电子转移反应为体系,以其在德拜溶剂中的严格动力学解为标定,采用光谱领域著名的Kubo运动谱窄化线型函数及其特性参数来描述电子转移过程中的马尔可夫/非马尔可夫本质.该马尔可夫特性参数是相干转移耦合与溶剂环境涨落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它为基础说明了大部分实验确实可以通过传统的速率方程来描述,而非马尔可夫速率过程最  相似文献   
87.
颤振对TDICCD相机像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樊超  李英才  易红伟 《光子学报》2007,36(9):1714-1717
为了分析卫星颤振对TDICCD相机像质的影响,给出了低频正弦颤振引起的相机像移,重点分析了滚动、俯仰、偏航三个方向的颤振对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通过对两种卫星颤振动力学仿真数据的计算,具体研究了颤振对相机像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TDICCD相机对卫星颤振幅值要求较高,且随TDI积分级数的增加,颤振的影响尤为突出,必须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88.
采用传统陶瓷烧结工艺,在无压还原气氛下低温制备出透明性良好的掺Yb3+氧化镧钇透明激光陶瓷,测试了其在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结果表明,掺Yb3+氧化镧钇透明激光陶瓷的吸收系数随着Yb3+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强吸收峰974nm处的吸收截面为0.90~1.12×10-20 cm2;主发射峰1 032 nm和1 075 nm处的发射截面分别为1.05×10-20 cm2和0.87×10-20 cm2; Yb3+掺杂浓度为5at.%时荧光寿命为1.38 ms,并随Yb3+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Yb3+掺杂浓度超过10at.%时,样品中存在严重的浓度猝灭.产生浓度猝灭的原因是高掺杂时离子间存在合作上转换和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89.
摘要:潮流场.通过计算舟山大岙渔港防波堤工程建造前后潮流场、潮位及纳潮量的变化,分析了海岛渔港防波堤建设的潮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防波堤工程的建造,对港内的纳潮量和潮波影响不大,但却改变了进出渔港的潮流流路和流速.尤其在渔港进出口断面,尽管断面面积缩小,但断面平均流速却未随之增大,反而有较大幅度的减小,最大流速减小约0.35m·s^-1  相似文献   
90.
采用加速坩埚旋转技术-Bridgman(ACRT-B)法制备了φ40 mm的结构较为完整的Cd0.96Zn0.04Te晶锭.利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晶片的近红外透射曲线,最大斜率切线法测定截止波长(cut-off wavelength,threshold wavelength),进而计算截止能量和该点的Zn组份.绘制了晶片表面的组织图,以及晶锭轴向剖面的Zn组份等高线图.实验结果表明:ACRT方法显著改善晶体组份的轴向偏析和径向偏析,晶锭中部存在两个Zn组份轴向和径向皆均匀的区域,分别约占晶锭体积的37;和16;,对应于两个大的单晶晶粒,大部分区域Zn组分径向偏析几乎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