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1篇
  免费   3809篇
  国内免费   4075篇
化学   20706篇
晶体学   424篇
力学   1161篇
综合类   369篇
数学   3019篇
物理学   923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786篇
  2020年   831篇
  2019年   942篇
  2018年   748篇
  2017年   708篇
  2016年   1107篇
  2015年   1252篇
  2014年   1503篇
  2013年   1994篇
  2012年   2326篇
  2011年   2349篇
  2010年   1805篇
  2009年   1762篇
  2008年   2065篇
  2007年   1878篇
  2006年   1674篇
  2005年   1373篇
  2004年   1261篇
  2003年   1090篇
  2002年   1166篇
  2001年   931篇
  2000年   705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383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341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2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The ultrafast carrier relaxation processes in CdTe quantum dots are investigated by femtosecond fluorescence upconversion spectroscopy.Photo-excited hole relaxing to the edge of the forbidden gap takes a maximal time of ~ 1.6 ps with exciting at 400 nm,depending on the state of the photo-excited hole.The shallow trapped states and deep trap states in the forbidden gap are confirmed for CdTe quantum dots.In addition,Auger relaxation of trapped carriers is observed to occur with a time constant of ~ 5 ps.A schematic model of photodynamic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pectroscopy studies.Our work demonstrates that femtosecond fluorescence up-conversion spectroscopy is a suitable and effective tool in studying the transportation and conversion dynamics of photon energy in a nanosystem.  相似文献   
182.
健康人体的温度分布存在一种双侧对称性,当面神经功能受损时,将改变这种热分布的对称性。人体热量大多通过红外辐射的形式散发,因此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有效捕捉这种红外热辐射分布的改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热不对称分析的方法——有效热面积比,即计算面部特定区域与对侧区域的温差乘以温度异常区面积与总面积之比。利用这种方法对面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和健康人群作对照性试验,结果显示:此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平均为0.90和0.87,比常规方法提高了7%和26%,有效热面积比与面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正相关,平均为0.664。因此,关于诊断和评估面神经功能,红外热成像是一种有力的工具,有效热面积比是一项高效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83.
采用X射线荧光(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X射线衍射(XRD)对不同来源藏药珠西中的元素成分和结构组成进行测定,以期揭示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XRF和ICP-OES分析结果表明,藏药珠西中主要元素为Fe,S和O,及少量的Si,Na,Mg,Al,K,Ni,Ca,Ti等元素。XRD分析表明,藏药珠西中主要存在立方晶系FeS2,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斜方晶系Fe+3O(OH)等。通过XRF,ICP-OES和XRD分析,获得了藏药珠西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组成基本数据,为其药理作用物质基础的揭示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4.
黄志平  李洪才 《中国物理》2005,14(5):974-979
利用(N-1)个EPR对和一个(M+2)量子比特的GHZ态来实现N粒子W态的M个控制隐形传输。当所有的控制方都对自己的粒子进行Hadamard操作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告诉接受方,隐形传输成功实现;接着讨论了当一个控制方不合作,隐形传输失败。  相似文献   
185.
张明  徐英  洪治 《中国物理》2005,14(5):995-998
对Ce:BaTiO3晶体中光折变光栅的暗衰减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到了晶体禁带中的Fe离子和Ce离子两个深陷阱能级同时参与了光折变过程。在单深能级模型和浅-深能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化的双深能级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定量地分析了Fe离子和Ce离子每个深陷阱能级在不同光栅波矢、不同光栅写入光强时对总空间电场以及光折变光栅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6.
拱形激光二极管侧抽运Nd:YAG固体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阐述了同心抽运、同心冷却的激光二极管紧包侧抽运Nd:YAG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工作。这种抽运结构使晶体内的增益场与谐振腔基模实现了良好的匹配,易于得到良好的光束质量和大能量输出,基模提取效率高。模拟分析了晶体内的增益场以及横截面内的温度分布,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激光二极管的温度特性对器件工作的影响。研究了晶体的热致退偏效应对器件调Q工作的影响.并且初步探讨了不同腔长、不同腔型下器件的工作情况,这些实验结果对进一步优化使用这种抽运结构有指导意义。所设计的激光器在工作频率6Hz时.得到了斜效率为44.3%的多模调Q输出。在抽运能量735mJ时,得到最大输出能量135mJ,脉宽7.6ns的调Q脉冲,光光效率为18.4%,插头效率为11.0%,光束发散角小于1.5mrad。  相似文献   
187.
低温工质两相流动在很多场合都存在,研究深冷剂在两相流动时参数的分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文中采用一维均相流模型对液氮循环流动过程进行稳态数值模拟,得到了循环流动过程中液氮含汽率、压力和温度沿管程方向的分布情况,并对由于不同回路条件引起的不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8.
操作参数对PEM燃料电池中水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质子膜内水分和阴极多孔电极中液态水含量是PEM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控制因素。本文给出了一个用于研究PEM燃料电池内水迁移的稳态、等温、两相流模型。模型耦合了连续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物质守恒方程,以及水在质子膜中传递方程。运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增大系统操作压力、升高电池操作温度和降低加湿温度将会使质子膜中水的净迁移通量增大;增大操作压力、降低操作温度和升高加湿温度会增加阴极CTL与GDL界面上液态水含量。  相似文献   
18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启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应用时燃料电池的运行条件会随时间不断地变化,因此是一个非稳态过程.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加湿条件以及反应气流量下电池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电池启动速度加快;对电池加湿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启动性能.  相似文献   
190.
指出了线粒体DNA损伤及突变研究与核DNA相关研究的区别,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电离辐射引起线粒体DNA损伤突变的研究进展。 针对放射生物学中线粒体学方面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现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方法学上建立起了real-time PCR和long PCR等手段对线粒体DNA损伤及突变进行定量检测, 并以此为基础, 对电离辐射引起的线粒体功能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了线粒体DNA损伤及突变研究对阐明电离辐射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所具有的贡献, 提出未来在放射生物学中以远后效应, 能量代谢为主的线粒体学研究方向。 Current advance in ionizing radiation induced mitochondrial DNA damage and mutations is reviewed, in addition with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mtDNA and nDNA damage and mutations. To extent the knowledge about radiation induced mitochondrial alterations, the researchers in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eveloped some technics such as real time PCR, long PCR for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radiation induced damage and mutations, and in depth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functional changes of mitochondria based on mtDNA damage and mutations were also carried out. In conclusi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mitochondrial study in radiation biology is underlined, and further study on mitochondrial study associated with late effect and metabolism changes in radiation biology is pointed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