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5篇
  免费   2107篇
  国内免费   4269篇
化学   8360篇
晶体学   386篇
力学   793篇
综合类   634篇
数学   1461篇
物理学   52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516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864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935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920篇
  2006年   965篇
  2005年   834篇
  2004年   671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458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579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9篇
  1971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9篇
  196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本研究采用紫外光离子源-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UV-FAIMS)快速检测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选取苯和对二甲苯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了分离电压、流速等因素对其分离识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分离电压值为0~1200 V时,苯和对二甲苯信号强度逐渐降低,而特征补偿电压值却逐渐增加.实验选取分离电压值为900 V,当载气流速为0~240 L/h时,苯和对二甲苯的特征离子峰信号强度逐渐增加,当载气流速为0~120 L/h时,苯和对二甲苯团簇峰信号强度增加,当载气流速为120~240 L/h时,苯的团簇峰信号强度增加,而对二甲苯的团簇峰信号强度降低.此外,对样品浓度、信号强度与噪声的比值进行探讨,获得UV-FAIMS检测苯的检测限为0.011mg/m3.  相似文献   
962.
目的分析讨论健康宣教应用在儿科疾病恢复中的临床干预方法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台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82例儿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健康宣教。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对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61%,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就儿科患者而言,临床中及时的给予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与护理,且充分的对宣教时机进行了解与掌握,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3.
以CuSO4和ZnCl2为原料, 采用温和的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Cu2O/ZnO微米结构高效光催化剂. 研究了不同[Cu2+]/[Zn2+]比条件下所得Cu2O/ZnO复合物的形貌和光催化活性. 通过5.5 h的光照, Cu2O/ZnO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染料的降解率为(77.5±0.1)%. 将多形貌Cu2O/ZnO复合物作为阳极, 铂片作为对电极, 中间注入甲基橙溶液, 组装“三明治”结构拟电池, 研究了复合物的光降解机制.  相似文献   
964.
以取代烷氧基嘧啶3-烯键氧化吲哚衍生物为原料,与肌氨酸及多聚甲醛在甲苯中回流经1,3-偶极子3+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烷氧基嘧啶拼接3-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h),产率67%~82%,d/r值6/1~20/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h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和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3d和3g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明显的活性,IC50分别为24.1 mol·L~(-1)和32.4μmol·L~(-1),接近阳性对照药顺铂。  相似文献   
965.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多巴胺不仅为还原剂而且提供氮源,石墨烯溶液前躯体的pH值对水热法制备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很大的影响,通过调节多巴胺和L-精氨酸在石墨烯溶液前躯体的浓度,可制备密度为2.54 mg/cm3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由于氮掺杂、低密度和大的比表面积,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对各种油品都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66.
彭开敏  叶泰  曹慧  袁敏  于劲松  徐斐 《分析测试学报》2018,37(12):1412-1417
采用生物矿化策略,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制备了猪肝酯酶(Porcine liver esterase,PLE)杂化"纳米花"(Ca3(PO4)2-PLE)。利用扫描电镜、元素能谱分析及红外光谱对所制备的杂化"纳米花"进行了形貌和成分分析。对杂化"纳米花"制备过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1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 H 7. 4)中,猪肝酯酶质量浓度为0. 3 g/L,钙离子浓度为500 mmol/L,制备温度为20℃时,所制备的Ca3(PO4)2-PLE具有最高酶活,其酶活为同等酶浓度下液酶酶活的169%。将制备的Ca3(PO4)2-PLE用于4种菊酯类农药的酶解性能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Ca3(PO4)2-PLE的酶解率均优于液酶。此外,制备的Ca3(PO4)2-PLE用于菊酯农药酶解循环2次后仍保持70%以上的活力。  相似文献   
967.
以卤化钯(X=Cl、 Br、 I)为原料,乙腈为溶剂,与1,2-二(二苯基膦)乙烷反应,合成了1,2-二(二苯基膦)乙烷卤化钯[Pd(dppe)X2, dppe=1,2-二(二苯基膦)乙烷],产率均高于96%,其结构经1H NMR, XRD和元素分析确证。以Suzuki反应和Stille C—C偶联反应为模板反应,研究了Pd(dppe)Cl2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d(dppe)Cl2对2-氯噻吩和对甲氧基苯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4,7-二氯苯并噻二唑核或其他含苯并噻二唑核的卤代芳烃与其他芳香核的锡试剂的Stille C—C偶联反应的催化转化率分别为80%~85%和52%~60%,催化活性优于四(三苯基膦)钯(70%~85%和43%~50%)。  相似文献   
968.
GPR40 受体苯丙酸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丙酸类化合物是G蛋白偶联受体40(GPR40)潜在的生物活性药物。本文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分别建立了40个已知活性的GPR40受体苯丙酸类激动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研究该类激动剂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分别为0. 527和0. 500,拟合验证系数(r~2)分别为0. 901和0. 860,两个3D-QSAR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和预测能力。根据两个3D-QSAR模型提供的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氢键供体场和氢键受体场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优化该类抑制剂结构的药物设计思路,为指导设计更高活性的GPR40激动剂以及GRR40新分子激动活性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9.
以金刚烷甲酰氯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吲哚环合及酰化反应制得中间体2-(5-氯-2-金刚烷-1H-吲哚-3-基)-2-氧代乙酰(4); 4与取代胺反应合成了14个新的N-取代2-(5-氯-2-(金刚基-1-基)-1H-吲哚-3-基)-2-氧代乙酰胺衍生物(5a~5n),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化合物对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5-氯-2-金刚烷-1H-吲哚-3-基)-N-(3-氯-4-氟苯基)-2-氧代乙酰胺(5e)的体外抑制活性最优,IC50分别为14.10、 10.56和8.55 μmol·L-1。  相似文献   
970.
沈伟健  柳菡  张睿  余可垚  蔡理胜  刘艳  王红 《色谱》2017,35(12):1224-1228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联用技术(GC-NCI-MS)测定禽蛋及蛋制品中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技术QuEChERS净化,采用基质校正曲线外标法定量。在0.005~0.10mg/L范围内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有目标物的定量限均在0.025~0.10μg/kg范围内,均能满足国内外的限量要求。在0.1、2.0、4.0、20.0μg/kg 4个添加水平下,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均处于87.0%~99.3%,RSD均≤12.7%,说明该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好的稳定性。综上所述,该法灵敏度、准确度较高,精密度较好,可用于禽蛋及蛋制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