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化学   457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1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红外光谱法动态跟踪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的热变性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FTIR光谱法研究了常温下和升温、降温过程中PHB,P(HO-co-HD)及不同组分的P(HB-co-HV)和P(HB-co-HH)共聚物的变化。结果表明,PHB、P(HB-co-HV)和P(HB-co-HH)在变温过程中红外光谱图发生了明显变化,此过程是物理变化,且过程可逆。  相似文献   
122.
韩永滨  李嫕  杨国强 《化学进展》2004,16(2):284-290
固相合成方法具有传统液相反应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化学家认可.反应物与高分子支持体的连接则是固相合成中的重要环节,连接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有机硅连接体基本满足了理想连接体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本文从直接法和间接法两方面综述了26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多种有机硅连接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固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3.
螺旋焊缝局部噘嘴问题是复杂的三维问题,至今没有现成的安全评定公式可以利用,也难以获得纯粹的理论解。应“西气东输”工程之需,本文利用现有直焊缝理论基础,建立了该问题的力学模型,获得了应力集中因子的显式解,给制订螺旋焊线管几保缺陷的安全评定标准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商用有限元工具ABAQUS对螺旋焊线局部噘嘴进行的系统分析显示,本文提供的理论解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4.
以乙酰丙酮铜Cu(acac)2为铜源、 NH4Y分子筛为载体, 采用固相反应制备了无氯CuY催化剂, 考察了在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过程中固相反应温度和Cu负载量对CuY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CuY催化剂物相结构、 可还原性Cu物种和织构性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固相反应温度的升高, 与NH4Y中NH4+发生离子交换的Cu2+交换度和活性中心Cu+含量先增大后降低, CuY催化剂活性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负载量(质量分数)低于10%时, 受分子筛残留B酸位影响, 碳酸二甲酯的选择性较低, 而负载量高于12%时, CuY催化剂中出现了CuO物种, 且粒子逐渐长大, 覆盖部分活性中心, 甚至堵塞孔道, 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当固相反应温度为250 ℃, Cu负载量为12%时, 活性中心Cu+含量最高, 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 碳酸二甲酯基于甲醇的时空收率为267.3 mg·g-1·h-1, 甲醇转化率为6.9%, 碳酸二甲酯(DMC)的选择性为69.2%.  相似文献   
125.
本实验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醋酸镉为镉源,利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直径~250 nm的电纺丝纳米纤维。通过高温煅烧和硫化钠溶液进行水热处理,得到CdS超薄片层包覆TiO2中空结构的纳米纤维。推测该复合结构形貌的形成过程为:在Ti/Cd(摩尔比)为1:1和2:1时,由于CdO的含量较高,反应过程中CdO溶解,并与反应溶液中的S2-形成CdS超薄片层生长在纤维的外表面,剩余的TiO2纳米粒子聚集形成中空的纳米管状结构;而Ti/Cd(摩尔比)为4:1和8:1时,由于溶解的CdO较少不足以形成TiO2纳米管,同时,生成的CdS也不足以完全包覆TiO2纳米纤维形成非管状结构。当Ti/Cd为1:1时,TiO2@CdS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产氢活性。在300 W氙灯光照条件下和加UVCUT-420 nm滤光片下,50 mg催化剂产氢速率分别为19.7 μmol/h和3.4 μmol/h,这主要是由于所得到的复合结构中TiO2为非晶材料。进一步在惰性气氛下煅烧,也很难将TiO2晶化。  相似文献   
126.
脉冲形成网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陶瓷无感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设计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的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该脉冲形成网络采用无感陶瓷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每一个电容器的容值为1.7 nF。电容器采用相对介电常数较高的钛酸钡作为材料,单个电容器的直径为6 cm、高度为4 cm,该电容器在变压器油中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50 kV。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单线型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可在1 Ω的匹配负载上获得半高宽220 ns,前沿为40 ns的高压脉冲,能很好满足脉冲功率系统小型化的应用要求。实验研究还表明,设计的低阻抗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在工作电压为44 kV时可在2.5 Ω的低阻抗负载上获得脉宽230 ns,前沿约为50 ns的脉冲。  相似文献   
127.
基于Sigmoid函数局部视觉适应模型的真实影像再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图像采集与显示设备之间的动态范围差异,色调映射技术试图建立一种由高到低的动态范围映射关系,可用于一般图像的真实影像再现.在不同亮度适应水平下,人眼能产生不同的响应特性及对比度敏感性,从而同时响应不同明暗的光强.由此建立了一种局部视觉适应的再现算法,采用具有参数控制的Sigmoid函数来模拟视觉适应的S形非线性特点,得到不同局部亮度适应水平下的压缩曲线,因此能较好地协调图像整体对比度、亮度调整与局部增强之间的关系,在增强图像较暗区域的同时,极大程度地保持亮区细节.经主观评价与特征统计参数相结合的方法验证,该算法能有效地实现动态范围压缩,保持图像细节而避免伪像,具有一定的色彩恒定性,且复杂度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8.
刚性块轴向撞击杆的弹塑性动力屈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特征线法分析了刚性块轴向撞击弹塑性直杆时应力波传播的全过程,得到了杆冲击端与固定端应力的变化规律及刚性块与杆首次分离的时间.基于能量原理,考虑了弹塑性应力波的传播与反射,建立了弹塑性杆在刚性块轴向撞击下的横向扰动方程,给出了问题的级数解,由解的稳定性得到了发生屈曲时的临界条件;通过数值计算和分析,给出了临界速度与冲击质量、线性强化模量及临界时间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在磺化聚醚醚酮(SPEEK,DS=61.68%)中分别混入酚酞型聚醚砜(PES-C)、磺化酚酞型聚醚砜(SPES-C,DS=53.7%)制备出SPEEK/PES-C、SPEEK/SPES-C共混质子交换膜.结果表明,共混的两种聚合物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ES-C、SPES-C的混入能有效降低膜的溶胀及甲醇透过,且随着共混量的增加,这种作用越趋明显.纯SPEEK膜在75℃左右溶解,而SPEEK/PES-C(30wt%)、SPEEK/SPES-C(30wt%)共混膜在80℃时溶胀度仅为22.5%、26.32%.在室温至80℃范围内,纯SPEEK及共混膜的甲醇透过系数都在10-7cm2.s-1数量级上,远小于Nafion115膜.在饱和湿度下,温度大于90℃时,SPEEK/PES-C(20wt%)共混膜电导率超过Nafion115膜;温度大于110℃时,SPEEK/SPES-C(30wt%)共混膜电导率与Nafion115膜相当,达到0.11S.cm-1.高电导率,低透醇系数以及明显提高了的可使用温度表明该类共混膜有望在DMFC中使用.  相似文献   
130.
A facile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synthesizing chitosan-O-poly(ε-caprolactone) (CS-O-PCL). Stoichiometric sodium dodecyl sulfate-chitosan complex (SCC) which was soluble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was adopted as an intermediate. Regioselective conjugation of PCL onto SCC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condensation reaction between isocyanate-terminated PCL and hydroxyl groups of chitosan. The grafting level of PCL could be modulated by varying PCL/SCC weight ratio. SDS was removed from SCC-O-PCL using trihydroxymethylamine (Tris) as a decomplexation agent. The self-assemble behavior of the amphiphilic copolymers was studied by fluorometry, TEM and laser light scattering. The morphology of the CS-O-PCL nanoparticles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PCL grafting level. Both spherical micelles and vesicle could be formed by dialysis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