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549篇
化学   1106篇
晶体学   87篇
力学   122篇
综合类   55篇
数学   216篇
物理学   6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71.
以甲醇为溶剂,将异马来二氰基二硫烯酸钾[K2(i-mnt)]和六水氯化镍分别与溴化4-溴苄基喹啉盐([4-BrBzQl]Br)或溴化4-硝基苄基喹啉盐([4-NO2BzQl]Br)直接反应,得到两种新的离子对配合物[4-BrBzQl]2[Ni(i-mnt)2](1)和[4-NO2BzQl]2[Ni(i-mnt)2](2);测定了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并利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4-BrBzQl]2[Ni(i-mnt)2]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每个不对称单元含半个[Ni(i-mnt)2]2-阴离子和1个[4-BrBzQl]+阳离子,晶体中的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和C-H…S、C-H…N氢键作用形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2.
采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在不同聚氯乙烯(PVC)表皮上的固化动力学,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手段分析了PVC表皮成分,以确定导致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不固化的具体原因。 结果表明,PVC表皮中导致硅橡胶不固化的主要元素为P元素。 在固定硅橡胶厚度为1 mm的情况下,当PVC表皮中的P元素质量分数低于3×10-3%时,浇注在其上的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依然能固化;而当PVC表皮中的P元素质量分数超过约2.4×10-2%时,虽然浇注在其上的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的中间层依然能固化,但与PVC表皮接触部分的硅橡胶不固化,且不固化层厚度随P元素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 本文还研究了在P元素质量分数低于3×10-3%的PVC表皮上,降低硅橡胶厚度至微米级时的固化行为,在P元素质量分数低于3×10-3%的PVC表皮上,当硅橡胶厚度低于2 μm时,硅橡胶出现不完全固化现象。 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在含有P元素的PVC表皮表面的固化行为主要是由硅橡胶样品中铂催化剂总含量及PVC表皮中的P元素含量确定的,同时也会受到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反应速率以及铂催化剂、P元素在硅橡胶中的扩散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以卟啉分子H2-pTCPP作为基础染料,通过配位自组装的方法将天线分子S3修饰到染料结构中。结果表明经天线分子修饰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天线效应有效地提高了器件的光子捕获能力,光电流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电荷复合行为也得到了明显的抑制。基于H2-pTCPP的电池器件显示了1.18%的转换效率,而经过天线分子修饰后的Mn-pTCPP+S3显示了2.64%的转换效率,性能提高了1.2倍。  相似文献   
74.
新型PES微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新型双烯丙基聚醚砜(PES), 采用超临界CO2作为物理发泡试剂制备微孔材料, 研究了不同发泡温度、饱和压力、发泡时间和放气时间等因素对微孔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发泡温度在110~170 ℃之间, 随着温度的升高, 泡孔直径增加, 泡孔密度在140 ℃达到一个最大值; 随着饱和压力的升高, 泡孔直径减小, 泡孔密度增大; 发泡时间和放气时间对微孔直径和密度影响不大; 研究了在不同辐照剂量下微孔材料的交联性能, 结果表明, 在600 kGy辐照剂量以下, 交联效果不明显, 在800 kGy以上, 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 凝胶含量增加, 辐照后的样品在265 ℃热处理10 min, 仍能保持完好的微孔结构.  相似文献   
75.
管爱红  孙军强 《光子学报》2007,36(1):99-103
提出了一种低串扰无损耗的光开关矩阵.该结构是在扩展Benes(DB)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得到的称为改进的扩展Benes(IDB)结构,并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得到各级改进的扩展Benes(GIDB)结构.理论分析了IDB结构和GIDB结构中串扰产生的机理和对信号的影响,比较了几种结构的信噪比和光交换容量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光交换规模的扩大,GIDB结构相对于DB结构信噪比明显提高.实验研究了4×4的IDB、GIDB结构中串扰引起的误码率降低以及眼图的恶化情况.结果表明GIDB结构能有效减少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胜利油田稠油组分的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对胜利油田稠油中的沥青质和胶质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胶质、沥青质分子含有可形成氢键的羟基、胺基、羧基、羰基等极性基团,说明原油中 胶质分子之间、沥青分子之间及二者相互之间有强烈的氢键作用,具有很强的极性。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并与模型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峰及荧光光谱的特征峰相比较,结果表明, 芳香单片是研究稠油中胶质、沥青质组分结构的最基本单位。单元芳香片中芳香环的个数以3~4个环为主,共轭芳香环的排列形式主要为“线性排列”,即渺位缩合。但胶质和沥青质的结构也存在着差异, 即胶质中主要含有3~4个环的共轭芳香片,而沥青质中含有少量多于5个环的共轭芳香片,并且这些共轭芳香片有部分“面性排列”,即迫位缩合。  相似文献   
77.
邱昊  袁芬  芮明奇  关欣 《广州化学》2021,46(1):25-31
对聚光光伏系统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根据电池和聚光系统分类介绍了相匹配的散热冷却方式.电池组合方式简单、聚光倍数低的系统,使用传统风冷、水冷的被动散热即可满足要求;电池组合方式复杂、聚光倍数高的系统,常利用液浸冷却、射流冲击、通道冷却或多方法组合的新型冷却方式.指出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选择系统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的换热方...  相似文献   
78.
官仕龙  刘立建  宋英 《合成化学》2006,14(2):208-209
在三乙胺存在下,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氯甲酸乙酯反应合成了环状碳酸酯5,5-二甲基-1,3-二噁烷-2-酮,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9.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0.85Ca0.15Ti0.90Zr0.10O3xSm3+(BCTZ∶xSm3+,x=0.0%、0.2%、0.4%、0.6%、0.8%、1.0%,物质的量分数)陶瓷,系统研究了其微观形貌、铁电性能、储能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表明,Sm3+掺入后,陶瓷平均晶粒大小明显下降,致密度显著提高。所有陶瓷均表现出典型的铁电性。BCTZ∶xSm3+陶瓷放电储能密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BCTZ∶1.0% Sm3+陶瓷放电储能密度较纯BCTZ陶瓷可提高约49.0%。此外,在408 nm光的激发下,BCTZ∶xSm3+陶瓷在596 nm左右表现出强烈的橙红色发光,且发光强度相对可调性可达449%。  相似文献   
80.
以2-(2-吡啶基)咪唑(pIM)、Co2+和NaVO3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新的钒氧簇化合物[Co (pIM) V2O6](1)。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解析表明,该化合物由VO4四面体和CoO3N2四方锥通过氧原子共边、共角连接成二维结构。基于钒氧簇在催化氧化体系中的高效活性,1作为非均相反应的催化剂,在以H2O2为氧化剂的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秀的催化性能,催化剂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且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此外,磁化率研究表明1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