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9篇
  免费   1875篇
  国内免费   1833篇
化学   8487篇
晶体学   156篇
力学   965篇
综合类   150篇
数学   1499篇
物理学   533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813篇
  2012年   892篇
  2011年   1168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744篇
  2006年   711篇
  2005年   693篇
  2004年   847篇
  2003年   541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曾荣今  姚飞  王慧  沈鹏飞 《有机化学》2012,32(7):1270-1277
以乙酰乙酸乙酯、4-羟基苯甲醛、碳酸氢铵和二溴烷烃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溴烷氧基1,4-二氢吡啶;再将其与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缩合,得到了12种新型的卟啉-二氢吡啶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结构通过NMR,IR和HRMS进行详细表征.研究中测试了这些复杂的卟啉-二氢吡啶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25923)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TCC 25922)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这12种化合物都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好,且卟啉-二氢吡啶二元化合物的抑菌效果优于两种单体.  相似文献   
962.
韩深  王珮玥  刘萤  古瑾  吕美玲  王金花 《色谱》2013,31(10):939-94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了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1, azaspiracid-2, azaspiracid-3)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5:15, v/v)混合液均质提取,应用QuEChERS技术净化,以0.2 μm微孔滤膜过滤,在乙腈-水(含5 mmol/L醋酸铵和0.1%甲酸)体系下进行梯度洗脱,并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 mm×2.1 mm, 1.8 μm)上实现3种贝类毒素的基线分离。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采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3种原多甲藻酸在1~1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 3种贝类毒素的定量限(S/N=10)均为1.0 μg/kg;在10、20和50 μg/kg 3个加标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71%~108%之间,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0%(n=6)。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地区的贝类产品进行了筛查测定,发现部分样品的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963.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的5种喹诺酮类和6种磺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水样经过固相萃取富集后由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该方法在8 min内完成对11种目标化合物的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线性范围为0.5~50μg/L,磺胺类抗生素线性范围为1~1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6次空白加标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喹诺酮类抗生素5.3%~9.0%,磺胺类抗生素4.7%~10.2%。11种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在0.04~0.22 ng/L之间,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2.1%~137%。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地表水中抗生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964.
压电晶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压电晶体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质量、粘度、电导率变化的溶液分析法。重点介绍了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压电生物传感器;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重要应用价值的串联式压电传感器(SPQC)、串联式表面声波电导传感器(SAW)、液隔电极式压电传感器(ESPS)等也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65.
赵玉巧  许建和 《催化学报》2003,24(8):613-618
 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YQ231催化外消旋环戊酮醇乙酸酯对映选择性水解的反应速度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确定的最佳酶反应条件为pH8.0,温度50℃.不同乳化剂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不同,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效果最好,当其加入量为15g/L时,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最高.产物环戊酮醇对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细胞中的酯酶优先水解(R)-环戊酮醇乙酸酯,生成(R)-环戊酮醇,在底物浓度为250mmol/L时,对映体比率(E值)可达50.  相似文献   
966.
Hβ分子筛催化的甲苯与乙酸酐(AA)酰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对甲苯与乙酸酐(AA)的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反应温度、压力、甲苯与乙酸酐(AA)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以及溶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Hβ分子筛对甲苯与乙酸酐(AA)酰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130 ℃、甲苯/乙酸酐(AA)摩尔比20、催化剂/乙酸酐(AA)重量比0.8,极性溶剂如硝基苯等对酰化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选择性有所下将,而非极性溶剂如二氧化碳可部分抑制催化剂的失活。  相似文献   
967.
自从1981年A.Prón等人用三氯化铁掺杂钛系聚乙炔而得到高电导率掺杂聚乙炔以来,对此掺杂聚乙炔的低温电性能已作了一定的研究。不同作者所报道结果可分为两类:一类报道各种掺杂量聚乙炔的电导率均随温度降低而单调减少;另一类则观察到随温度的降低电导率约在200K时出现最大值(增加5%),接着电导率降低。新近我们报导了三氯化铁掺杂的稀土聚乙炔的基本特性。本文进一步对此掺杂稀土聚乙炔的低温电性能作了研究,观察到与上述两种情况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8.
姜艳霞  廖宏刚  陈卫  孙世刚 《电化学》2004,10(2):127-132
运用CO分子探针红外光谱研究不同尺度和分散状态的钯纳米粒子的红外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粒子尺度为6.6nm分散的球型钯纳米粒子(Pdn)和粒子尺度为100~150nm分散的立方体型钯纳米粒子(Pdncube)均给出两个不同吸附方式的桥式CO红外谱峰,其吸收峰位置约在1970cm-1和1910cm-1.将Pdn引入到电极表面后,通过界面电化学诱导使之形成团聚体(Pdnag),其红外光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随着界面电化学诱导时间的增加,其1970cm-1处的谱峰方向从正常转为异常.本研究进一步证明红外谱峰方向的倒反是由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969.
建立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IC-ICP-MS)用于饮用水中的痕量BrO-3及Br-的测量.使用DIONEX Carbopac PA-100(4 mm×250 mm i.d.)在流速1 mL/min及5 mmol/L NH4NO3(pH 5.7)淋洗液下进行BrO-3和Br-的分离.该方法以100 μL进样量对BrO-3的检出限为0.0027 μmol/L(0.22 μg/L);对Br-的检出限为0.0067 μmol/L (0.54 μg/L).对水样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矿泉水中的BrO-3浓度大大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饮用水水质准则>中所规定的溴酸盐的指导值,而所测量的青岛崂山区生活用水则未检出BrO-3.  相似文献   
970.
7,3′-二甲氧基-4′,5′-次乙二氧基黄烷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秋安  张春香  麻秋娟 《合成化学》2005,13(1):67-69,72
以香草醛和问苯二酚为原料,经7步反应合成了新的苯并二氧六环新木脂素黄酮类似物7,3′-二甲氧基-4′,5′-次乙二氧基黄烷酮,总收率16.1%,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