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2篇
  免费   998篇
  国内免费   1944篇
化学   3562篇
晶体学   145篇
力学   350篇
综合类   250篇
数学   644篇
物理学   246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61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1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考虑到短波红外特征与叶面积指数(LAI)有很好的关联,将短波红外特征的典型水分指数与基于可见光-近红外特征的植被指数相融合,尝试构建新的植被指数估算作物LAI。通过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分析新植被指数对LAI饱和响应的特征;利用2009年和2008年北京地区冬小麦实测光谱数据进行LAI估算建模与验证。结果表明:所选择的10个典型可见光-近红外植被指数分别与5个水分植被指数相结合构建的新指数,都能够有效提高与LAI的相关性,特别是在融合了含有短波红外特征的sLAIDI*指数后,新指数显著提高了对LAI响应的饱和点,而对植被水分变化不敏感,LAI估算精度得到改善。研究表明:将短波红外特征引入到可见光-近红外植被指数中,构建的新植被指数对冬小麦LAI估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2.
液晶电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靳鹏飞 《应用光学》2013,34(1):143-147
随着近几年液晶显示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新技术的推出,人们一直致力于改善液晶器件显示性能的研究。在液晶显示器应用中,电光特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介绍了采用激光测量的方法获得液晶的电光特性、阈值电压及视角特性。分析了液晶分子在交流电场作用下重新取向后的扭曲特性,测试了不同电压下液晶分子的透光率和扭曲角度,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向列相液晶具有0.92 V较低阈值电压和较为陡峭的电光曲线,水平方向上在-60~+50有较好的视角特性,垂直方向上在-40~+20有较好的视角特性。该结论为偏光器件的设计与制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建立了仿生拍动推进推力和效率的测量平台,通过电机的转动扭矩、转动角速度及推进力计算得到仿生推进系统的推进效率.对本课题组研制的组合仿生无人水下航行器中柔性双尾鳍模型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柔性尾鳍推进时小摆幅摆动运动效率要高于大摆幅运动;双尾鳍推进方式在小摆幅模式下无论在推进力还是在效率方面都要优于单尾鳍.最后根据模型实验数据,优化了双尾鳍推进的运动参数,并用于优化UUV性能.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量子化学长程校正方法, 以环丙沙星(CIP)为印迹分子, 三氟甲基丙烯酸(TFMAA)为功能单体, 研究了CIP与TFMAA单体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自组装体系的构型、 成键作用位点、 反应的结合能、 作用机理及其选择性. 计算结果表明, CIP印迹分子与TFMAA单体通过氢键形成分子结构互补的有序排列复合物, 当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配比(印迹比例)为1: 6时, 其复合物能量最低; 通过模拟洗脱CIP后的复合物对恩诺沙星(ENR)、 诺氟沙星(NOR)、 氧氟沙星(OFL)再结合的结合能可以预测MIPs对CIP印迹分子的选择性, CIP与OFL共存时MIPs对CIP的选择性最好. 采用不同印迹比例, 测定聚合物对CIP的吸附量, 结果表明, 印迹比例为1: 6时, 聚合物吸附量最大, 且对OFL的选择因子最大, 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端基炔烃和醛肟在间氯过氧苯甲酸和催化量碘苯作用下的[3+2]环合反应, 结果表明, 该过程经过一个有机高价碘中间体而进行. 通过该反应, 端基炔烃在氧化剂间氯过氧苯甲酸和催化剂碘苯的作用下与醛肟反应, 常温下可得到产率良好并具有区域选择性的3,5-二取代异噁唑化合物. 本文考察了反应条件的影响, 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为简便快速合成3,5-二取代异噁唑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6.
铈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与其它液流电池相比,具有电压高、原材料资源丰富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储能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发展潜力。 本文总结了铈锌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电解液的发展进行了重点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铈锌液流电池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7.
A series of triphenylene derivatives with six symmetric substituents was synthesized from hexabromotriphenylene. The synthesis was conducted by six-fold palladium-catalyzed Hagihara-Sonogashira cross- coupling reactions to yield the hexa-alkynyl substituted triphenylene derivatives of HTP1, HTP2, HTP3 and HTP4. The six symmetric substituents can not only endow the triphenylene the longer π-conjugated range, but also increase the solubility of the compounds. Their photophysical, electrochemical, therm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properties,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were established which demonstrated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substituents on the electronic nature and the mesomorphic phase of these disk-shaped molecules. In addition, with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y(POM) characterization, the self-assembly behaviors of the compound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998.
An effcient synthetic protocol for the β-amino carbonyl compounds was developed via one-pot three-component Mannich reaction of aromatic aldehydes, aromatic amines and cyclohexanone catalyzed by 2-hydroxylpy-ridine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β-Amino carbonyl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and reasonable diastereoselectiviti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vents, catalyst amounts and the scope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the Mannich rea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plau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9.
金叶  张丁非 《人工晶体学报》2013,42(12):2532-2535
分别利用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以及燃烧法合成了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的ZnO∶ Eu3+荧光粉,探讨了近紫外光激发下不同方法获得样品的发光性质.当监测Eu3+610 nm发射时,观测到200 ~ 250 nm和370 nm两处宽带,分别对应于Eu-O电荷迁移和ZnO.在近紫外光激发下,这些粉体材料都具有来自Eu3+的5D0-7Fj组态内跃迁线状发射以及与基质缺陷相关的宽带发射.比较不同的合成方法的样品发光,发现不同合成方法能量传递效率不同.固相法合成的材料ZnO∶ Eu3+中引入Li+有利于ZnO向稀土Eu3的能量传递的进行.由于在近紫外区的有效吸收,此材料在近紫外激发发光二极管的应用上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光学浮区法成功地生长出了质量良好的共晶.通过XRD分析,确认了共晶组成中仅含有Al2O3和YAG两种晶相,发现随着Cr的掺入,两相的晶胞参数相对于纯单晶略有增大.通过SEM观察发现共晶组织中两种晶相无序交错排布,共晶间距约10 μm左右.测量了室温下掺Cr共晶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在402nm和556nm的激发波长下,共晶的发射谱均表现出了较好的R线发射,并在掺杂浓度达到0.4 wt;时达到极大值.其激发谱与吸收谱峰位基本一致,说明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发生无辐射跃迁的概率很小.通过与两种单晶的光谱的对比,确认进入Al2O3中八面体的Cr3+在共晶的光谱性质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