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65篇
  免费   7589篇
  国内免费   12397篇
化学   28234篇
晶体学   1328篇
力学   2559篇
综合类   1586篇
数学   6031篇
物理学   1801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1143篇
  2021年   1274篇
  2020年   1271篇
  2019年   1306篇
  2018年   1155篇
  2017年   1611篇
  2016年   1336篇
  2015年   1882篇
  2014年   2249篇
  2013年   2975篇
  2012年   2989篇
  2011年   3355篇
  2010年   3111篇
  2009年   3428篇
  2008年   3616篇
  2007年   3287篇
  2006年   3284篇
  2005年   2796篇
  2004年   2266篇
  2003年   1600篇
  2002年   1586篇
  2001年   1733篇
  2000年   1788篇
  1999年   1100篇
  1998年   573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454篇
  1995年   395篇
  1994年   396篇
  1993年   400篇
  1992年   332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262篇
  1988年   222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163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113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84篇
  1980年   63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14篇
  1965年   21篇
  195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perovskite-type mixed oxide PbTiO3 supported cupric oxide was synthesized as a catalyst for NO de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techniques such as XPS, XRD, H2-TPR before and after NO decomposition reactions.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were tested with a fix-bed micro-reac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bTiO3 was inactive for the reactions, but 1wt % Cu/PbTiO3 catalyst gave fairly good activities for NO decomposition at temperature as low as 473 K. Copper species were found well-dispersed but weakly interacted with the support before NO decomposition, and the NO decomposition caused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pper species, which became Cu(Ⅰ) and most probably incorporated into surface crystal lattice of the nano-sized PbTiO3. In NO reaction, a large amount of oxygen atoms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NO penetrated into the nano-sized PbTiO3 support and caused small expansion of crystal lattice. The transport of oxygen between the copper species and the catalyst support may be helpful to speed up the kinetic regeneration of active metal sites from oxygen occupancy and resulted in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92.
王英勇  罗美明  黎耀忠  陈华  李贤均 《有机化学》2005,25(10):1176-1181
烯烃的氢氨甲基化反应是合成各种胺及其衍生物的有效途径. 以催化体系及应用范围的发展为线索综述了该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3.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鄄31G(d,p)的计算水平上研究了离子液中1鄄乙基鄄3鄄甲基咪唑阳离子(EMIM )的4鄄H和5鄄H原子催化丁烯双键异构反应的可能途径,优化了反应体系的平衡态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分析了反应过程中键参数的变化,通过振动分析对平衡态和过渡态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离子液中的EMIM 首先通过4鄄H和5鄄H原子吸附丁烯,进而催化丁烯的双键异构反应,EMIM 的4鄄H和5鄄H催化1鄄丁烯异构为2鄄丁烯的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04.2和207.3kJ·mol-1,逆反应活化能约为220.9和223.8kJ·mol-1,反应为基元反应.  相似文献   
994.
有机分子与聚电解质静电吸附成膜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多种有机分子及聚电解质,采用静电吸附自组装法制备了聚电解质,聚电解质、聚电解质,有机分子、有机分子,有机分子的复合薄膜,讨论了这些体系的静电吸附成膜特性及其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995.
综述了减肥药物奥利司他的全合成的研究进展. 根据合成策略上的不同, 将全合成研究分三部分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湿式氧化降解苯酚的TiO2-CeO2催化剂,测定了反应过程中不同反应时间的COD去除率,结果表明,当Ti、Ce摩尔比为3∶1时,在150℃、总压5MPa(其中氧分压4.5MPa)时,所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反应90分钟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1%.对催化剂进行了比表面积、XRD和XPS测试,结果表明,高效的催化剂具有较多的活性位、催化剂粉末体系Ce的变价特性以及大量的表面吸附氧.  相似文献   
997.
硝基苯在离子液体BMimBF4-H2O中的电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BF4-H2O 中硝基苯在微铂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 实验表明, 在BMimBF4中, 随着硝基苯和水的浓度变化, 循环伏安曲线的峰电位和峰电流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 硝基苯在铂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为双分子8 电子3 步骤电化学过程, 第一步反应为准可逆单分子单电子转移步骤, 产生阴离子自由基, 第二步为2 电子转移步骤, 并伴有随后的双分子不可逆自由基偶合化学反应, 主要产物为氧化偶氮苯, 第三步是2 电子转移产生偶氮苯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8.
Methyl 3,3-(ethylenedioxy)-6β-fluoro-5β-cholan-24-oate has been prepared starting from hyodeoxycholic acid and 3,3-(ethylenedioxy)-7( and β)-fluorocholestan-22-al starting from stigmasterol, using diethylaminosulfur trifluoride as the fluorinating agent. These molecules will be used to synthesize analogs of the aminosterol antibiotic squalamine.  相似文献   
999.
水中溶解氧的微量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微量滴定技术应用于常规的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在实验中采用了WD-CO3型微量滴定装置,并使用自行设计制成的高精度微量移液管(移液的体积可准确至0.001mL),作为转移标准溶液及试样溶液的工具。对微量滴定及微量移液与常量滴定和常量移液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分析结果完全吻合,微量滴定(其中包括微量移液)所得结果的精密度也在定量分析允许范围之内。由此,微量滴定技术应用于水中溶解氧的日常分析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00.
U(Ⅳ)配合物UNa2(pdc)3·6H2O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合成了一种含有+4价铀的配合物UNa2(pdc)3·6H2O(H2pdc=吡啶-2,6-二羧酸), 并详细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和磁学性质.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a=1.0205(2) nm, b=2.2221(4) nm, c=1.2537(3) nm, β=94.98(3)°, V=2.8323(10) nm3, Z=4. 化合物的中心铀原子为九配位, 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使得该化合物形成了三维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