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3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We describe the microfabrication of 85 Rb vapour cells using a glass-silicon anodic bonding technique and in situ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rubidium chloride and barium azide to produce Rb.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the pure metallic Rb drops and buffer gases were obtained in the cells with a few mm 3 internal volumes during the cell sealing process.At an ambient temperature of 90 C the optical absorption resonance of 85 Rb D1 transition with proper broaden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 (CPT) resonance,with a signal contrast of 1.5% and linewidth of about 1.7 kHz,have been detected.The sealing qual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cells have also been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by using the helium leaking detection and the after-9-month optoelectronics measurement which shows a similar CPT signal as its original status.In addition,the physics package of chip-scale atomic clock (CSAC) based on the cell was realized.The measured frequency stability of the physics package can reach to 2.1×10 10 at one second when the cell was heated to 100 C which proved that the cell has the quality to be used in portable and battery-operated devices.  相似文献   
72.
魏国柱  顾永伟  杜安 《大学物理》2006,25(11):27-29
用理想气体的多方过程方程取代等温过程方程,推导出气体处于多方平衡过程时的气压公式,该公式是对气体等温气压公式的一种很好的修正.对多方指数”等于1,1.1,1.2,1.3,1.4等5种不同情况分别给出了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曲线.此外还讨论了考虑到重力加速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变化后对气压公式的修正.  相似文献   
73.
全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铬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全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铬的工艺.实验表明:溶液的pH值、温度、搅拌、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都会影响镀层质量及外观,其中pH值升高是铬结晶层无法增厚的一个主要原因.当Cr(Ⅵ)的浓度≥10mg/L时会对镀层的外观及质量产生影响,甚至无镀层.加入稳定剂能抑制Cr(Ⅲ)向Cr(Ⅵ)的转化.在全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铬中,加入光亮剂前后铬的电结晶机理不会改变.均遵循瞬时成核机理.  相似文献   
74.
本文给出了三维光弹性定律的简捷证明方法,即琼斯矩阵法,分析了三维光弹体主应力旋转对入射偏振光的影响,并给出了本文理论在散光光弹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白学坤  卜胜利  王伦唯  王响  于国君  继红柱 《中国物理 B》2011,20(10):107501-107501
Magnetic fluid is a kind of functional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nanosized structure and unique optical properties. The tunable magneto-optic modulation of magnetic fluid under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f incident light, is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 this work. The corresponding modulation depth and response time are obtained. The accompanying mechanisms are clarifi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dichroism of magnetic fluid and the aggregation/dis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magnetic particles within magnetic fluid when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turns on/off.  相似文献   
76.
摩擦诱导生物燃料碳烟微粒组分与结构变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摩擦会诱导碳烟微粒参与润滑膜形成,但对润滑界面碳烟微粒组分和结构变化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丰富碳烟摩擦学理论,在端面摩擦试验机上,分别以3%(质量分数)生物燃料碳烟(BS)污染的液体石蜡和CD SAE 15W-40全配方油为润滑油,探索了摩擦力诱导及Ti F3和Fe F3的催化作用下,BS微粒组分和结构的变化情况.利用XPS对摩痕区域表面膜碳元素Csp2和Csp3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表征;利用拉曼光谱仪分析了表面膜碳烟微粒结构变化,并对BS微粒组分和结构变化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294 N、1 500 r/min,催化剂Ti F3和Fe F3存在下,无定型碳含量降低(R3降低),表面有序化石墨烯含量明显增多(ID2/IG’增加),表面石墨烯缺陷位点明显增多(ID1/IG’).碳烟微粒在摩擦剪切及摩擦热的作用下,其外层结构容易发生剥离并在摩擦副表面形成润滑膜,然后因Ti F3和Fe F3的催化作用,润滑膜中碳元素会向有序化石墨烯转化.  相似文献   
77.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边缘突出、上下文信息丰富等特点,提出一种融合边缘特征的区域分割算法,基于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方法,综合考虑遥感图像的光谱和空间特征。首先应用SUSAN算子对全色波段图像提取边缘信息,然后对融合后的彩色图像进行两阶段分割,第一阶段采用倒四叉树融合成初始图像对象,在第二阶段中通过在区域异质性判据中增加边界强度特征的方式融合已提取的边缘信息进行分级区域合并,形成图像分割结果。文中用三峡库区某区域QuickBird数据进行了实验,并与ENVI Zoom和Definiens下的分割结果进行了效果对比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78.
本文考虑了两碰撞核间核子结团的转移机制, 解释了象16O+24Mg和20Ne+24Mg这样一些4N核间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后角振荡上升的反常现象. 在原子核分子轨道模型的理论框架下, 将交换势的强度作为唯一的可调参数, 数值计算较自然地拟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9.
80.
何国柱 《物理学报》1958,14(5):376-392
引言 自从发现“强聚焦效应”可以应用在粒子加速器内以后,人们知道利用周期磁场能把离子束控制得更细,于是可以减少磁铁的需要量。因此近年来为了改建或新设计各种类型粒子加速器,对周期场聚焦离子束或电子束方面曾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人们也开始研究用周期电场和磁场聚焦各种电子管内的电子束,例如行波管内电子束的聚焦等。聚焦电子束的主要特点在於必要考虑空间电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