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9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中能核反应中碰撞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中高能核反应过程中与碰撞参数相关的可观测量.确定碰撞参数的各种方法 ,以及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可靠性.这些方法包括约化线性动量转移、带电离子多重性、横向动量的方向性、横向动能和纵向动能的比 Erat、 Zbound和椭圆流参量. Observables that related to the impact parameters in intermediate and relativistic energy heavy ion reactions were introduced. These observables that related to the impact parameter include linear momentum transfer, multiplicities of charged particles, the ratio of transverse kinetic energy and longitudinal kinetic energy E rat , the transverse momentum directivity, Z bound , elliptic flow etc. Impact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for intermediate and relativistic energy heavy...  相似文献   
42.
利用复变函数及高级超越函数的性质,得到了多维超球空间中广义解动量波函数的完备集,给出了多维超球空广义角动量的本征值,多维空间中平面波展开关系式及其它关系式。  相似文献   
43.
魏志勇  齐民 《高分子科学》2013,31(7):1011-1021
A series of magnetic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poly(?-caprolactone) (PCL) and Fe3O4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using a facile in situ polymerization method.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PCL/Fe3O4 nano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Results of 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WAXD) showe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Fe3O4 nanoparticles did not affect the crystallization structure of the PCL. Bo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and dispersion of the Fe3O4 nanoparticles within the as-synthesized nanocomposites. Result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y (POM) showed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was raised and the spherulites size decreased by the presence of Fe3O4 nanoparticles in the nanocomposites due to the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effec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PCL was depressed by incorporation of Fe3O4 nanoparticles from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The superparamagnetic behavior of the PCL/Fe3O4 nanocomposites was testified by the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SQUID) magnetometer analysis. The obtained biodegradable nanocomposites will have a great potential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ntrast and targeted drug delivery.  相似文献   
44.
系统研究了30MeV/u^40Ar ^112,124Sn反应中的轻粒子同位素产额比随角度和初始激发能的变化关系,对于两个反应体系,均观察到3He/^4He和^6Ni/^7Li的产额比随角度的增加而增加,^6He/^4He和^8Li/^7Li随角度的增加而减少,统计发射的运动学效应不能完全符合实验结果,各种单同位素产额比与靶核的N/Z比有关,表现出同位旋效应,而由双同位素比提取的核温度几乎没有靶核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在5°—140°范围内测量了30MeV/u40Ar束流轰击不同靶核(58Ni、64Ni、115In)时出射的中等质量碎片的元素分布.在20°—80°之间,观察到了原子序数大于弹核原子库数的出射碎片(Z=3—24),发现中等质量碎片的微分截面在其原子库数从小于弹核原子库数向大于弹核原子库数变化过程中是连续变化的,该角区出就碎片的元素分布与弹核原子库数关系不大.对中能区核反应的过渡性质做了讨论,指出了探测阈对所测得的元素分布的影响,并讨论了元素分布的幂指数规律.  相似文献   
46.
报道了在新建成的放射性次级束流线上完成的2 0 Na的 β+缓发α粒子发射2 0 Na—→β+   2 0 Ne →16 O +α的在束测量 .通过飞行时间和能损符合的方法实现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 .在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分别完成对次级束流和β+缓发粒子的记录 .利用脉冲发生器和记数器实现2 0 Na缓发粒子衰变半衰期的测量 .实验测量到2 0 Ne几个低能共振能级的衰变能量分别为 2 69,3 0 9,4 74 ,5 54MeV ,相对强度分别为 1 0 0 ,4 1 5,1 1 0 ,1 5 2 0 .测量到2 0 Na的β+缓发α衰变的半衰期为 (4 59± 7)ms,与现有的核数据基本上吻合 .  相似文献   
47.
单变量复变函数积分中用到的约当引理是在lim||f(Reiφ)||=0(0≤≤π)的条件下使用的,而实际上约当引理可以在比较宽松的条件下就可使用,被积函数f(z)除在z的上半平面(Ⅰmz≥0)有有限个孤立奇点外,处处解析,且对p>0只要,则这里z=Rei,CR为上半平面的开弧半圆围道,利用推广约当引理可以证明Laplace变换实际上是对应的其复变量函数的Fourier变换。  相似文献   
48.
利用兰州4π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测量带电粒子多重性,研究了55MeV/u 40Ar+58,64Ni核反应中He和中等质量碎片的产额与反应系统同位旋的关系,以及这种同位旋效应与反应系统的碰撞参数(即碰撞的激烈程度)、系统的激发能的变化关系,对两个反应系统,观察到带电粒子多重性中He的比分随带电粒子多重性的增加而增大,带电粒子多重性中IMF的比分随带电粒子多重性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两个反应系统虽然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但轻粒子He和中等质量碎片在多重性中的比分有明显的同位旋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基于实验测量并结合模型分析,讨论了中能区重离子周边碰撞过程中出射的类弹碎片(PLF)的中质比(N/Z)与靶核N/Z相关现象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50.
魏志勇  刘炼  王沛  高军  齐民 《高分子学报》2008,(10):947-954
以无毒性的辛酸镁为催化剂催化L-丙交酯和ε-己内酯本体开环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共聚物.首先用1H-NMR跟踪了共聚合单体转化率,显示L-LA聚合速率显著快于ε-CL.用13C-NMR分析共聚物微观结构和计算单体单元平均序列长度(LLLe和LCe),表明聚合过程中酯交换反应导致单元序列结构重新分布.随着反应进行,LLLe急剧下降而LCe逐渐增加后稍有降低,游程数逐渐增大,共聚物无规度提高.反应初期主要是一级酯交换反应,二级酯交换反应导致的CLC序列结构在反应后期才观察到.由Fineman-Ross法计算出L-丙交酯和ε-己内酯的竞聚率分别为rLA=23和rCL=0.22,表明在聚合反应初期L-LA单体优先插入聚合物增长链端,形成LL单元长嵌段结构.共聚物组成显著影响单元序列长度,各序列长度随相应单体加入量增加而增长.二级酯交换系数(TII[CLC])随ε-CL含量增加而增大.对于整个组成范围内,根据竞聚率计算的LLLr值始终要大于聚合产物的LLLe,而LCr计算值小于或接近LCe实验值.因此,共聚物单元序列分布随共聚物投料比和反应时间而改变,趋向于无规分布.以DSC和XRD分析了共聚物热性能和结晶性,表明共聚物结晶性与单元序列长度密切相关.所有共聚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符合无规共聚物的Fox方程,说明所得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或者说包含有相容性嵌段成分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