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化学   583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123篇
物理学   4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研究荷能氢离子轰击对TiC薄膜的结构及其界面的影响。氢离子源为5A的脉冲离子注入器,能量25keV,脉冲宽度20ms。样品经轰击后发现。与受相同辐照的45~#钢样品相比,TiC薄膜表面无明显的损伤;TiC薄膜内的氢含量较高;薄膜的织构消除;TiC薄膜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2.
杆培军  方志良 《光学学报》1989,9(10):21-924
本文提出利用衍射光栅的反射特性,在自光图像处理系统中对光栅进行实时无损伤检验.这种方法灵敏度高、简便易行,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理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3.
分界线环的稳定性和分支极限环的唯一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证明若在鞍点处发散量保持为零,则在分界线环L_0分支出极限环的过程中发散量积分是连续的,因而当发散量沿L_0的积分不为零时,L_0产生的极限环是唯一的。本文还证明,仅由细鞍点的阶数和鞍点量的符号并不能给出判定过细鞍点的单叶(双叶)同宿分界线环的内侧(内外侧)稳定性的普适准则。最后证明具有以细鞍点为重点的不可约三次代数曲线解的二次微分系统必可积;二次系统的同宿分界线环因改变稳定性而生成的极限环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64.
We study the L x-ray emission from Zr, Mo and In targets and M x-ray emission from Pb target under bombardment of low energy Ar^q (q = 13, 14, 15, 16) ions. The relative x-ray yields were measured in the projectile kinetic energy range 210-360 keV. It is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x-ray yields from Zr, Mo and Pb target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projectile kinetic energy for Ar^14 and Ar^16 projectiles and depend on the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projectile remarkably.  相似文献   
65.
高志伟  周于翔  朱思熠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9):093001-1-093001-7
高空核爆电磁脉冲晚期效应(E3)会引起地磁场剧烈变化并形成地面感应电场。感应电场等效为激励源与地面长距离导体和大地构成回路,产生地磁感应电流 (GIC)。GIC可引起牵引供电系统中变压器直流偏磁,从而严重威胁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基于平面波理论、分层大地电导率模型并结合牵引供电系统的电路模型,提出E3作用下的牵引供电系统GIC算法,并以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为例,首次计算了系统GIC情况。结果表明,该供电方式下牵引供电系统中的GIC远大于系统中变压器等设备的耐受值,为进一步研究E3作用下牵引供电系统效应及我国铁路设备选型、灾害防治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6.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3种AlOOH催化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催化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结果表明,适宜的AlOOH结构有利于催化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高选择性(≥97.28%)的乙醛,且AlOOH结构的差异会导致反应产物分布出现明显区别.其中,结晶度高、孔径较大、能提供CO解离吸附中心且表面具有适宜酸碱性的AlOOH催化剂表现出高的乙醛选择性,推测乙醛的生成是通过中间体CH_3与HCO的偶联实现的.  相似文献   
67.
多孔硅橡胶有限变形的粘弹性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孔隙度较大(孔隙度大于50%)的硅橡胶材料在有限变形时的粘弹性行为,从建立描述材料粘弹性特征的松驰函数和变形特征的应变能函数出发,提出了适合多孔隙、可压硅橡胶材料的非线性粘弹性力学行为的本构关系,松驰函数和应变能函数可解耦为等容和体积变形两部分,并引入了拟时间的概念来反映变形对材料特征时间的影响,利用硅橡胶材料的单轴压缩松驰实验与材料模型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多孔硅橡胶的等容变形和体积变形对应力松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4-巯乙基吡啶配基与IgG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巯乙基吡啶(MEP)是一种新型的疏水性电荷诱导层析(HCIC)配基,具有良好的抗体分离性能,采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MEP配基与IgG间的分子相互作用,以探讨HCIC分离机制.先通过分子对接搜索IgG分子Fc片段A链的蛋白表面,确定12个可能与MEP结合的位点区域,然后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考察了其中6个位点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MEP在Fc-A链表面的结合具有疏水倾向性,pH中性条件下,MEP能稳定地结合在TYR319和LEU309附近的位点,并与两者形成氢键作用,该区域具有疏水性极强的口袋结构;其他位点的结合较不稳定,受MEP取向影响大.在pH4.0酸性条件下,原先稳定结合的MEP快速从Fc-A链表面脱离,主要原因是MEP和Fc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以及疏水作用减弱和氢键结合的消失.通过分子模拟方法,从分子水平验证了HCIC独特的作用机理:疏水相互作用主导吸附,静电排斥作用协助解吸.  相似文献   
69.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检测盐酸氯丙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盐酸氯丙嗪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发展了一种新的检测盐酸氯丙嗪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检测盐酸氯丙嗪,其响应电流与盐酸氯丙嗪的浓度在8.0×10-5~1.0×10-3mol/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A)=0.0106c(mol/L)-8×10-8(R2=0.999,n=6),检出限为6.2×10-6mol/L(S/N=3)。方法可用于盐酸氯丙嗪片的测定。  相似文献   
70.
碳纤维上电沉积Pd-Ag合金纳米粒子链及其氢传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碳纤维上采用三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出钯银合金纳米粒子链.把表面覆盖有Pd-Ag合金纳米粒子链的碳纤维组装成氢气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X)表征了合金纳米粒子链的形貌和成分,应用CHI660B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其氢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在钯、银离子摩尔比为15∶1的电解液中,在-1.0--1.5 V下,成核5-40 ms;在-0.25--0.35 V,生长200-300 s的条件下,即可获得银的质量分数为16.0%-25.0%的钯银合金纳米粒子链阵列.在室温下,传感器对在0.30%-5.00%(φ,体积分数,下同)范围内的氢气有响应,最快响应时间约为300 s,灵敏度最高可达31.0%;氢在0.30%-1.20%的范围内响应电流与氢气浓度成线性关系,超过4.00%时响应电流不再随浓度的增加而变化;在低于3.50%的浓度下氢传感器的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