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5篇
  免费   565篇
  国内免费   850篇
化学   1376篇
晶体学   59篇
力学   291篇
综合类   84篇
数学   497篇
物理学   13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在研究Mo(W)-Cu(Ag)-S原子簇化合物的低热固态合成化学基础上,详细地对该类簇合物进行了归纳,从中提出;1,MO4-nSn^2^-(M=Mo,W;n=2,3,4)作为配体中心。2,氧原子在簇合物中仅作为端基,不参与同其他金属成键。3,单个MS4(M=Mo,W)基团最多只能键合六个Cu(Ag)原子,即最大核数为七。4,迄今为止所有Mo(W)-Cu-S原子簇化合物中Cu均为+1价。5,预计  相似文献   
972.
合成了双膦醋酸钌配合物,不同温度的 ̄1HNMR谱表明,两个醋酸根分别以单齿和双齿配体与中心钌(Ⅱ)配位; ̄(31)PNMR和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膦配体为面式构型。配合物对丙烯酸和苯乙烯有选择氢化活性。  相似文献   
973.
采用过渡应答法研究了J105 Ni催化剂上CO的吸附行为以及CO歧化反应与甲烷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J105上甲烷化反应机理为直接解离机理,其中CO解离为反应的控制步骤,由此提出了J105 Ni催化剂上可能遵循的甲烷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74.
我国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我国金属氢化物化学的发展。我国是从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离子型金属氢化物的合成、性能和应用的,发展了一些合成方法,获得了多项中国专利。储氢合金的化学研究是70年代中期开始的。在储氢合金的化学合成、吸放氢热力学与动力学、储氢合金氢化催化和电化学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储氢电极合金电化学及其在Ni/MH可逆电池中的应用研究,在国家863计划强有力的支持下,某些方面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975.
电流反馈的高次微分示波极谱滴定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次微分示波极谱滴定法中,利用电流反馈技术对充电电流进行补偿,可使高次微分示波极谱图上去板剂切口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当切口电位处的|dCd/dE|或|d2C4/dE2|值相对较小时,电流反馈的作用就较明显。利用电流反馈高次微分示波极谱滴定法以氨羧络合剂滴定了Cd2+、Ni2+、Co2+、Pb2+、Zn2+,用Zn2+返滴定法测定了Al-Ni合金中的Ni,终点变化敏锐。  相似文献   
976.
基于质谱成像(MSI)技术的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方法已经成为生物组织学、肿瘤分子病理诊断和新药药效毒理研究的有力工具。该研究采用敞开式空气动力辅助解吸电喷雾离子化(AFADESI)技术,开发了一种正负离子切换扫描的质谱成像方法。该方法在离子化过程中无需施加高电压,既提高了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成像的操作安全性,还可将生物组织切片,尤其是较大面积的整体动物组织切片中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内源性代谢物进行高效率解吸和离子化,同时获得多胺、氨基酸、磷脂(正离子模式易电离)和核苷、磷脂酰甘油(负离子模式易电离)等内源性代谢物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正负离子化的同时扫描和质谱成像分析,节省了数据采集的时间和样本切片的数量,扩展了代谢物的覆盖范围,使得一次实验可以成像检出更多种类的代谢物。因此,该方法在整体动物各组织器官的空间分辨代谢组学研究中具有优势,有望从整体动物体内代谢水平深刻理解与生理、病理和药理相关的分子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77.
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肖建平  范崇政 《化学进展》2001,13(2):94-101
本文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萃取、材料制备、化学反应及相转移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介绍了有代表性的超临界萃取和反应装置。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78.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新型萘环稠合硼氟二吡咯化合物(BODIPY)5的氟离子比率计量型和荧光猝灭型分子探针.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实验发现,该探针在氟离子存在时光谱红移100nm,进入近红外区域,可用于肉眼比色检测.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氟离子可促使荧光猝灭.细胞成像研究表明探针分子5可在活体细胞中专一性地识别氟离子.  相似文献   
979.
介孔分子筛表面功能膜的制备及对水体中铅汞镉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表面改性;功能膜材料;重金属;吸附;介孔分子筛表面功能膜的制备及对水体中铅汞镉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980.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的降解性能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聚乙二醇大分子为共引发剂进行现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系列聚乳酸(PLA)-聚乙二醇(PEG)-聚乳酸(PLA)三嵌段共聚物。从共聚物在生理盐水 中降解时特性粘度[η],质量和热行为的变化,考察了PEG分子量和丙交酯/PEG(摩尔比)对共聚物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嵌段对共聚物的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丙交酯/PEG一定时,PEG分子量越大,共聚物越容易降解,PEG嵌段长度一定时,丙交酯/PEG越大,共聚物降解速率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