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5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理论分析了纤芯错位对激光输出功率及光束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纤芯错位后纤芯中的各个模式均有一定的功率衰耗,且基模总会向高阶模耦合,导致光束质量下降。采用20/400μm的双包层掺镱光纤,搭建了高功率全光纤激光振荡系统,实验研究了谐振腔外纤芯错位、谐振腔内纤芯错位以及谐振腔内和谐振腔外纤芯同时错位几种不同的情况对输出激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谐振腔内纤芯错位和谐振腔外纤芯错位都会造成激光器性能的下降,但谐振腔内纤芯错位将导致激光器功率明显下降,而谐振腔内和谐振腔外同时错位会导致激光器光束质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2.
<正>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普哇松(Poisson,S.D.)分布参数序贯概率比检验(简记为 SPRT)的 OC 曲线的形式在[1]中曾给出过.如果用沃尔德(Wald,A.)所建立的关于 SPRT 的一般理论也可以给出.这两种形式的 OC 曲线都是以参数方程给出的,但是由于[1]与[2]所采用的方法根本不同,所以最后得到的参数方程在形式上是不同的.本文将指出这两组参数方程的等价性.同时,将证明在普哇松分布的情形下,可以将 OC 曲线的参数方程表示为显式.  相似文献   
13.
400 Hz全固态和频钠导星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台重复频率400 Hz、平均功率1.52 W的二极管抽运全固态钠导星激光器.利用两路声光调Q的1064 nm与1319 nm激光作为基频光,并采用主从电源模式以及电子学延迟补偿技术实现两个调Q脉冲的时间同步,然后在腔外通过一块LBO晶体和频产生了589 nm钠导星激光,和频效率约达25.1%,系统电光效率0.32%.为了实现中心波长与钠D2a线的锁定,在1064 nm激光器内插入一块标准具,并采用水冷控温,通过调节控制标准具的倾斜角度和温度,最终将中心波长对准至589.159 nm,并且偏差小于±1 pm.  相似文献   
14.
在纳秒(ns)领域中,利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Zn(o-BocTyr)TAPP(主体1)和Zn(p-BocTyr)TAPP(主体2)两种手性锌卟啉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以及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的构象研究. 结果表明,(1) 两种手性锌卟啉都具有反饱和吸收效应和自散焦效应;(2) 由于两种主体中侧链位置的差异,造成两种主体分子极化程度的不同,主体1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值;(3) 主体1中侧链苯环与卟啉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4) 分子识别出现了配位方向的选择性,客体咪唑(Im)与主体1侧链中的苯环能够形成π-π相互作用,选择从有侧链一方配位于主体1,而2-甲基咪唑(2-MeIm)选择从没有侧链一方进攻主体1,但对于主体2,则没有出现配位方向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α,α,α,β-ZnT(o-BocThr)APP (1) toward a series of imidazole derivatives and amino acid esters was investigated. Association constants were determined in chloroform by means of UV-Vis titration method.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s of 1 with imidazole derivative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1 with amino acid esters. 1H NMR spectra were investigated to describe the binding mode of the recognition system, showing that all the protons of the guests were shifted to upfield. The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a of 1-L-/D-ValOMe showed a split cotton effect in Soret region, while those of 1-L-/D-PheOMe showed no split cotton effect. Molecular modeling was performed to understand chiral recognition on a molecular level.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stable conformations of these recognition systems, which gav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behavior of molecular recogn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formation of 1-D-ValOMe was more stable than that of 1-L-ValOMe.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多路高功率光纤激光共孔径光谱合成有望成为光纤激光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途径。搭建了一套基于双光栅色散补偿设计的5kW共孔径光谱合成系统。采用国产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了5路kW级窄谱子束激光的高效优质共孔径光谱合成,最大输出功率达5.07kW,光束质量因子(M2)小于3,合成效率达到91.2%。初步研究表明: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在较高功率水平、较宽光谱范围内均能保持较高衍射效率,是实现高功率光纤激光高效率光谱合成的重要器件;参与合成的子束自身的光束质量水平和线宽是影响合成输出光束质量的重要因素,光谱合成系统的输出功率主要受限于窄谱子束的输出功率和合成路数,增加窄谱子束的功率或合成路数均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17.
Yb:YAG薄片激光器多通泵浦耦合系统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基于Yb:YAG薄片的16通泵浦耦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泵浦系统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以16通泵浦耦合系统为基础,通过微通道冷却,利用国产单片直径10 mm、厚度为250 μm、掺杂原子分数为10% 的Yb:YAG薄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泵浦功率为69.5 W时,采用曲率半径为-800 mm的输出镜,获得了27 W的1 030 nm连续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38.8%;采用曲率半径为-2 000 mm的输出镜,获得了18.65 W的1 030 nm连续激光输出,光束质量平分因子小于等于1.1,光光转换效率为26.8%。  相似文献   
18.
针对溢油、赤潮等典型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和灾害,传统监测手段在海雾、耀斑、复杂光照等复杂海况干扰下存在“看不远”“辨不出”“认不清”三大难题。通过对比多种光学监测手段的优缺点,提出“光谱+偏振+红外探测”的多维度光学监测方法,梳理了典型海洋目标多维特性生成、传输、获取、处理与识别反演方法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海洋目标多维度光学信息获取机制、复杂海况下多维度光学特性生成机理和传输演化机理、海洋目标多维度高分辨信息解混、重构与增强方法,以及目标识别反演方法等5个重点发展方向,指明了技术路线和解决途径,设计了多维度光学监测系统总体方案。最后,在室外开展了5种溢油种类、2种赤潮优势种的定性和定量化可控试验,利用偏振探测实现了油种的分类和赤潮优势种的区分,这为机载多维度高分辨海洋光学监测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借助二项概率逼近超几何概率的方法有许多种.1973年,伯尔(I.W.Burr)给出一种简单的二项近似,比一般二项近似几乎一致地好.比较复杂的二项近似有山内二郎及怀斯(M.E.Wise)等的结果.但是,由于复杂的二项近似计算量较大,缺乏实用  相似文献   
20.
Nd:YAG 1319 nm三纵模脉冲激光器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dYAG最强的跃迁发生在 1 064 nm,其荧光线宽大多为4~6 cm-1,故NdYAG激光器通常将产生 1 064 nm多纵模输出.为获得1 319 nm输出,对主要元件的特殊膜层进行了设计,从而抑制了其他波长在腔内的振荡.讨论了标准具的波长调谐和纵模选择特性,通过调整标准具的倾角实现了对波长的调谐,通过两块厚度不同的标准具组合实现了3个连续纵模的选择,这样使得1 319 nm激光器能获得3个连续纵模的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