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9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13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
本文研究了Bi-Sr-Ca-Cu-O体系中理想成份为Bi_2Sr_2CaCu_2O_8化合物的超导性能和晶体结构。名义成份为BiSrCaCu_2O_(5.5)零电阻超导转变温度T_c(0)=81.5K。用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测定了Bi_2Sr_2CaCu_2O_8的晶体结构,其基本结构属体心四方晶系,空间群为D_(4h)~(17)-l4/mmm,点阵常数a=3.825A,c=30.82A。每单胞化合式单位为2.2Ca占据2(a)等效点系,4Sr,4Bi和4Cu占据三组4(e)位置,其原子参数z分别为0.110,0.302和0.445,16O分别占据8(g),z=0.445和二组4(e),z=0.210和0.380。Bi_2Sr_2CaCu_2O_8晶体结构可认为是阳离子沿z轴的(00z)和((1/2)(1/2)z)交错排列,由Aurivillius相导生出来的。讨论了在Bi-Sr-Ca-Cu-O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其它沿z轴不同堆垛层数的超导相。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给出了Ti-Pd系超导转变温度随合金成份的变化规律,指出Ti-Pd系中超导性是Pd在α-Ti中的固溶体所贡献的,结合这个合金系的相图,讨论了这些结果,认为Pd在α-Ti中的极限固溶度应有较高的数值。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3.
国际上有三个研究小组报导,在几千巴的压力下,温度为150K左右,氯化亚铜(CuCl)呈现了较大的抗磁性.同时其电导率增加几个数量级.这种现象又使人们想起是否是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到目前为止,临界温度最高的超导体是A15结构的Nb3Ge,其Tc为23.2K)尽管在实验上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结论,但是也引起了很多固体物理学者的注意. 苏联的一个小组发现的抗磁性最大,大约为总量的90%,人们可以期望是否整个体积的样品变成超导的?苏联的小组推断[1],他们已经观察到了超导的迈斯纳效应,或者说是磁通被排除这一超导特性.但是没有看到理想的抗磁性和无限大的…  相似文献   
24.
Ag含量对熔融织构YBCO结构及超导电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熔融眼导体进行了Ag掺杂研究,Ag掺杂量为0-18wt%,并添加了适量的211相,使YBCO超导体中起钉扎中心作用的211相达到20wt%。采用加高熔化温度的BdBa2Cu3Ox籽晶的办法解决子Ag掺杂引起YBCO晶粒细化的问题,制备了强织构Ag掺杂大块的YBCO超导体,并对其超导电性和Ag的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5.
High resolution photoemission measurements are carried out on non-superconducting LaFeAsO parent com- pound and various superconducting RFeAs(O1-ZFx) (R=La, Ce and Pr) compounds. It is found that the parent LaFeAsO compound shows a metallic character. By extensive measurements, several common features are identified i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se Fe-based compounds: (1) 0.2 eV feature in the valence band, (2) a universal 13-16 meV feature, (3) near EF spectral weight suppression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These uni- versal features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band structure, superconducting gap and pseudogap in these Fe-based materials.  相似文献   
26.
By measuring magnetic torque moment in a field-sweeping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and field dependence of the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j (with a criterion of electric field) and the normalized relaxation rate Q = d lnj/d ln E of a YBa2Cu3O7-δ thin film were obtained. With a minimum current density (jmin = 10A·cm-2) the irreversibility lines at different sweeping rates were determined. It was found that these irreversibility lines cannot be fitted to either the melting line or the vortex-glass transition. All the data can be interpreted by the thermally-assisted-flux-flow model. Further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at irreversible tem-perature and field, Uc is much smaller than kB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hermal depinning is the real origin of the irreversibility line.  相似文献   
27.
Fe3O4是磁铁矿石中主要含铁成分。我国很多大的铁矿是磁铁矿,例如鞍山铁矿、攀枝花铁矿和迁安铁矿。在有些自然铁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含钾和钠的脉石。在选矿和烧结后仍进入最后的矿石球团中,对于矿石在高炉中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1.2]。所以研究钾、钠化合物对Fe3O4的氧化和还原行为的作用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28.
在对系列La 掺杂的Bi2Sr2 - xLaxCuO6 + δ单晶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极度La 掺杂( 空穴极度欠掺杂) 的样品中有高达36K 的超导相出现.X 射线衍射图(XRD) 和电镜照片都表明这种极度空穴欠掺的样品有很好的单相性,从而排除了样品化学不纯的可能.另外,对这种样品进行脱氧处理后,此超导电性相应消失,说明了这种高Tc 的超导电性是由活动性空穴掺杂引起的.虽然对相应样品在正常态的磁测量没有测出反铁磁峰(Neel 峰) ,但对系列样品的拉曼散射研究发现样品随着La 含量的增多,其反铁磁交换作用明显加强.所以,我们认为这种高Tc 超导电性的出现是在Bi2201 体系中存在宏观相分离的明显迹象  相似文献   
29.
30.
对新概念指导下而设计的(La1-xSrx)2Cu1-xSnxO4超导体进行了119SnM(o)ssbauer谱研究.对不同掺杂量样品的系统研究表明,M(o)ssbauer谱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n以Sn4+价态存在并占据Cu晶位,不存在占据La晶位的Sn2+离子. Sn4+离子附近的局域晶格畸变较小,但是随Sn掺杂量有增加趋势.在对La2CuO4母体进行Sr和Sn同时掺杂所引入的载流子对超导电性的影响存在新的机制.在新的额外氧机制下,讨论了Sn掺杂所导致的额外氧对超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