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29篇
力学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提出了流动注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在线间接测定生物碱奎宁的分析方法,该法基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四苯硼钠与奎宁发生沉淀反应,所得沉淀物连续吸附于玻璃微球型微过滤柱上,通过测定参加瓜原 过量试剂,对奎宁进行在线间接测定。本法测定浓度范围赤12-160μg/mL;RSD为0》99%(c=40μg/mLn=8);进样速率为40次/h。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试剂和试样消耗量少的优  相似文献   
42.
柯熙政  张雅  陈炜 《光子学报》2016,(11):17-24
基于广义的Huygens-Fresnel原理和非Kolmogorov谱模型,推导了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径向分布部分相干高斯-谢尔模型阵列光束在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瑞利区间z_R和湍流距离z_T的解析表达式,对瑞利区间和湍流距离随湍流参量和光束参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相干还是非相干合成,径向分布部分相干高斯-谢尔模型阵列光束的z_R和z_T均随湍流广义指数α的增大非单调变化,当α=3.11时,z_R和z_T取最小值,此时阵列光束扩展最大;相干合成比非相干合成的光束扩展要小,但其受湍流的影响更大;对于相干合成而言,径向分布半径r0越大,合成光束的z_R和z_T就越大,而非相干合成的z_R和z_T不受r0的影响;不论是相干还是非相干合成,阵列子光束数目对合成光束的z_R和z_T没有影响;当光束相干参量β足够小或波长λ足够大时,大气湍流对阵列光束z_R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3.
4阶脉冲幅度调制信号对光电器件的线性度要求较高,色散容限较小;10G级光器件的带宽限制严重影响系统性能。描述了采用商用25G级光器件实现50 Gbit/s非归零码(NRZ)信号的传输实验方案。分别在背靠背和25 km标准单模光纤传输情况下,使用最大似然序列估计和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的判决反馈均衡进行译码。通过比较不同接收光功率条件下的误码率性能,证明了基于25G级光器件的50 Gbit/s NRZ信号传输能够作为单路50 Gbit/s的候选方案。  相似文献   
44.
通过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模拟外界温度环境,利用OTDR和CD300色散仪监测光纤传输性能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对相同工艺生产的同类型的不同批次的单模光纤进行温度循环试验。试验表明:在-60℃~140℃宽温度范围内,光纤的传输性能均随温度发生波动——在1310nm和1550nm波长处光纤温度附加衰减不超过0.05dB/km;在1550nm处光纤的色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PMD随温度的升高有所增加。在该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质量管理中的“3σ”控制原理,以现有通信系统标准作为判据,讨论了温度变化时光纤传输性能对通信系统的适应性,推断出在-60℃~140℃温度范围,G.652光纤的衰减、色散和PMD性能均满足10Gbit/s以下的通信系统使用;对于高于10Gbit/s的高速通信系统,应采用适当的措施,尽可能减小拉丝过程中光纤的PMD,这样才能保证PMD指标完全满足高速通信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45.
陈炜  纪明 《应用光学》2003,24(6):41-44
对某型空地导弹电视导引头进行实测建模,通过建模和仿真分析,对系统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6.
本文报道了用于超导TES(Transition Edge Sensor)测辐射热计的Al/Ti双层薄膜制备及其超导特性研究.通过分析Al薄膜表面粗糙度和室温电阻率在不同溅射功率和氩气压力下的变化关系,优化了Al薄膜的制备工艺.使用磁控溅射技术生长了一系列不同厚度的Al/Ti双层薄膜,在氦三制冷机中测量了双层膜的超导特性.测试结果表明,Al/Ti双层薄膜具有良好的超导相变特性,在10μA测试电流下,其相变宽度保持在3mK~6mK范围内,在超导临界温度下电阻对温度的灵敏度参量α在300左右;由于超导邻近效应(Proximity effect),双层薄膜的临界温度可以通过控制Ti薄膜的厚度实现在470mK~800mK温区内的调节.Al/Ti双层薄膜的这些性能满足了制备超导TES测辐射热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47.
采用超导电路实现的量子计算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实现了质因数15的分解、高保真度的单和双量子比特等等。为实现量子计算,采用正交剥离自对准工艺,制备了射频超导量子干涉器件(rf-SQUID)结构的超导磁通量子比特芯片。在稀释制冷机mK温度下,对其基本结构参数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理论分析、软件仿真验证了测试结果。此外,还分析了测试系统的噪声性能,对可能的噪声源进行了消除。最后,通过量子比特初态的制备,观测到了双势阱能级间的共振隧穿现象。  相似文献   
48.
李昊  陈广美  陈炜  张明月  许戈文  黄毅萍 《应用化学》2011,28(10):1135-1142
采用丙烯酸酯(AC)对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改性,合成了接枝型丙烯酸酯/聚氨酯(PUA)复合乳液。 随着共聚物中丙烯酸酯质量分数的增加,乳液外观由透明变为不透明,乳液粒径随之增大、分布变宽。 TEM显示,PUA乳胶粒子呈现清晰的核壳结构,且形态规整,粒径分布在60~120 nm之间。 FTIR测试表明,随着丙烯酸酯质量分数的增加,聚氨酯(PU)硬段氢键化作用先增强后减弱,硬段的有序度逐渐降低。 DSC分析表明,当AC的质量分数低于75%时,PU、聚丙烯酸酯(PA)两组分相容性较好,只出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随着PA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升高。 PA质量分数的增加,使胶膜的最大热失重速率从363 ℃提高至412 ℃,吸水率从11.3%降低至5.7%,弹性模量从16.4 MPa提高至47.6 MPa,拉伸强度从9.0 MPa提高至23.7 MPa,断裂伸长率从365%提高至408%,同时乳液的粘度下降,干燥时间变短,胶膜的附着力变好。  相似文献   
49.
针对视觉跟踪中运动目标的大小也随之改变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辨率的自适应窗口目标跟踪方法。在最大后验概率视觉跟踪算法基础上,分析了运动目标窗口内外框上的后验概率贡献指标,建立了自适应窗口调整目标尺度的数学模型。当运动目标尺寸变化时,其分辨率也相应变化,为了保证跟踪的实时性和效率,采用变分辨率的特征统计采样方法。在对运动目标实现自适应窗口的跟踪时,特征统计的分辨率也随之改变,对尺寸越大的运动目标尺度赋予更低的分辨率,从而实现基于变分辨率的自适应窗口目标跟踪。  相似文献   
50.
陈炜  陈艳雪  安平  李阳  闫喜龙  陈立功 《化学学报》2010,68(23):2487-2492
以二胺类化合物、丙烯酸甲酯、1,2,2,6,6-五甲基哌啶醇为主要原料, 经Michael加成、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中含四个哌啶胺结构的新型树枝状化合物. 目标产物结构经1H NMR, 13C NMR分析进行了确认. 选取其中一种结构进行抗氧化及抗老化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其抗氧化性能优于主流抗氧剂Irganox B215及受阻胺光稳定剂Tinuvin770, Chimassorb944, Tinuvin622, 其抗老化性能优于受阻胺光稳定剂Tinuvin7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