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1篇
化学   88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10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91.
用膨胀计法研究了在不同乳化剂存在下,苯乙烯及α,β,β-三氟苯乙烯的乳液聚合速 度,所用的乳化剂是:碳氟链型乳化剂H(CF_2)_nCOOK,n=6,8,10,和CF_2Cl(CFClCF_2)_3COOK及碳氢链型乳化剂H(CH_2)_nCOOK,n=8,11。在所有情况下,α,β,β-三氟苯乙烯的聚合速度都低于苯乙烯。用碳氢链羧酸盐作乳化剂时,苯乙烯与α,β,β-三氟苯乙烯的聚合速度大于用碳氟链羧酸盐作乳化剂时的聚合速度,在ω-氢全氟羧酸钾系列中,H(CF_2)_nCOOK,n=6,8,10,用n=8的羧酸钾作乳化剂时单体的聚合速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2.
对过氧化物1在对-二甲苯和六氯丙酮中的热分解,曾有报导〔1,2]。我们开展了1在七种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的热分解研究,根据产物(2, 2', 3, 3', 4, 4', 5, 5')的分布,可以看出它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热分解途径:1.在某些溶剂中,有诱导分解,例如:  相似文献   
193.
空气电极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TiO2/C光催化剂负载在具有合成H2O2性能的空气电极上形成双功能新型复合电极.TiO2/C光催化层的微多孔特性使新型载体保持了高效合成H2O2的优势,J=15mA/cm2时,电流效率达到82%.新型载体又为TiO2/C光催化剂获得了阳极偏压,有利于将光生电子迅速导入载体,减少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在新型光催化体系中,光化学氧化作用与光催化氧化作用有机地统一在同一电极/溶液界面附近,造成了该界面的强氧化环境,从而使有机分子的氧化降解速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4.
中国化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九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定于 2005年 10月 28日~11月 1日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南京大学负责筹备,由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国内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及中青年学者参加,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文,热忱欢迎踊跃投稿并到会交流。有关征文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1)电分析化学基础理论与发展综述; ( 2)生物电分析化学; (3)电化学传感器与电化学免疫分析; (4)化学修饰电极与微电极; (5)电位法、伏…  相似文献   
195.
高镍三元材料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因其较高的放电比容量而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高镍三元材料的比容量与材料中的Ni含量呈正相关,但Ni含量的增加也会加剧循环过程中的界面副反应,材料表面释氧以及结构转变等问题。本文采用ZrO2包覆LiNi0.8Co0.1Mn0.1O2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证明,在高温处理下ZrO2包覆物中的Zr4+会掺杂进LiNi0.8Co0.1Mn0.1O2材料表面晶格中,使得X射线衍射谱中的(003)衍射峰左移。电化学测试证明在4.3和4.5 V的截止电压下,改性最优的材料在1C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从84.89%和75.60%提高到97.61%和81.37%,同时发现循环稳定性的提升主要来自材料表面的Zr4+掺杂。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Zr4+表层掺杂后材料的Ni化合价由Ni3+向Ni2+转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Zr4+的表层掺杂使得材料表面的层状结构发生重构,从而稳定了材料体相结构,提高了材料整体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6.
采用温度梯度法(TGT)生长了直径为32 mm大尺寸ZnSe晶体.对生长出的ZnSe单晶进行了光学性能分析.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ZnSe晶体上镀铬膜,通过热扩散方法成功制备出中红外Cr∶ ZnSe激光晶体,并研究了Cr∶ZnSe晶体的光谱性能.吸收光谱测试观察到了Cr2+(3d4)取代四面体配位Zn2的5T2→5E能级的跃迁在1800nm的吸收带.77 K低温的光致发光光谱表明Cr∶ ZnSe晶体具有中心波长位于2.2 μm的宽谱带发射特征.  相似文献   
197.
首次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乙醇溶液的一步草酸共沉淀法合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包括锂元素在内的所有元素均能在共沉淀反应步骤发生沉淀反应,以此实现更为均匀的元素混合。此外,相比传统的草酸铵共沉淀法,该法省略了前驱体初烧的步骤,节约了合成的时间和成本。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检测手段表征了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两种方法所制备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一步草酸共沉淀法合成的富锂材料,拥有更好的结晶性、更大的层间距;材料的颗粒更为均匀和细小。这些晶体结构与形貌上的优势,使得该法制备的富锂材料展现出了更高的放电比容量、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这些结果均展示了我们所提出的一步草酸共沉淀法的可行性与优势。这种新颖而简便的共沉淀法,可推广于其他层状材料的合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98.
自从钱伟长建立了功率型变分原理以来,功率型变分原理和功能型变分原理在理论方面和应用方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应用变积方法,根据Jourdain原理和d’Alembert原理,建立了不可压缩黏性流体力学的功率型变分原理和功能型拟变分原理,推导了不可压缩黏性流体力学的功率型变分原理的驻值条件和功能型拟变分原理的拟驻值条件.研究了不可压缩黏性流体力学的功率型变分原理在有限元素法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功率型变分原理与Jourdain原理相吻合,功能型变分原理与d’Alembert原理相吻合.功率型变分原理直接在状态空间中研究问题,不仅在建立变分原理的过程中可以省略在时域空间中的一些变换,而且给动力学问题有限元素法的数值建模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99.
在具有现场合成H2O2电极的TiO2光催化反应体系中降解SD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新型空气 (氧 )电极作现场光化学反应的 H2 O2 发生源 .该电极用空气中的氧作反应原料 ,在电极的电催化作用下生成 H2 O2 ,电流效率最高可达 90 % ,而且对溶液的 p H适应范围较广 .将这种新型的空气(氧 )电极引入光催化反应系中 ,使“光化学氧化反应”和“光催化氧化反应”同时发生在同一体系 ,在不改变光照条件下可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光氧化速度 .本实验测定结果表明 :在含空气 (氧 )电极的光催化反应体系中 ,十二烷基磺酸钠 ( SDS)的降解速度比在两种独立体系中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200.
新型复合电极与偶氮染料分子的氧化降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具有合成H_2O_2和光催化性能的双功能型复合电极、双功能复合电极是 将TiO_2/C光催化剂负载在具有合成H_2O_2性能的新型载体上形成的。在光反应器 中,复合电极作阴极,钌-钛不溶性电极作阳极,低压汞灯作光源,实现了光化学 氧化与光催化氧化在同一电极/溶液界面上的联合作用。当反应器工作时,复合电 极中的TiO_2/C光催化层表面进行着光催化反应,在载体的三相界面上进行着O_2的 2电子H_2O_2的电化学反应,电流效率达82%(J = 15 mA/cm~2),为·OH自由基的 生成提供了物质源,而且氧的2电子还原反应电位使其表面的TiO_2获得相对于平带 电位约+0.5 V的阳极偏压,改善了TiO_2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电极 对提高偶氮染料分子活性艳红(K-2BP)的氧化降解速度起了重要作用。实验发现 偶氮染料分子在复合电极表面的吸附量与反应速度密切相关。文中讨论了复合电极 的作用原理及偶氮染料分子的氧化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