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166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1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Based on the Coulomb‘s theory that the earth pressure against the back of a retaining wall is due to the thrust exerted by the sliding wedge of soil from the back of the wall to a plane which passes through the bottom edge of the wall and has an inclination equal to the angle of O, the theoretical answers to the unit earth pressure, the resultant earth pressure and the point of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ant earth pressure on a retaining wall were obtained for the wall movement mode of rotation about top. The comparisons were made among the formula presented here, the formula for the wall movement mode of translation, the Coulomb‘ s formula and som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gnitudes of the resultant earth pressures for the wall movement mode of rotation about top is equal to that determined by the formula for the wall movement mode of translation and the Coulomb‘s theory. Bu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 pressure and the points of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ant earth pressur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72.
墙体绕墙顶转动情况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假设,挡土墙上的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滑动楔体产生,给出了墙体绕墙顶转动变位模式下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并与库仑土压力理论、墙体平动变位模式下土压力和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墙体绕墙顶转动变位模式下土压力合力与墙体平动变位模式下土压力合力相等,且等于库仑理论计算结果,但土压力合力作用点和土压力分布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3.
在细胞色素C催化下,吡啰红B与青蒿素反应导致荧光降低,细胞色素C与青蒿素的反应为酶-底物模型。动力学研究表明,稳态催化速率依赖于酶和底物浓度,催化常数Km、Vm ax及Kcat分别为3.3×10-5mol/L,5.4×10-6mol.L-1.s-1和13.5 s-1,催化活性受去活化剂和乙醇抑制。在pH 5.3、25℃及7.6×10-7mol/L的细胞色素C催化条件下,荧光降低值ΔF(F0-F)与青蒿素浓度在7.1×10-8~1.1×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2×10-9mol/L;加标回收率为96.3%~106.8%。方法已用于测定血浆和尿液介质中的微量青蒿素。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温升对915 nm宽条形应变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搭建了基于半导体制冷片(TEC)的双向温控平台对其进行了测试。首先,改变激光器的外表面温度,测量其在不同注入电流时的光功率和波长,并利用CCD相机测量其慢轴发散角。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激光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稳态模拟,从而获得了其对应的热分布情况,通过将模拟得到的数据与实验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两者趋于一致的结论:当热功率从2.1 W升高至20.0 W时,慢轴发散角从2.6°增大至5.0°,同时波长发生红移,热透镜焦距减小;激光器波长随温度变化关系的系数约为0.4 nm/℃,器件热阻为1.5 K/W。因此,为了同时获得高的输出功率和稳定的输出波长,有必要将激光器外表面温度精确控制在某一数值,否则波长将会发生漂移;此外,在设计制作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时,通过适当增加条宽并采用散热良好的封装结构,可以减小对慢轴发散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双圈拟阵     
吕国亮  陈斌 《大学数学》2007,23(4):80-83
Sim■es Pereira于1992年提出双圈拟阵.本文讨论了(i)双圈拟阵及其秩函数;(ii)次模函数在双圈拟阵中的应用;(iii)双圈拟阵B(G)的横贯拟阵.主要结果:1°由圈矩阵Bf=[I,Bf12]和圈秩的概念,推出M(f0)为双圈拟阵;2°证明了双圈拟阵B(G)等于由子集族{Av∶v∈V(G)},e与v在G中相关联}所确定的横贯拟阵;3°用不同于Matthews(1977)的方法证明了(iii).  相似文献   
76.
以丙酮和甲酸乙酯为原料, 在醇钠的作用下合成了1,3,5-三乙酰基苯(1). 1与二溴新戊二醇在酸的作用下发生缩酮化反应, 制成1,3,5-三-(1-甲基-2,6-二氧杂-4,4-二溴甲基环己基)苯(2). 2与5,5-二甲基-4,6-二氧杂-1,3-环己二酮在乙醇钠的作用下合成了1,3,5-三-[7-(7-甲基-2,2-二-乙氧羰基-6,8-二氧杂螺[3.5]-壬基)]苯(3). 将3在氯仿中与季戊四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产物1,3,5-三-[7-(7-甲基-2,2-二-(2,2-二羟甲基-3-羟基丙氧基羰基)-6,8-二氧杂螺[3.5]-壬基)]苯(4). 收率为47.7%. 标题化合物及中间产物使用IR, 1H NMR和MS或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7.
李蓉  王武生  马晓迅  陈斌 《分析测试学报》2011,30(10):1167-1170
采用液液萃取及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技术,建立了生物柴油中游离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待测生物柴油经乙腈-水(75:25)抽提并离心分离后,取部分下层水相进行分析.优化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 NH2 (250 nun ×4.6 mm,5μm );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流速1.0 mL/min;...  相似文献   
78.
为助力科技型创新企业准确且快速地从外部捕获创新技术机会, 提出一种企业技术机会发现和辅助决策方法. 首先, 挖掘领域内的技术热点、技术重点和有潜力的技术作为领域技术创新机会. 然后, 通过关联规则分析领域技术机会和企业已有技术之间的相关性, 进一步结合技术掌握度和新颖度, 识别更适合企业的技术创新机会. 最后, 创新性地采用Sen-BERT语言模型和K-means聚类方法构建技术功效矩阵, 辅助企业从功能需求的角度进行技术创新决策. 以电动汽车领域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9.
杨军战 《经济数学》2007,24(2):153-157
如同根据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从欧式看涨期权市场价格中反求隐含波动率一样,从信用违约互换的价格中提取隐含违约概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很多困难.传统的自助法存在很大的缺点,并有可能得出不符合现实的结果.本文采用基于一段时期的条件违约概率的新的优化方法来替代基于自助法的瞬时远期违约概率,该方法有很多优良特性,会得出比传统方法好得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0.
高中代数上册课本复习参考题一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写出二次函数y=ax~2 bx c(a>0)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个单调区间上,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这道题的解法并不困难,同学们先画出函数y=ax~2 bx c(a>0)的图象,结合图象直观地写出:在区间(-∞,-b/2a)上,y是减函数;在(-b/2a, ∞)上,y是增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