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6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李雄兵  张书增  陈峰 《声学学报》2016,41(4):515-520
有效检测材料的非线性系数β是非线性超声评价材料力学性能及早期疲劳损伤等的前提和关键,针对当前的有限幅值法仅适用于有限孔径探头近场测量的现状,本论文研究了一种不受检测距离影响的测量方法。为抑制实际检测过程中声能的损失和声场扩散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基波和二次谐波检测值进行衍射和衰减修正,其中利用多元高斯声束精确计算二次谐波衍射系数,在此基础上计算非线性系数β以消除其与理想的平面波推导结果间的差异,提高不同距离下测量值的精度。针对水的非线性系数β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均显示本文方法相比于传统有限幅值法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且表明该方法测量材料的β不受检测距离的影响,为放宽非线性超声检测的应用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超声速气流磁流体加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超声速气流磁流体加速的基本原理,主要从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 MHD)加速方案、高超声速MHD 风洞及MHD 推进系统3 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小结,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 通过综述MHD 加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认识到:国外的研究工作比较全面,国内则开展较晚且主要集中于数值模拟;磁流体加速的工作机理还不是很清晰,且还有较多工程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53.
加权马尔可夫链在传染病发病情况预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基于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特点,应用有序聚类的方法建立发病人数状态的分级标准;然后针对发病人数序列为相依随机变量的特点,采取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用加权的马尔可夫链模型来预测和分析发病人数的变化状况,使预测结论的长期效果趋于最优;最后通过实例检验,对预测结果和方法进行评价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发展了一种快速、灵敏、同时测定土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方法。在反相C18柱上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动相由甲醇和乙酸钠缓冲溶液组成(内含EDTA和氯化钙,pH 8.10),紫外检测波长为386 nm。四环素类药物的质量浓度在8~4 0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5%~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2%~3.6%,检出限分别为6,13,6和7μg.L-1,方法应用于四环素类抗生药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55.
示波极谱测定法测定煤中的全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平  陈峰 《分析化学》1998,26(8):1034-1034
  相似文献   
56.
开发清洁和可再生的氢能是解决当前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众多制氢方法中,光催化分解水产氢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方法之一.目前,研究者已开发了多种光催化材料,其中,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具有低成本、无毒、能带结构合适和理化性质优异等优点,在光催化产氢领域被广泛报道.然而,高温煅烧各种有机物前驱体制备的传统g-C3N4材料往往表现出严重的团聚和低结晶度,并具有大量的内部和表面缺陷,造成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导致光催化性能低.为了增强g-C3N4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g-C3N4纳米片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二次煅烧法和超声剥离法等.然而,由于g-C3N4纳米片是从传统g-C3N4光催化材料中剥离或脱层制备,因而仍然表现出低的结晶度,不利于光生电荷的有效分离和快速迁移,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7.
以CO(NO3)2,2,2'-联吡啶(2,2'-bipy)及NaV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于200℃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o(2,2'-bipy)(H2O)V2O6(1),其结构经IR,热重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1属于单钭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7.8556(3)A,b=21.0562(5)A,c=9.5521(6)A,a=90.000^o,β=110.236(5)^o,y=90.000^o,V=1423.65(8)A^3,Z=2,Dc=2.126g·cm^-3,μ(MoKα)=2.548mm^-1,R1=0.0586,wR2:0.0935。1为一种二维层状结构,由[VO4]四面体通过共顶点构成的一维钒氧链,链与链之间以[Co(2,2'-bipy)(H2O)]^2+基团连接而成。  相似文献   
58.
谭乃迪  张延林  陈峰  陈哲 《无机化学学报》2012,28(10):2241-2247
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由纳米片自组装而形成的碲化铋微米结构。在碲化铋的形成中,乙二醇不仅作为溶剂,而且还作为还原剂。研究发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硝酸在碲化铋的形成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其进行表征及研究。最后,利用时间演化实验对碲化铋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9.
通过FTIR、FR分析了天祝腐植酸吸附重金属Ni2+离子前后的红外光谱、荧光强度的变化,对重金属离子Ni2+进行了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20℃~ 25℃),吸附最佳pH=6,吸附平衡时间约为5h.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相关系数R=0.9998,特性常数n为2.49.腐植酸对Ni2+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过程可用Ho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60.
采用纳秒脉冲电源,在静止空气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气压、放电距离和电压条件下的大体积纳秒脉冲放电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当长度固定为200mm时,气压为250Pa时,随着电压的增大,放电区域从圆锥电极附近扩展到整个通道.当电压为12kV时,放电布满整个通道;随气压升高,初始放电电压增大.实验中发现在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纳秒脉冲电离出现不稳定性,表现在气压相对较低时等离子体出现径向波动,气压相对较高时非平衡等离子体放电向电弧放电转变.分析认为,为了实现大体积均匀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阻止放电不稳定性发生,应该采用上升沿时间更短,脉宽更小,电压更高的纳秒脉冲电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