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76篇 |
晶体学 | 6篇 |
力学 | 18篇 |
综合类 | 6篇 |
数学 | 61篇 |
物理学 | 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高频感应炉直接燃烧样品-红外光谱法测定了高碳镁砖中总碳量。一定量样品(0.150 0g)用碳、硫含量很低的纯铁(1.0g),锡粒(0.30g)及钨粒(1.0g)作为助熔剂,用高纯氧化镁与高纯石墨粉混合制备了模拟标准样品,测得含碳量(w%)在5%~30%之间呈线性关系。按所提出方法分析了3个已知样品,进行了方法的精密度试验,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0.25%~0.65%之间。将此方法用于测定1个标准样品和3种基准物质(碳酸钠、碳酸钙和草酸钠)中的总碳量,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在0.008%~0.07%之间。 相似文献
82.
The complex fluoride α′-SrAlF5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hydrothermal and solvothermal methods under mild conditions.The effects of the molar ratio of starting materials,temperature,reaction time and solvents on the synthesis of α′-SrAlF5 were discussed.The final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SEM.The rod-like shape of α′-SrAlF5 is shown in SEM images. 相似文献
83.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钙钒青铜(CaxV2O5·nH2O, CVO)水系锌离子电池钒基正极材料, 并通过调控前驱体溶液中碳纳米管的含量, 得到3种钙钒青铜/碳纳米管复合材料(CVO@CNTs). 利用X射线衍射、 热重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CVO呈纳米带形貌, 长约十几微米, 宽约几百纳米, 选区电子衍射测试表明所得材料为单晶结构.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 CVO和CVO@CNTs均具有多个氧化还原峰, 储锌机制包括赝电容行为和电池行为. 在放电倍率1C(1C=300 mA/g)测试条件下, CVO纳米带比容量稳定在210.1 mA·h/g; 与CNTs复合后, CVO@CNTs复合材料的电荷转移阻抗降低, 在相同测试条件下表现出更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 其中, CVO@CNTs-40表现出最高的比容量, 在1C倍率测试条件下的比容量可达274.3 mA·h/g, 即使在20C的测试条件下放电比容量仍可达85.2 mA·h/g, 且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能达到92%. 相似文献
84.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消耗,人类将面临不可预测的能源危机.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当今的重要研究课题.氢能是一种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目前,在已开发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 TiO_2因具有无毒、稳定、廉价等优点而备受光催化领域关注.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 TiO_2的光催化效率受限于其低的光子利用率和较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许多研究表明, TiO_2不同晶面的协同作用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迁移分离,并且适量的掺杂能够捕获光生电子,从而抑制其复合.而镧系元素因其特殊4f电子结构受到广泛的关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镧系离子引入TiO_2晶格中,可以影响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动力学过程,延长光生载流子的分离状态,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本文通过简单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镧系离子掺杂{001}/{101}面共暴露的TiO_2纳米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的表征结果证明了镧系离子选择性掺杂在TiO_2纳米片{101}面上.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瞬态荧光衰减曲线、光电流及莫特-肖特基曲线等手段对镧系离子掺杂TiO_2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镧系离子掺杂TiO_2纳米片增强了对光的吸收,同时延长光生载流子的分离状态,阻碍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考察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性能.研究表明,在相同掺杂量(0.5 mol%RE~(3+)=Ho~(3+), Er~(3+), Tm~(3+), Yb~(3+), Lu~(3+))的TiO_2纳米片中, Yb~(3+)-TiO_2纳米片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产氢活性,在模拟太阳光照射1 h后产氢量是纯TiO_2的4.25倍.同时讨论了不同浓度助催化剂Pt作用下的Yb~(3+)-TiO_2纳米片产氢效果,当Pt含量量为0.3wt%时,光解水产氢活性最佳, Pt/Yb~(3+)-TiO_2纳米片的产氢量是Yb~(3+)-TiO_2的2倍,纯TiO_2的8.5倍.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的显著提高可以归因于光生电子-空穴对在TiO_2纳米片{001}/{101}面的快速分离,以及镧系离子4f电子轨道对电子的捕获和杂质能级的产生减小了禁带宽度,这不仅延长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状态,增加了H~+还原成H_2的机会,而且还可以拓展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可见,利用镧系离子掺杂TiO_2和共暴露{001}/{101}面协同作用是一种实现TiO_2基光催化活性提高的有效方法之一.镧系离子掺杂的策略对提高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可能在光催化、光电化学和太阳能电池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5.
亚砜类物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医药、冶金和合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研究亚砜在贵金属中的萃取机理,实验合成了对称及不对称的亚砜,本文介绍了一种不对称亚砜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并用MS、FT-IR、1H NMR和13C NMR手段确定了它的结构是正丁基正辛基亚砜(BOSO).在合成中,亚砜易氧化成砜,不易控制,在硫醚氧化生成亚砜与砜后,必须有简捷的方法测出它们的含量,以便优化合成条件,减少生成砜的副反应,提高亚砜的产率,并保证所获亚砜的纯度.传统的方法是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亚砜硫含量[1],此方法烦琐,时间长,重复性差;近年来也有用气液色谱[2],其原理是用内标法,实验条件要求是易挥发,难分解的样品,但此方法标样不易获得,并且样品要求高.1H NMR方法的原理是:积分曲线面积与引起该组峰的核数成正比关系,其优点是,不需要引进任何校正因子或绘制工作曲线,可直接根据各共振峰的积分面积的比值,得到两者含量之比,并且在有其他杂质存在且不与亚砜和砜的特征峰相重合的情况下,采用标准加入法可得到亚砜和砜的各自含量.为此,本文介绍了在BOSO的合成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6.
以膦酸酯聚芴为阴极界面修饰层, 高功函金属铝为阴极, 制备了一种高效聚合物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表征, 分析了经真空蒸镀沉积在膦酸酯聚芴表面的Al原子与下层的膦酸酯聚芴在有机物-金属界面处的作用情况, 结果表明, 在真空蒸镀金属Al的过程中, 在有机物-金属界面处形成了一种氧/铝复合物. 研究了这种氧/铝复合物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氧/铝复合物的产生提高了阴极电子的注入, 使器件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与以Ca/Al为阴极的传统器件相比, 以膦酸酯聚芴/Al为阴极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提高了75%, 达到7.0 cd/A. 相似文献
87.
88.
89.
90.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 {[Zn2L1(2,2'-bpy)2(H2O)2]·4H2O}n(1) and [Zn2L2(2,2'-bpy)2(H2O)2]n(2)(H4L1 = terphenyl-2,2',4,4'-tetracarboxylic acid, H4L2 = quarterphenyl-2,2',4,4'-tetracarboxylic acid, and 2,2'-bpy = 2,2'-bipyrid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studies. Complex 1 displays 2D wavelike networks, which are further joined together through O–H···O hydrogen bonds to give a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Complex 2 exhibits 1D ladder-like chains, and they are further joined together by π-π stacking and O–H···O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to form a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ackbone of carboxylate ligands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resulting funct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s. Additionally, thermal stability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1 and 2 are also investigat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