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27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研究全同系统混沌同步的基础上提出非全同系统的混沌同步,并研究了它的锁定条件、横向二分岔稳定性以及吸收贫筛孔等问题,非全同系统较全同系统更易实现,也包含了更多的可控参量。  相似文献   
42.
43.
闫珂柱  谭维翰 《物理学报》2000,49(10):1909-1911
给出了简谐势阱中具有吸引相互作用原子体系的非线性定态薛定谔方程的基态解,得到了凝 聚原子数随能量本征值变化的双稳态曲线.并由此得到与实验报道相符的吸引型玻色-爱因斯 坦凝聚体所能包含的最大原子数. 关键词: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双稳态  相似文献   
44.
传统的沿z轴光纤传输光线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光束的制备方法共同之处都是从内部结构着想,光束的主光线基本上不变,只是波面在变.但要获得携带高mh的光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以波面不变,光束主光线变化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利用微分几何理论验证不沿z轴圆柱型光纤螺线圈传输的光线可以携带高mh OAM的理论设想.研究发现:利用流动坐标(α,β,γ)计算光线在绕圆柱体的光纤中传输时光纤截面的衍射分布图呈现涡旋特征,有高阶OAM模式.当θ=θ0时,圆柱形轨道光纤过渡到直线轨道光纤.计算光线沿直线传输时光纤截面的衍射分布图是Airy斑,即圆孔衍射斑,无高阶OAM模式.  相似文献   
45.
马国彬  谭维翰 《光学学报》1995,15(4):92-399
通过数值求解等离子体流体力学方程组,研究了短脉冲激光打靶结束后形成的短密度梯度尺度等离子体的冷降温过程,讨论了热传导,膨胀作功,辐射损失三种冷却机制对降温过程的贡献,并用解流体力学方程组得到的等离子参数计算MgXI等离子体中波长小于20nm的所有可能跃迁的自发辐射放大增益系数,分析了它们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指出了在MgXI等离子体中获取水窗附近乃至水窗波段软X射线激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6.
我们从实验上观察到3ω_0/2谐波沿90°辐射精细结构,并从运动细丝底部附近n_c/4处辐射3ω_0/2谐波来解释3ω_0/2谐波细丝结构的存在;从运动的细丝底部对 TPD带来的Doppler修正解释3ω_0/2谐波的双峰结构以及红强蓝弱的特点,数量上对红移、蓝移的估算与实验大体相符。用宽带激光打靶,由于靶面照明均匀及宽频带作用,细丝不易形成,对抑制TPD产生的超热电子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7.
使用X光背景照明诊断技术得到时间分幅。两维空间分辨消融型球靶内爆物理过程的信息,与解析模型比较推算出部分内爆过程动力学参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并建议使用双分幅X光背景照明诊断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
谭维翰  王润文  丁丽明 《物理学报》1981,30(11):1423-1437
本文首先从Vlasov方程出发,推广文献[10]结果,求得适用于均匀与非均匀等离子体的电子、离子与电磁辐射间的耦合方程。然后在求解这些耦合方程的基础上分析激光等离子体中产生受激散射及谐波的机制,计算了其阈值与增率。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9.
谭维翰 《物理学报》1979,28(3):364-376
本文在分析激光一维双温度向心压缩DT靶计算的基础上,求得了与计算结果基本相符的激波与热波的解析解。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0.
赵超樱  谭维翰 《中国物理》2007,16(3):644-649
In this paper, the solution of the time-dependent Fokker--Planck equation of non-degenerate 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cation is used to deduce the condition demonstrating the Einstein--Podolsky--Rosen (EPR) paradox. The analytic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show the influence of pump depletion on the error in the measurement of continuous variables. The optimum realization of EPR paradox can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parameter of squeezing. This result is of practical importance when the realistic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