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419篇
化学   651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97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241篇
物理学   7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出采用主成分-BP算法建立纸浆卡伯值近红外光谱法在线测量模型。结果表明,这种算法由于既考虑到了近红外光谱响应的非线性因素,又可防止BP算法在建模时出现“过拟合”的现象,利用该算法建立的纸浆卡伯值测量模型与一元回归,多元回归和主成分回归等线性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2.
采用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与磷酸三钙(TCP)、羟基磷灰石(HA)、生物活性玻璃(BG)等进行复合,获得了性能优良的生物活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骨修复材料.研究和比较了3种复合材料在体外模拟生理环境中发生的生物矿化反应,对比了反应前后因矿化物的形成导致的表面微观形貌的变化,通过检测反应液离子浓度的变化对不同材料的矿化过程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3种复合材料在模拟生理溶液中发生生物矿化的过程和程度不同,其中PHBV/BG的生物活性反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3.
谢安东  朱正和 《化学学报》2005,63(23):2126-2130
使用SAC/SAC-CI和D95++, 6-311++g, 6-311++g**及D95(d)基组, 分别对BF分子的基态X1Σ、第一简并激发态A1Π和第二激发态B1Σ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优化计算. 对所有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6-311++g**基组为最优基组. 运用6-311++g**基组和SAC方法对基态X1Σ, SAC-CI方法对激发态A1Π和B1Σ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 并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 得到相应电子态的势能函数解析式, 由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与X1Σ, A1Π和B1Σ态相对应的光谱常数, 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柠檬酸络合-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了(La+Co)/(La+Co+Zr)原子比为0.5的La-Co-Zr-O催化剂,并与传统的共沉淀法制备的La-Co-Zr-O催化剂进行比较. N2物理吸附结果表明,采用模板剂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96.6~117.6 m2/g)和十分均匀的孔径(3.5~4.3 nm); 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表征结果一致表明,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主要为高分散的Co3O4微晶(粒径为23~33 nm), 模板剂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所有组分的分散性均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 程序升温还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混合模板剂制备的催化剂中Co3O4更容易被还原. Co-O 键的活动度与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5.
以氯甲基三甲基硅烷、苄胺、丙烯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过取代、甲氧甲基化、合环,最后脱保护,得到标题化合物,总收率为86.1%。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本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易于纯化的特点,为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6.
采用一种简单的溶剂热法成功的合成了花朵状的钴磁性粉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样品进行物相与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为六排堆积(hcp)和面心立方结构(fcc)混合结构的钴单质,形貌为由很多个厚度约为50~150 nm的菱形花瓣构成的花朵状结构,每个花朵的尺寸约为2μm左右。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了样品的磁性能,测试表明样品在室温下表现出铁磁性,饱和磁化强度(Ms)为140 emu.g-1,剩磁(Mr)为9.4 emu.g-1,矫顽力(Hc)为280 Oe。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报道一种温和、高效的胺催化,用IBX作为氧化剂,简单的醛为原料,高产率、高(E)-选择性的制备α,β-不饱和醛.该反应涉及到一种新型的催化氧化烯胺到α,β-不饱和亚胺离子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08.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三氯生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纺织品中三氯生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了纺织品中的抗菌剂三氯生,提取液经浓缩吹干后用流动相定容,以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采用二极管阵列(PDA)检测器进行检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80 mg/L,检出限(S/N=3)为0.1 mg/L,回收率为95%~105%。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分步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由大孔聚二乙烯基苯和聚丙烯酸甲酯组成的聚合物互贯网络(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IPN),经过乙二胺氨解,得到由疏水性的大孔聚二乙烯基苯和亲水性的聚丙烯酰乙二胺组成的聚合物互贯网络(polydivinylbenzene/polyacrylethylenediamine IPN即PDVB/PAEM IPN),测定了合成的IPN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研究了PDVB/PAEM IPN对pH 6.5的水溶液中双酚A (Bisphenol A即BPA)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PDVB/PAEM IPN是含有氨基和酰胺基的多孔性IPN;树脂对水溶液申双酚A的等量吸附焓在20kJ/mol~50kJ/mol之间;动态吸附及脱附实验表明,湿态PDVB/PAEM IPN树脂对水溶液中双酚A的饱和吸附量达到约30mg/mL.树脂可以通过乙醇再生.  相似文献   
110.
CuO/SBA-15催化剂上巴豆醛选择性加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S)偶联与Cu2 离子络合两步法将CuO负载到介孔分子筛SBA-15上,制得CuO/SBA-15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巴豆醛选择性加氢反应性能.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氮气吸脱附和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BA-15分子筛负载CuO后保持原有的介孔结构,但是孔容和比面表积随着CuO负载量的增大而下降.TPR结果表明CuO/SBA-15系列催化剂有三种CuO物种:高分散CuO、晶相CuO和进入SBA-15分子筛骨架的Cu2 .高分散CuO物种对巴豆醛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晶相CuO物种次之,而进入SBA-15分子筛骨架的Cu2 物种几乎没有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