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61篇
化学   406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173篇
综合类   34篇
数学   234篇
物理学   727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文给出了在共振区光子穿透系数的表示式,它由三部份组成,分别对应复合核统计过程、复合核弹性散射道及非弹性散射道中的辐射退激过程.研究了在中子强度函数3s巨共振区13个偶中子核素的中子辐射俘获截面.中子能量范围为3MeV以下的共振区.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了统计和非统计过程后,可以解释实验测量的总俘获截面及γ能谱.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研究了不可压缩流体平面流动的分离判据问题。得到了比文献[1]更为普遍的分离的充分判据,即定理一。文中指出,MRS判据,零涡判据,奇点判据以及文献[2]的判据在非定常流动中均不是充分的。  相似文献   
103.
锂电池局部挤压是汽车碰撞引发的主要损伤形式。为了明确锂电池在受到局部挤压时的安全性能,利用自研的机械滥用实验平台,对18650锂电池进行局部压痕实验,以渐进压缩的方式分析其失效过程,得到了失效过程及温度演变规律,讨论了电池荷电状态、加载速度、压痕位置和压头尺寸对电池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锂电池受局部挤压后有明显的热失控规律,失效后不会立即发生热失控,存在一定的反应时间;电池荷电状态与热失控剧烈程度成正相关,加载速度决定了电池的失效时间;靠近电池负极一端受到损伤时更易引发热失控现象,且受损面积较大时温度更高。实验结果可为锂电池包的安全性设计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体验式学习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与体验,让学生在经历活动中体验,在观察与反思中体验,在归纳与抽象中体验,让思维活动在体验中循环反复,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中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5”一课的教学为例,实践了体验式学习在数学定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微波(300 MHz~30 GHz)对生物组织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能极大程度上抑制微生物芽孢的生长,但从单分子层面研究微波和温度对干燥芽孢的影响机制鲜有报道。采用激光拉曼光镊技术(激光波长为532 nm,功率为2.5 mW),测量并对比不同温度下(50~125℃)微波处理(2 450 MHz, 150 W)芽孢的平均拉曼光谱,发现温度处于125℃时,1 017 cm-1峰强明显下降,表明高温和微波对芽孢内膜造成了损伤。该研究还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不同条件下芽孢的表面形貌特征,发现处理后的芽孢表面均有附着物,极有可能为CaDPA,温度越高现象越明显,而且随着温度的上升,芽孢的尺寸也随之下降,说明微波和高温的协同作用,导致芽孢核芯分子的泄露,同时也加剧了水分子蒸发使体积减小。该研究的结论为研究微波和温度协同作用对芽孢的影响提供了特征参数,也为应用单细胞光学技术开展理化因子对微生物影响机制的研究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06.
A scheme is proposed to unconditionally implement state transfer between two distant atoms by sending the atoms across two distant cavities connected via an optical fibre, respectively. The field state, which preserves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rst atom, is transmitted from one cavity to the other along the fibre. A Faraday rotator integrated in the fibre can be designed to completely stop the fields reflected from the second cavity, thus after the field interacts with the second atom for a defined time, the state transfer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 unit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07.
对不同扩压器进口安装角下离心压缩机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详细计算分析了相应的流场分布。分析表明, 不同的进口安装角对压缩机的流动有较大的影响,压缩机的性能曲线也有不同程度的左右偏移;进口处较大的正冲角和负冲角均会在扩压器叶片表面出现大尺度的分离涡团;在给定的流量工况下,应存在一个最佳的进口安装角,使得扩压器效率最高;设计工况下,最高效率所对应的冲角并非为零。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建立了分级进风燃烧室高温气固两相流动的实验装置。利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PDA),测量了燃烧室内有气相燃烧的高温气固流动的两相瞬时速度场。得到了平均轴向与切向速度、轴向与切向脉动速度均方根值和轴向-切向脉动速度关联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Rb(5PJ)+Rb(5PJ)→Rb(nlJ')+Rb(5S)碰撞能量合并过程,利用单模半导体激光器分别共振激发Rb原子的5P1/2或5P3/2态,利用另一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的单模激光束作为吸收线探测激发态原子密度及其空间分布,吸收线分别调至5P1/2→5D3/2和5P3/2→7S1/2跃迁.由激发态原子密度和谱线荧光比得到碰撞能量合并过程的截面,对5P3/2激发,碰撞转移得到5D5/2,5D3/2和7S1/2的截面分别是(1.32士0.59)×10-14,(1.18士0.53)×10-14和(3.21士1.44)×10-15cm2;对5P1/2激发,碰撞转移到5D5/2和5D3/2的截面分别是(6.57士2.96)×10-15和(5.90士2.66)×10-15cm2.与其他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0.
The all-electron full potential augmented plane-wave plus local orbital (APW_Io) method with the local-density approximation (LDA)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tatic equation of state (EOS) and elastic constants of crystalline GaSe. After the full relaxation of atomic positions, the calculated band structure at ambient pressur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o the extent expected to give the known limits of LDA one-electron energies. The equilibrium lattice parameters found here exhibit the usual LDA-induced contraction. However, constra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cell volume, the interlayer separation exhibits an expansion due to the LDA underestimate of the weak interlayer bonding.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elastic constan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acoustic measurements. The pressure derivatives of the lattice constants derived from the theoretical elastic constants are in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x-ray spectra measurements. Two analytical EOSs have been determined at pressures up to 4.5 GPa. The pressure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layer thickness decreases slightly under pres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