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55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生物基乳酸为原料,焦磷酸锆为催化剂,通过脱羰反应制备乙醛。探讨了模板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织构、表面酸碱性以及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与脱羰反应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发现乳酸脱羰反应由催化剂表面的酸碱位协同催化。和文献报道的相关催化剂比较,该催化剂拥有良好的低温催化活性。此外,在较高液空速、低催化剂用量以及控制低乳酸转化率(40%)下,催化剂连续运行50 h左右后,乳酸转化率及乙醛选择性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该催化剂拥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通过反应尾气分析,证实了乙醛的合成主要是通过乳酸脱羰反应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热法在二乙二醇溶液中制备了珊瑚状的金红石二氧化钛(Rut-d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明样品呈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直径约为1μm,表面具有珊瑚状的突起结构,半径约10 nm。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样品比表面达到228 m2·g-1,是商品金红石的7倍多。由于其特殊的形貌,Rut-dg在紫外光下的催化产氢量达到25 000μmol·g-1·h-1,比P25高出50%,是商品金红石活性的13倍。在可见光下的产氢量为270μmol·g-1·h-1,而P25和商品金红石则没有明显活性。进一步实验表明,Rut-dg样品表面检测不到可能引起活性增加的有机杂质存在,因此,珊瑚状的形貌是影响活性的重要因素。样品在300℃焙烧后,珊瑚状表面结构明显烧结,比表面下降了50%,导致产氢量下降了15%~25%,这也说明珊瑚状结构大大促进了光催化产氢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MoO3在Ga2O3上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海  刘东  董林  陈懿 《催化学报》1999,20(6):649-653
采用XRD,LRS,FT-IR,UV-DRS和TPR研究了MoO3在体载体Ga2O3上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MoO3的分散状态受Ga2O3表面结构的影响,MoO3在Ga2O3上的分散容量约为8.4μmol/m^2;低于该分散容量时,Mo^6+主要以高分散态存在于Ga2O3表面,而高于该分散容量时,除在分散态的Mo-O物种外,还有残余的MoO3晶相出现。TPR结果表明:MoO3低于分散容量时,体系中  相似文献   
14.
已知△ABC三边上的中线AD、BE、CF长度分别为m、n、p,那么  相似文献   
15.
将二维小波变换与子窗口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用于模拟的高噪声HPLC-DAD数据的解析.首先应用二维小波变换滤除噪声,然后采用子窗口因子分析法解析重叠峰.结果表明,信噪比为10的高噪声基本被滤除掉.  相似文献   
16.
17.
董林 《数学通讯》2012,(12):35-36
数学问题像瑰丽的珠宝,吸引着数学爱好者去采撷,特别吸引着诸多优秀的青年学子.但有些数学问题的解答有些深奥难懂,不很适合青年学生.其实,这些问题都有其朴素自然的解法.只有解答朴素自然,才便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标准物质是具有准确量值的计量标准,在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工程特性量的测量中,都使用标准物质传递量值,以实现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在分析仪器的检测/校准方面,人们根据被检仪器对标准物质的分析结果与其标准值的符合程度,或根据被检仪器的有关技术指标的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规程或标准要求来判断仪器的计量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红外(IR)、拉曼(Raman)、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方法考察了经硫酸根改性后的金红石(SR)与锐钛矿(SA)的混合比例变化时的负载型催化剂,MoO3 / TiO2(SR+SA),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活性组分MoO3的分散行为、表面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MoO3 / TiO2(SR+SA)样品,低含量MoO3表面分散时倾向于优先与混合载体中的改性金红石(SR)发生作用;TiO2载体表面SO42-的存在,使得载体表面产生了新的酸性位,导致样品中表面分散的钼物种主要以聚合八面体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20.
负载型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研究表面分散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了解催化过程的本质,进而设计开发高效实用的催化剂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组近年来在该领域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涉及的催化剂以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如CuO/γ-Al_2O_3,CuO/Ce_xZr_(1-x)O_2和CuO/Ti_xSn_(1-x)O_2等)为主,涉及的反应包括CO完全氧化和NO+CO反应.通过改变活性组分的负载量、添加改性剂和改变样品制备条件等制得一系列样品,用多种固体催化剂表征手段考察各组分在催化剂中的作用以及在上述催化反应中的活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金属氧化物和卤化物等离子化合物在氧化物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和分散后的一些性质均可从"嵌入模型"的考虑得到解释;(2)处于不同载体表面的活性物种或同一载体表面不同结构的活性物种,由于其存在状态的差异使得其氧化还原性质和催化性质不同;(3)在相关催化剂体系中进行的CO完全氧化和NO+CO反应的结果显示,通过探索催化剂的"组成-结构-性质"间的关系,有可能为实际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